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平分秋色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读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地诵读和感受具体的文字,品味本文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驼走大漠,在茫茫的尘埃中,我们感受到执著的可贵; 鹰击长空,在湛蓝的晴空中,我们仰望到拼搏的壮美;鸳鸯戏水,在柔柔的碧波中,我们感动于爱情的缠绵。大自然总是用它最独特的方式给我们以震撼,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天鹅的故事》,去获取新的生命感悟!
二、了解作者作品
布丰(1707-1788)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贵族家庭出肩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739年起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册的《自然史》。
布丰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 《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 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他写的《自然史》,笔锋富于感情,其中《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他对狮、虎、豹、狼、狗、狐狸的猎食,海狸的筑堤,用形象的语言,做拟人的描写,生动活泼,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三、初读课文,整本感知
1、注音
隽永(juàn
)硕(shuò )大 趔趄 ( liè
qie ) 双翼(yì ) 栖(qī )息
遐(xiá )想 琥珀 ( hǔ
pò ) 霰(xiàn )弹
2、理清脉络。 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写\'我\'结识了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并到他家作客。
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八自然段,写斯杰潘老人向\'我\'讲述一群天鹅破冰觅食的故事。
第二部分,我们又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它分为四层:
第二、三自然段为第一层,叙述了事情的起因。
第四自然段为第二层,叙述了由于湖面结冰,无法捕食,所以天鹅们在讨论生存大计。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五、六、七自然段为第三层,叙述了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其他天鹅在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也加入了破冰工作,最后取得了破冰的成功。这是故事的继续发展和高潮部分。
第八自然段为第四层,这是故事的尾声,写了斯杰潘老人被刚才的情景感染了,对天鹅产生了喜爱和敬佩之情。
四、合作探究
1、作者首先是以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引出水中之王——天鹅,并进行对比,为了说明什么?
答:突出说明天鹅的高尚、庄重、文雅的美德。
2、天鹅高尚美德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a有威态,有力量,也有勇气,又不滥施威和只为自卫为武的意志,并以用于同空中暴君——鹰的抗争。
b善战的鸟儿无不尊敬它,整个大自然都与它和平共处。
c总是以朋友的身份赢得所有水禽的屈服,求得和平安定。
第2段,首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突出天鹅的外貌秀雅、仪态娇美的特点。
3、“天鹅所经之地,不但自成一景,还给周围增添色彩,人人都喜爱,人人都欢迎,人人都赞叹。”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这一组排比句的运用从侧面说明了天鹅的外在美。
“哪种… …都没有… … ”“对任何… … 也没有… … ”更突出了天鹅的美妙外形。静态中的“天鹅体形优美,体态丰盈,线条美妙,白色晶莹透彻”,给周围增添了美妙的色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动态中的天鹅动作柔美,更令人向往,“时而活泼欢快,时而悠然自得”。这组短句的运用,写出了天鹅的动态之美。
4、作者为使农民用给人带来“快乐和诱惑”的感受和“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的神话来赞美天鹅?
答:再次突出了天鹅的美妙之处,流露了作者对天鹅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3 段,以“航行家”和“最美模型”为喻,介绍天鹅的外在美。
第3段首先用一过渡句紧承上文动态中的天鹅之美,引出对天鹅的外在美的进一步说明。
5、分析句子:“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仅是水禽里第一航行家,还是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的航行术的最美模型。”
答:这里用双重否定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天鹅的外在美给以高度评价和赞美。
作者用一连串的比喻构成了一组排比句,分别从天鹅的脖颈、胸脯、腹部等部位,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条理分明、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天鹅确实是“航行术的最美模型”。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突出了天鹅的外在美。
第4段,首先说明“天鹅因华贵而自豪,因美丽而自爱”的性格特点。接着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天鹅这一性格特点。“不论我们远望成群的天鹅如带翼的舰队游弋在宽阔的水域,还是近看应声独自离队的天鹅游到岸边展示美,天鹅都以柔美奇妙的千姿百态邀人鉴赏”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完美结合,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第5段,首先指出天鹅本性自由,然后从哪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天鹅本性自由这一特性。
答:一是“享有充分的独立则留,略有被奴役和被幽禁之感则去”。一是“在水中随便流动,要么上岸,要么游到水中央,要么沿着岸边游弋,在岸下避阴,躲进灯芯草丛中,钻进最寂静的河汉里,然后又离开孤僻之处,回到有人的地方”。这一组并列句写出了天鹅在水中随便流动的生活习性,很好地突出了天鹅本性自由的性格特点。
7、分析句子:“似乎乐于靠近人并与人为伍,只要它觉得我们是它的客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人和专制暴君。”
答:这是从另一角度写出了天鹅的高尚、文雅的美德。
第6 段,介绍天鹅内在美的另一方面:善捕食、勇敢、灵活有力。
8、作者拿天鹅与家鹅做比较,来说明天鹅善捕食的特点。然后以“一只老天鹅在水中绝不害怕一条恶犬”和“它猛一扇动翅膀就能折断人腿”为例,说明了什么?
答:具体说明了天鹅勇敢和灵活有力的特点。
9、第四部分从声音这一角度突出天鹅的内在美。你能具体分析一下本段的内容吗?
答:第7段,首先指出野天鹅有充分自由的音调。然后写野天鹅的鸣叫僚亮,有如抑扬顿挫的歌声,有如嘹亮的军号。最后又把天鹅的鸣叫跟鸣禽的美妙动听、清脆悠扬的鸣唱做比较,来写天鹅音调尖厉而少变幻的特点,突出了科学小品不仅要有文学性,更要有科学性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天鹅的特点。当然这些描写并不损害天鹅在读者心中的美好印象美好并不等于完美,美的东西也许总有一些让人稍感遗憾的地方。
第8 段以“天鹅之歌”之说,把对天鹅的赞美推向高潮。
首先用一过渡句强调了天鹅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古人不仅把天鹅描述成奇妙的歌手,还认为在一切能知生死将至的生命中,唯独天鹅在弥留之际还能歌唱,以和谐之音预告它的最后一息。”然后引用古人的传说赞美了天鹅在弥留之际的挽歌的美丽动听。“天鹅在临终之时,因为要凄婉而深情地告别生命,声调才那么美丽动听,这么如泣如诉,低回哀怨,它要为自己唱挽歌”,拟人手法的运用再次形象地突出了天鹅的美德之感人。接着,作者以议论的表达方式高度评价了这一传说,从而突出了天鹅之美。最后作者强调“毋庸置疑,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
10、分析句子:“每当人们谈到一位天才走到生命尽头时的最后腾跃、最后冲刺,就总激动地提起这种动人的说法:‘这是天鹅之歌!’”
突出了天鹅美德之感人的力量,把对天鹅的赞美推向高潮。
五、总结-艺术特点
这是一篇介绍天鹅的科学小品,作者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介绍了天鹅的外形特点和性格特点以及天鹅的鸣叫,突出了天鹅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
艺术特点
1.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来介绍天鹅。
2.比喻、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3.语言优美、词语丰富。
4. 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