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林木加工,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3.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莺歌海盐场分别位于( )
A.渤海、黄海、东海
B.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黄海、渤海
4.下列不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据此回答5﹣14题.
5.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日用商品
B.工业用品
C.水资源
D.粮食作物
6.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A.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B.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C.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
D.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布料、石油资源
B.土地资源、石油资源
C.森林资源、水资源
D.闪电、水电
8.自然资源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有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可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9.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
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10.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
A.吉林
B.辽宁
C.湖南
D.河北
11.广西钦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年来,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32万册.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种资源的保护( )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有色金属
1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13.下列叙述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D.林地平原多,山区少
14.下列地理事物不符合“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
A.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
B.降水分布
C.水资源分布
D.人口分布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回答15﹣17题.
1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16.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17.提高和扩大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
A.控制人口数量
B.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
C.增加代用品的研制
D.大规模开采
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据此回答18﹣22题.
18.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
B.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C.学生使用“循环课本”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1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自然资源总量贫乏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人均占有量丰富
D.总量大,种类少
20.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21.下列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是( )
A.滥垦林草,过度放牧,滥伐森林
B.草原发展种植业,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D.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田还湖
22.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二、综合题
2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类别位次.比重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120
80
126
119
120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重
(1)分析上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
(2)我国土地利用的类型特点是: ;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全国土地日”是 .
(3)我国淡水资源现状是 , , .
25.把事物名称与其相关的自然资源及所属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材料三: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
(2)材料二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
(3)材料三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卷(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考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分析】根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短时间内还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开发利用后,长久的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的资源,叫做非可再生资源资源;太阳能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属于可再生资源;石油资源是古代生物遗体在漫长地质年代中形成的富集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通过海水蒸发、降雨而再生,属于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在人类加以保护的情况下,是可以永久的利用的,属于可再生资源.
故选:B
2.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林木加工,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考点】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分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总的来说,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发面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但是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解答】解: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的多种经营等发面优势较大,但也不能大力开发旅游景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应该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发展林业;大力发展林木加工,以满足市场需要,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说法过于绝对;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长芦盐场、舟山渔场、莺歌海盐场分别位于( )
A.渤海、黄海、东海
B.渤海、东海、南海
C.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黄海、渤海
【考点】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
【分析】中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省;布袋盐场位于台湾省;淮北盐场位于黄海沿岸.
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解答】解:长芦盐场位于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渤海沿岸;舟山渔场位于东海沿岸;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省的南海.
故选:B.
4.下列不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石油资源
D.森林资源
【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分析】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短时间内不能更新或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
【解答】解: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故选:C.
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据此回答5﹣14题.
5.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日用商品
B.工业用品
C.水资源
D.粮食作物
【考点】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日用商品、工业用品和粮食作物都不是自然资源.
故选:C.
6.下列符合低碳生活的行为是( )
A.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B.节日向朋友邮寄纸质贺卡
C.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灯灭
D.注意卫生,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
【考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购物时使用塑料袋,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毁坏了森林资源;节约用电,人走灯熄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布料、石油资源
B.土地资源、石油资源
C.森林资源、水资源
D.闪电、水电
【考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分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不断自己再生的物质.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生物、土地、水、太阳能、风能等.
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所有矿产资源.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
【解答】解:石油资源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布料、闪电、水电都不属于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符合题意,故正确.
故选:C.
8.自然资源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有的自然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可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石油资源
C.水资源
D.森林资源
【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由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周期极为漫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几乎不能再生,因而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结合选项.
故选:B.
9.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
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考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状况.
【分析】我国的铁矿产地众多,主要包括:沿长江上、中、下游依次是四川省攀枝花铁矿、湖北省大冶铁矿和安徽省马鞍山铁矿,北方地区也有辽宁省的鞍山﹣本溪铁矿、河北省迁安铁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等.
【解答】解:图中的六个黑点表示我国的六个矿产基地,据其位置可知:沿长江上、中、下游依次是四川省攀枝花铁矿、湖北省大冶铁矿和安徽省马鞍山铁矿,北方地区也有辽宁省的鞍山﹣本溪铁矿、河北省迁安铁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等.
故选:D.
10.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 )
A.吉林
B.辽宁
C.湖南
D.河北
【考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煤、铁、石油资源丰富的一个国家,其中我国煤、铁、石油资源均丰富的省区是河北省和辽宁省,辽宁省境内有阜新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境内有开滦、峰峰煤矿、迁安铁矿、华北油田.
【解答】解:辽宁省境内有阜新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境内有开滦、峰峰煤矿、迁安铁矿、华北油田,所以说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煤、铁、石油资源均丰富的省区.
故选:BD.
11.广西钦州市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一年来,全市一学期就少订课本32万册.课本的循环使用直接有利于哪种资源的保护( )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有色金属
【考点】森林资源的效益.
【分析】森林资源不但能给人类提供木材,森林资源还有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森林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因而森林资源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解答】解:森林资源可以提供木材,我国已在初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这就是为了节约木材,煤炭资源、土地资源、有色金属没有提供木材这样的直接作用.
故选:B.
12.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故A错误;
我国的草地西北多,东南少,故B错误;
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和西南地区,西北少,故C错误;
我国耕地东部多,西部少,故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叙述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 )
A.水资源东北多,西南少
B.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C.耕地东部多,西部少
D.林地平原多,山区少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解答】解:我国的耕地东部多,西部少;我国的草地西北多,东南少;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林地山区多,平原少;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地理事物不符合“东南地区多,西北地区少”这一分布规律的是( )
A.太阳能辐射量的分布
B.降水分布
C.水资源分布
D.人口分布
【考点】青藏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分析】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逐渐减少.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
【解答】解:我国太阳能辐射量分布的特点大致是西多东少,我国降水的分布、水资源分布和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都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
故选:A.
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回答15﹣17题.
1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总量不足,种类少
C.土地资源总量少、但人均数量多
D.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较均匀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
【解答】解:A、如果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合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而平原面积相对较小.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故A符合题意;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我国土地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表现在( )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B.人均耕地少
C.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山地多,平地少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约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解答】解: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故选:A.
17.提高和扩大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
A.控制人口数量
B.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
C.增加代用品的研制
D.大规模开采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层衰竭和温室效应.
某些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容易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
【解答】解: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要合理使用资源,节约资源,在生产、生活中多使用效率高的方式进行利用资源;结合选项.
故选:B.
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据此回答18﹣22题.
18.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饭盒
B.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C.学生使用“循环课本”
D.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考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毁坏了森林资源;使用“循环课本”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购物时使用塑料袋,增加了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9.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自然资源总量贫乏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人均占有量丰富
D.总量大,种类少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解答】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我们学习用的书本和纸张,原料来自( )
A.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森林资源
D.水资源
【考点】森林资源的效益.
【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解:书本和纸张的原料来自木材,根据题意.
故选:C.
21.下列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是( )
A.滥垦林草,过度放牧,滥伐森林
B.草原发展种植业,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C.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D.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田还湖
【考点】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分析】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有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自然原因有;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大风日多且集中;土质疏松;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荒漠化过程.
【解答】解: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故A正确.
故选:A.
22.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考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状况.
【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
【解答】解:A、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不符合题意;
B、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符合题意;
C、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不符合题意;
D、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
2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考点】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在自然界,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某些资源的总量变得越来越少.
故答案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类别位次.比重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中国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中国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120
80
126
119
120
中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重
(1)分析上表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2)我国土地利用的类型特点是: 类型齐全 ;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地区分布不均 .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是 6月25日 .
(3)我国淡水资源现状是 空间分布不均 , 时间分配不均 , 水体遭到污染 .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1)我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资源总量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资源占有量小;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1/3.因此,“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6月25日做为全国土地日,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3)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故答案为:(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6月25日;(3)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水体遭到污染.
25.把事物名称与其相关的自然资源及所属类型用直线连起来.
【考点】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农业灌溉来源于水资源,粮食来源于土地资源,书本来源于森林资源,铅笔芯来源于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故答案为:
.
2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材料三: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地区分布不均 .
(2)材料二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水资源利用率低 ,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
(3)材料三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 B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考点】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分析】爱护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解答】解: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地区分布不均.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原因是目前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漫画中反映了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材料和漫画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地区分布不均;(2)水资源利用率低;(3)B.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