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7 19: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riben的“大化改新”开始于(  )
A.644年
B.645年
C.646年
D.647年
2.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对riben大化改新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伊斯兰教起源于(  )
A.两河流域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印度恒河流域
4.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5.下列人物中,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关的是(  )
A.安拉
B.屋大维
C.耶稣
D.穆罕默德
6.下列事件开始于7世纪30年代的是(  )
A.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阿拉伯帝国最繁荣时期
C.阿拉伯帝国正式建立
D.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
7.阿拉伯帝国时代,我国正处在(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8.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
A.伦敦
B.巴格达
C.罗马
D.君士坦丁堡
9.阿拉伯人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4世纪后期
B.2世纪初期
C.6世纪初期
D.8世纪中叶
10.如图所示的疆域图应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1.灭掉阿拉伯帝国的人是(  )
A.匈奴人
B.突厥人
C.蒙古人
D.土耳其人
12.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推行土地分封制度改革的是(  )
A.穆罕默德
B.中大兄皇子
C.伯里克利
D.查理 马特
13.下列事件中,奠定了教皇国基础的是(  )
A.布匿战争
B.大化改新
C.采邑改革
D.丕平献土
14.下列有关西欧城市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复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B.11世纪前后,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现象
C.在城市自治的斗争中,最典型的是英国的琅城起义
D.12世纪左右,西欧出现了地区性的集市或贸易中心
15.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诞生是在(  )
A.12世纪前后
B.13世纪前后
C.14世纪前后
D.15世纪前后
16.下列帝国中,版图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有(  )
①西罗马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是在(  )
A.476年
B.751年
C.1258年
D.1453年
18.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的标志是(  )
A.伊斯兰教的兴起
B.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9.下列帝国,最终取代拜占庭帝国的是(  )
A.奥斯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20.下列地区受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
A.东欧地区
B.东亚地区
C.北非地区
D.西欧地区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9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摘自《古兰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真主”是指谁?《古兰经》的编著者是穆罕默德吗?为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宗教的教义?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3)该宗教的兴起有什么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为什么说“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3)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23.请按产生的先后顺序,列举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创始人。
2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它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
1.riben的“大化改新”开始于(  )
A.644年
B.645年
C.646年
D.647年
【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故选C.
 
2.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对riben大化改新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考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大化改新.
【解答】646年,日本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仿行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B.
 
3.伊斯兰教起源于(  )
A.两河流域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印度恒河流域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的起源.
【解答】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因而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
故选C.
 
4.下列宗教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考点】世界三大宗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
【解答】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不包括犹太教.
故选D.
 
5.下列人物中,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关的是(  )
A.安拉
B.屋大维
C.耶稣
D.穆罕默德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解答】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利用宗教信仰的力量,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故选D.
 
6.下列事件开始于7世纪30年代的是(  )
A.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阿拉伯帝国最繁荣时期
C.阿拉伯帝国正式建立
D.阿拉伯人大举向外扩张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7世纪30年代的事件.
【解答】A.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是在632年,是7世纪30年代.
B.到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势力达到了鼎盛期,其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将其称为大食帝国.
C.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复兴阿拉比亚自古以来的一神教伊斯兰教.自称是阿拉伯和犹太人祖先的,亚伯拉罕宗教的继承者.先知遵循亚伯拉罕的遗教传播伊斯兰.到他逝世时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帝国.
【解答】阿拉伯帝国时代是在632年﹣1258年;隋朝581﹣﹣618年;唐朝618﹣﹣907年;元朝1271﹣﹣1368年;明朝1368﹣﹣1644年.故阿拉伯帝国时代,我国正处在唐朝.
故选B.
 
8.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  )
A.伦敦
B.巴格达
C.罗马
D.君士坦丁堡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阿拉伯帝国的首都.
【解答】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到8世纪中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
故选B.
 
9.阿拉伯人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4世纪后期
B.2世纪初期
C.6世纪初期
D.8世纪中叶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解答】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到8世纪中叶,形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在征服和扩张的过程中,阿拉伯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定都巴格达.
故选D.
 
10.如图所示的疆域图应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识图能力,图中的“拜占廷帝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首都是巴格达,与拜占廷帝国疆域相邻,同时存在.
故选A.
 
11.灭掉阿拉伯帝国的人是(  )
A.匈奴人
B.突厥人
C.蒙古人
D.土耳其人
【考点】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解答】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
故选C.
 
12.下列历史人物中,曾经推行土地分封制度改革的是(  )
A.穆罕默德
B.中大兄皇子
C.伯里克利
D.查理 马特
【考点】査理马特改革与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分析】本题考查采邑制改革.
【解答】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担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进行了采邑制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办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次改革使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故曾经推行土地分封制度改革的是查理 马特.
故选D.
 
13.下列事件中,奠定了教皇国基础的是(  )
A.布匿战争
B.大化改新
C.采邑改革
D.丕平献土
【考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丕平献土.
【解答】丕平献土,是发生于中古欧洲,促成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Pepin)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丕平(Pepin)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故选D.
 
14.下列有关西欧城市复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的复兴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B.11世纪前后,西欧各地出现了城市复兴的现象
C.在城市自治的斗争中,最典型的是英国的琅城起义
D.12世纪左右,西欧出现了地区性的集市或贸易中心
【考点】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解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琅城市民争取自治的斗争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琅城是法国城市不是英国.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故选C.
 
15.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诞生是在(  )
A.12世纪前后
B.13世纪前后
C.14世纪前后
D.15世纪前后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西欧最早大学兴起时间.
【解答】现代意义的大学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最早成立的大学是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的前身是属于巴黎圣母院的索邦神学院,创立于9世纪末期,后来规模日益扩展,虽然神学依然是其核心教学内容,但教授的内容已经扩大到文学、法律以及医学等,1180年,法皇路易七世正式颁布“大学”称号.
在巴黎大学成立后,欧洲其他各地的大学相继成立,巴黎大学被称为世界大学之母,其中著名的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比萨大学等.
故选A.
 
16.下列帝国中,版图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有(  )
①西罗马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古代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解答】罗马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控制区域在欧洲它的疆域未曾横跨过欧、亚、非三大洲,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疆域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据此可排除含①的ACD三个选项.
故选B.
 
17.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是在(  )
A.476年
B.751年
C.1258年
D.1453年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罗马帝国最终灭亡的时间.
【解答】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向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土耳其把它作为首都,改称伊斯坦布尔,东罗马帝国灭亡了.
故选D.
 
18.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最终覆亡的标志是(  )
A.伊斯兰教的兴起
B.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廷帝国最终覆亡的标志.
【解答】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向君士坦丁堡发起猛攻.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落,奥斯曼土耳其把它作为首都,改称伊斯坦布尔,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了.
故选B.
 
19.下列帝国,最终取代拜占庭帝国的是(  )
A.奥斯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奥斯曼帝国.
【解答】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奥斯曼土耳其积极向外扩张,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矛头直指已经没落的拜占廷帝国.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故选A.
 
20.下列地区受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
A.东欧地区
B.东亚地区
C.北非地区
D.西欧地区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廷帝国的文化影响.
【解答】拜占廷帝国也叫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与繁荣.但他们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文明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拜占廷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特别是对东欧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故选A.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9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计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摘自《古兰经》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真主”是指谁?《古兰经》的编著者是穆罕默德吗?为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宗教的教义?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3)该宗教的兴起有什么意义?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分析】(1)本题考查穆罕默德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伊斯兰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3)本题考查伊斯兰教兴起的意义.
【解答】(1)由材料“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可知,“真主”指的是安拉.《古兰经》是穆罕默德的弟子将其生前的言行整理抄录成册而成的.
(2)由材料“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可知,材料反映了伊斯兰教的教义.6世纪前后,阿拉伯人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内部分化日渐明显,又遭到外族的长期入侵,经济严重受损,社会秩序动荡,从而使阿拉伯氏族贵族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平民也渴望改善生存条件.
(3)伊斯兰教的兴起,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进一步统一和国家的形成.
故答案为:
(1)“真主”:安拉.不是.原因:《古兰经》是穆罕默德的弟子将其生前的言行整理抄录成册而成的.
(2)宗教:伊斯兰教.背景:6世纪前后,阿拉伯人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内部分化日渐明显,又遭到外族的长期入侵,经济严重受损,社会秩序动荡,从而使阿拉伯氏族贵族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平民也渴望改善生存条件.
(3)意义: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进一步统一和国家的形成.
 
22.阅读下列材料: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为什么说“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3)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考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廷帝国及“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的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廷灭亡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对“拜占廷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廷文化的消亡”的看法及原因.
【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拜占廷”是指拜占廷帝国或叫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也叫东罗马帝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廷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拜占廷帝国是在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的,而罗马帝国曾经不仅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而且罗马文明曾经繁盛壮丽、光彩夺目,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固步自封,缺乏创造力;又不断受到周边民族的进攻;在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在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文明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3)有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消失意味着拜占庭文化的消亡”.这种观点是不正确.因为拜占廷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特别是对东欧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故答案为:
(1)帝国:拜占廷帝国(或东罗马帝国).
原因:拜占庭帝国是在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的,而罗马帝国曾经不仅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而且罗马文明曾经繁盛壮丽、光彩夺目,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原因:拜占廷帝国固步自封,缺乏创造力;不断受到周边民族的进攻;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斗争愈演愈烈.
(3)观点:不正确.原因:拜占廷帝国虽然消失了,但它的文化仍具有无比的魅力,特别是对东欧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23.请按产生的先后顺序,列举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创始人。
【考点】世界三大宗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三大宗教.
【解答】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1世纪时产生于巴基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他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故答案为:
佛教:释迦牟尼;基督教:耶稣;伊斯兰教:穆罕默德.
 
24.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它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考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天主教会.
【解答】(1)在中古时期的西欧,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西欧封建制初期,王权衰落,地方势力割据自拥;基督教会是昔日罗马国教,“丕平献土”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等.
(2)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产生的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教皇的地位和在西欧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的角色及经济思想几个方面.
故答案为:
(1)原因:西欧封建制初期,王权衰落,地方势力割据自拥;基督教会凭借昔日罗马国教的余威,趁机扩张势力;“丕平献土”则奠定了罗马教皇国的基础.
(2)影响: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在西欧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任意干涉各国内政;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控制了西欧的思想文化,居于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地位.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