临清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临清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6 08:3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青少年时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青少年应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临清有令人难忘的家乡味道。不必说dāng
zhī

kuì的“进京腐乳”,也不必说fù

jiē
zhī的“清真八大碗”,单是那街头巷尾的“托板豆腐”就叫人回味无穷。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这是一篇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童话故事。
C.《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也就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那个卷发浓密、讲话的调子像唱歌的法国南方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奔跑吧,兄弟》是一档鲜为人知的电视综艺节目。
B.虽然到4月才正式进入汛期,但昨天的这场春雨却有点来势汹汹。
C.这郎中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
D.街上寂静无人,这座大城市还沉睡着,一阵阵柔和的清新气息到处飘散,再过几个钟头,这里就会人声鼎沸了。
4.按要求填空。(14分)
①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④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⑦岑参《逢入京使》中的“

”两句,以诗人回望故乡,泪如雨下的场面,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⑧在《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对故乡和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⑨《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残酷惨烈的诗句是:


⑩《木兰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蒙乃始就学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从文章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2分)
(二)
艾子有孙
陆灼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其父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③教子不善邪?”
一旦,雪作,孙抟④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⑤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⑤之。
(选自《艾子后语》)
【注】①榎(jiǎ)楚:榎,楸树的别称。楚,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榎楚,用作鞭笞的刑具。②悛:悔改。③若:你。④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⑤褫(chǐ):夺取或解下衣服。⑥释:饶恕,宽释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父仅有是儿
是:这
B.一旦,雪作
旦:早晨
C.战之色可掬 色:脸色

D.其子不复敢言
复:复习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
10.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门很大的学问。艾子和儿子的教育方法各有什么不同?(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9题。
(一)
牵牛鼻子的童年
雨林霖
①我六岁那时就知道有个地方叫茅山,我们家的田地都集中在茅山,离家很远。牛臊味和放过农家肥的泥田夹杂青草清香味,助长我童年的记忆。
②七八岁,我深刻认识犁耙。家里养有一头黄牯牛,牯牛的力气挺大,但田间劳作还不熟。
③芒种假期,我的劳动任务是在田里牵牛鼻子。在劳动之前,我还得跟黄牯牛一样学习。给我上劳动理论课的是我的父亲。父亲上劳动课没有幽默感,我学习进步较慢。于是在牵牛鼻子时,多次转错方向。记忆中父亲上“政治课”挺拿手的。还好,父亲没有骂我,也没有呵斥黄牯牛。那时很喜欢泥水田里踢踢踏踏的声音,也不在意衣服上布满泥浆,但不小心就会滚在泥水田里。太阳也很热,泥水田里牵牛远没有打石头子、打陀螺好玩,实际上我很少玩,好玩是邻居家孩子的事。牵牛的日子,很奇怪父亲没有责骂我一次。我找不到一个顺势耍赖的机会,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④草棚前享足牛粪的指天椒、茄子、西红柿、南瓜、丝瓜长势很好。简单的茅山厨房里弥漫着指天椒、茄子、西红柿、南瓜还有用火烧过的腊肉香。在茅山煮饭是父亲的事,我只负责取木柴生火。生平最爱父亲做的混合菜,酸辣可口。之后在任何地方吃的混合菜也吃不出在茅山父亲做的那种香味。
⑤傍晚,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殷红,朵朵白云恰似袅袅漂浮的轻烟,一沟清浅倒映如黛的群山和河岸翠绿的苦竹林。我和父亲在这条河里洗衣服,洗澡。洗完澡父亲坐在河石上抽烟,我自个在水里摸着什么东西。我听见苦竹林里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很想去看看早上唱得响亮的“帽子雀”,但怕蛇,也怕滑进深水沟。这些傍晚,我与父亲靠得很近。只记得那时我问得最多的是“我们什么时候回家”,父亲也是重复回答“过两天就回了”。父亲少言,夜里没有讲童话故事,一个长头发长指甲的鬼故事也没有讲。
⑥下半夜,青蛙在草丛中开起了演唱会,蛐蛐在墙角弹琴伴奏,长脚蚊在耳边窃窃私语。我无法入睡,比白天牵牛鼻子还烦躁。只得点上煤油灯坐在细竹竿床上看“禁书”《西游记》连环画。父亲是不允许我看“画画书”的,那时不识几个字,多是看画面。父亲不让看的书也着实好看,做贼似的看上几页还得很快收藏好。父亲给我讲过一个叔叔上学时看“画画书”被三爷爷打得很惨的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父亲用了很多形容词。所以我看“画画书”十二分小心,我很侥幸从来没有被父亲打过,其实如果发现我有不按规定做事的,一个严肃的表情就够了。父亲不打鼾,胸前的被单一起一落,睡梦中偶尔抠一下长脚蚊侵略的腮帮子,也不时蠕动长满胡茬的脸颊,偶尔侧一下身子,睡得很香,父亲太累了。
⑦终于盼到了回家的日子。回家途中经过一个小卖部,父亲给我买了两本语文簿、两本数学簿和一支铅笔,两个葫芦汽水、两个菠萝汽水还有四个白糖饼。父亲给自己买了两包青竹烟和一盒火柴。记得我分东西给父亲时,父亲说那是孩子吃的东西大人不吃的。那时觉得父亲不严肃的样子多可爱。
⑧而今父亲的头发越发苍白,身体大不如前,住过两回医院,父亲终于在医生劝导下戒掉抽了三十年的烟。童年那些日子、那样的夜,以后再也没有雷同。最难忘记的是我的童年,牵牛鼻子的日子。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3期)
11.“牵牛鼻子的童年”生活很艰苦,但其中也有很多乐趣。请概括那些日子中“我”的苦与乐。(请分别概括三点)(6分)
12.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分)
13.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4.第⑧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阅读本文之后,结合你对童年时光的回忆,谈谈你的感想。(3分)
(二)
“三无科学家”屠呦呦,凭什么斩获诺贝尔奖
孙建勇
①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两名外国科学家,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屠呦呦,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9月,她曾获得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她是一位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的女科学家。那株小草,就是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就是从这样一株小草里,萃取了一种名叫青蒿素的物质,为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③不过,做出如此贡献的屠呦呦,既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她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
④那么,一个“三无”教授为什么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踏实+勤奋。
⑤踏实和勤奋,是屠呦呦打小就养成的品质。1930年,她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取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因为踏实和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5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一干就是半个世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研究院条件非常艰苦,设备极为简陋,只有用于土法提炼的七口大缸和几间平房,但是,屠呦呦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她身患结核病,仍然坚持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实验,从不耽误。短短几年里,她的半边莲和中药银柴胡两项生药学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⑥1969年1月21日,中医研究院任命屠呦呦为科研组组长,参加全民抗发疟疾“523”项目。作为科研组组长,她带领团队成员,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四处走访老中医,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8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
⑦然而,实验进行了190次,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结果,研究一度陷入绝境。面对这种情况,屠呦呦没有气馁,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她想,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6000多种,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自己这190次失败又算得了什么?
⑧有一天,屠呦呦一部接一部地翻阅着古代医药典籍,以期获得一点线索或灵感。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那是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注意到,这里记载的取汁方法与常规法不同,不是煎熬,而是“绞取”。——这是否意味着青蒿里的有效物质不能够高温煎熬呢?想到此,屠呦呦立即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⑨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⑩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显然,屠呦呦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她用踏实与勤奋,为自己赢得了成功。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
用一株小草夺得诺奖的屠呦呦,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选自《意林》2015年第22期)
16.你从文中看出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用上三个词语)。(3分)
17.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翻着翻着,她突然眼前一亮,一行文字令她激动不已。
18.结尾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屠呦呦踏实和勤奋的品质最初是在中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
B.第⑥段画横线句子中列出的数字充分说明屠呦呦的科研团队走过的弯路是因为对古典医籍的研究不够细致导致的。
C.本文主要采用了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刻写屠呦呦的人物形象。
D.第⑨段说屠呦呦“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是为了与第⑦段“当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经历了约10000次的失败”相对比,强调了屠呦呦的成功来得太容易。
四、名著阅读(共5分)
20.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阿廖沙的性格中有哪些是你喜欢的?请你记叙一件与阿廖沙相关的事件,然后再概括阿廖沙令你钦佩的的性格。(不少于100字)
五、写作(共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请以“让我怎样感谢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当之无愧
妇孺皆知
(2分)
2.C
(2分)
3.A
(2分)
4.①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②云从窗里出
③深林人不知
④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思君不见下渝州
⑥万里赴戎机
⑦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⑨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⑩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本题14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增减字,该空不得分)
5.①推托
②于是,就(2分)
6.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该重新用新眼光看待。(要译对“士”“三日”“更”“刮目”等关键词,2分)
7.鲁肃对吕蒙的夸奖(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分)
8.D(2分)
9.你的儿子有罪(犯了错),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呢?(译对关键词得1分;句意句式对得1分。)
10.艾子用体罚来教育孙子,艾子的儿子则溺爱自己的儿子。(意近即可,
2分)
【参考译文】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岁左右,懒惰顽劣不学习,艾子常用棍棒打他但不悔改。他的父亲只有这一个儿子,常常担心儿子受不住杖刑而死去,每当艾子责罚孙子时就流泪哭泣着求饶。艾子愤怒地说:“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
有一天早晨,雪下了起来,孙子捏雪球玩耍。艾子看见了,剥掉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冻得冷颤的神色十分明显。艾子的儿子不再敢说求饶的话,便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自己儿子的旁边。艾子惊讶地问道:“你的儿子有罪,应当受到这种惩罚,你为什么加入进来呢?”艾子的儿子哭着说:“你让我的儿子受冻,我也让你的儿子受冻。”艾子笑着宽释了孙子和艾子的儿子。
11.苦:①炎热的天气;②又累又脏的体力劳动;③青蛙与蛐蛐的聒噪和蚊虫的叮咬令夜间无法安睡;④离家很远。(3分,答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乐:①喜欢泥水田里踢踢踏踏的声音;②吃父亲做的酸辣可口的混合菜;③夜间点上油灯看《西游记》连环画;④回家途中父亲给我买文具盒和零食。(3分,答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2.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形象地描绘出山野傍晚时分色彩明快的美丽画面(1分),渲染出悠然宁静的气氛(1分),烘托了“我”结束一天劳动之后轻松愉悦的心情(1分)。(意近即可)
13.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野夜间声音的繁多与嘈杂(2分)。(意近即可)
14.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怜爱以及对父亲衰老的感伤之情(2分),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童年牵牛鼻子那段时光的怀念与留恋(2分)。(意近即可)
15.示例:五彩缤纷的童年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令人神往,令人回味。这其中有苦有甜,有泪水,有欢笑。回头看时,这一切都化作了美好的记忆。很多东西都是失去才知道珍贵。现在的我怀念童年时光,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怀念起现在的美好时光。我们在偶尔缅怀过去的同时,更要好好地活在当下,所以,我会努力过好现在的每一天。(3分,答案开放,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
16.屠呦呦是个勤奋,踏实,勇于探索,不怕失败,不重名利,不怕苦(能吃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务实求真,不服输,不虚假浮夸,实事求是,有领导力和科学精神的三无科学家。(3分,答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7.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屠呦呦在坚持研究中为自己细微发现而惊喜(1分),为看到成功的希望而高兴的心情(1分)。(意近即可)
18.赞美了屠呦呦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不虚假浮夸的精神(2分),说明了她的成功决非偶然(1分)。(意近即可)
19.C(3分)
20.要求:事件叙述完整,性格概括明确,语言简洁流畅。
21.(50分)










内容25分
25—20分
19—14分
13—8分
8分以下
表达20分
20—15分
14—10分
9—5分
5分以下
创意5分
5分
4分
3分
3分以下
注:①书写美观或潦草者,可酌情增减1—3分。
②有错别字酌情减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