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7 19: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有些人因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自嘲自己是“压力山大大帝“或“压力三大大帝”,“压力山大”一词由此盛行!那么你知道吗?这流行语其实是受历史上著名的君王亚历山大大帝启发的,请问他是哪国君王(  )
A.埃及
B.马其顿
C.希腊
D.沙皇俄国
2.你看过史诗级巨片《斯巴达300勇士》吗?它讲述的正是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那么公元前490年,兴兵进攻希腊的波斯王是(  )
A.伯里克利
B.查理 马特
C.亚历山大
D.大流士一世
3.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中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项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渊源(  )
A.希腊内战
B.希波战争
C.斯巴达克起义
D.亚历山大东征
4.希波战争以后,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是(  )
A.斯巴达
B.罗马
C.马其顿
D.雅典
5.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迅速崛起的国家是(  )
A.罗马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波斯帝国
D.法兰克王国
6.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  )
A.公元前490年
B.392年
C.公元前334年
D.395年
7.下列事件与如图人物有关的是(  )
A.创立伊斯兰教
B.建立罗马帝国
C.推行“采邑改革”
D.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8.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9.下列地区,曾经被罗马征服的有(  )
①马其顿
②迦太基
③西班牙
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以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
A.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B.马可 波罗来华
C.亚历山大东征
D.希波战争
11.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行抵中国的马可 波罗是(  )
A.马其顿人
B.斯巴达人
C.意大利人
D.阿拉伯人
12.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 波罗行记》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神曲》
13.中国的造纸术发明以后,首先传播到了(  )
A.亚洲东部
B.亚洲西部
C.欧洲东部
D.非洲北部
14.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经由新疆或西藏地区传入了(  )
A.东欧地区
B.西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15.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的交往形式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 波罗来华
16.下列各项对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的是(  )
A.指南针的应用
B.火药的发明
C.地动仪的发明
D.造纸术的广泛传播
1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
A.隋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18.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大约是在(  )
A.11世纪后期
B.12世纪后期
C.13世纪后期
D.14世纪后期
1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20.“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8分,24小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
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
入长安达
30
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
13
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 波罗
行纪》
,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2)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其扩张的过程也是某一宗教广为传播的过程,请问是什么宗教。
(4)你能列举出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
22.阅读下列材料:
法兰西斯 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说说这三种机械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23.在古代,许多重大战争,都曾突破地域的界限,导致不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出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请你写出4次这样的战争名称。
24.某班同学开展“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东征,最终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评价,小明和小红产生了下列分歧。
(1)请写出亚历山大促进了哪些地区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2)请写出古代文明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并各举两例。你赞赏哪一种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3)针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加以阐明。(举三例)
小明说: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历史的进步,应肯定。
小红说: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应否定。
(4)“以史为借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代有些人因为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自嘲自己是“压力山大大帝“或“压力三大大帝”,“压力山大”一词由此盛行!那么你知道吗?这流行语其实是受历史上著名的君王亚历山大大帝启发的,请问他是哪国君王(  )
A.埃及
B.马其顿
C.希腊
D.沙皇俄国
【考点】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
【解答】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又称马其顿帝国.
故选B.
 
2.你看过史诗级巨片《斯巴达300勇士》吗?它讲述的正是希波战争中的温泉关战役。那么公元前490年,兴兵进攻希腊的波斯王是(  )
A.伯里克利
B.查理 马特
C.亚历山大
D.大流士一世
【考点】希波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希波战争.
【解答】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兴兵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两军发生激战.
故选D.
 
3.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奥运会中有马拉松长跑的运动项目,这一运动项目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渊源(  )
A.希腊内战
B.希波战争
C.斯巴达克起义
D.亚历山大东征
【考点】希波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
【解答】题干材料中马拉松长跑这个运动项目与希波战争有渊源.这个项目是为了纪念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在马拉松战役获胜后,返回雅典报捷的一个战士而设立的.
故选B.
 
4.希波战争以后,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是(  )
A.斯巴达
B.罗马
C.马其顿
D.雅典
【考点】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的相关知识.
【解答】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而告终,使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影响深远.雅典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故选D.
 
5.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迅速崛起的国家是(  )
A.罗马帝国
B.马其顿王国
C.波斯帝国
D.法兰克王国
【考点】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马其顿王国.
【解答】公元前4世纪,希腊爆发了城邦之间的战争,雅典衰弱了.希腊北部一个落后的城邦马其顿强大起来,征服并统一了希腊.
故选B.
 
6.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开始于(  )
A.公元前490年
B.392年
C.公元前334年
D.395年
【考点】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
【解答】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他扫荡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终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故选C.
 
7.下列事件与如图人物有关的是(  )
A.创立伊斯兰教
B.建立罗马帝国
C.推行“采邑改革”
D.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考点】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形成.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东征,从马其顿出兵,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帝国疆域最大时的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临大西洋,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故选D.
 
8.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考点】古代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公元前4世纪,可知这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故选D.
 
9.下列地区,曾经被罗马征服的有(  )
①马其顿
②迦太基
③西班牙
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扩张.
【解答】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它先后征服过马其顿、迦太基和西班牙等地区,但它未曾征服印度河流域,据此可排除含④的BCD三个选项.
故选A.
 
10.下列以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事件是(  )
A.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B.马可 波罗来华
C.亚历山大东征
D.希波战争
【考点】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以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事件.
【解答】A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C亚历山大东征和D希波战争都是通过暴力客观上传播文明,都属于暴力冲撞,B马可 波罗来华属于和平交往.
故选B.
 
11.13世纪晚期,经过长途跋涉行抵中国的马可 波罗是(  )
A.马其顿人
B.斯巴达人
C.意大利人
D.阿拉伯人
【考点】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 波罗.
【解答】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元朝.回国后,在狱中口述由他人写出《马可 波罗行纪》,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体现.
故选C.
 
12.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曲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品是(  )
A.《马可 波罗行记》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神曲》
【考点】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马可 波罗行记》.
【解答】马可 波罗在元朝元世祖的时候来到中国,回国后根据他的见闻写成的《马可 波罗行纪》见证了东西方文明交流,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故选A.
 
13.中国的造纸术发明以后,首先传播到了(  )
A.亚洲东部
B.亚洲西部
C.欧洲东部
D.非洲北部
【考点】四大发明的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造纸术的传播.
【解答】中国的造纸术发明以后,公元1世纪左右传到了日本,日本属于亚洲东部,故中国的造纸术发明以后,首先传播到了亚洲东部.
故选A.
 
14.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经由新疆或西藏地区传入了(  )
A.东欧地区
B.西亚地区
C.南亚地区
D.中亚地区
【考点】四大发明的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造纸术的传播.
【解答】中国造纸术发明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造纸术首先传于东亚的越南朝鲜日本,后经新疆或西藏传入南亚,直到751年怛逻斯之战后才开始西传.
故选C.
 
15.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通过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的形式实现的.下列哪一个选项体现的交往形式与其它三个明显不同(  )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马可 波罗来华
【考点】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
【解答】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是和平交流,ABC均是暴力冲撞.
故选D.
 
16.下列各项对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的是(  )
A.指南针的应用
B.火药的发明
C.地动仪的发明
D.造纸术的广泛传播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
【解答】西汉时期我国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社会,因而说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是我国对人类科学文化进步作出的极为重要的贡献.ABC都不是对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作出的极为重要的贡献.
故选D.
 
17.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  )
A.隋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
【解答】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的元代,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故选C.
 
18.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入欧洲大约是在(  )
A.11世纪后期
B.12世纪后期
C.13世纪后期
D.14世纪后期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指南针.
【解答】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故选B.
 
1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考点】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数字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作“阿拉伯数字”.
故选C.
 
20.“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考点】罗马帝国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的疆域.
【解答】题干材料中“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可知这个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故选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8分,24小题22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
材料二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的童话、传说、传奇以插叙的手段连缀成书。651
年,阿拉伯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国的长安,以后交往频繁。在一个半世纪内,阿拉伯使者进
入长安达
30
多次。在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大量的阿拉伯人、其他外国商人和侨民,同中国居民共同生活。
﹣﹣《世界古代史》
材料三
13
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 波罗
行纪》
,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流。……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分析上述材料,集中说明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
(2)阿拉伯人将什么带到中国,又把中国的什么传到西方?
(3)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其扩张的过程也是某一宗教广为传播的过程,请问是什么宗教。
(4)你能列举出古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有哪些贡献吗?
【考点】伊斯兰教的的创立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阿拉伯人的科学贡献.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的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的作用.
(3)本题主要考查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教.
(4)本题考查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解答】(1)据材料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和材料二“《一千零一夜》以第六世纪波斯文的《一千故事集》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可知,材料集中说明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总结,勇于追求真理等.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起到了中间桥梁的作用.阿拉伯人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把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的首都是巴格达.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也是伊斯兰教向外传播的过程.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们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古代文化.阿拉伯人翻译并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
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故答案为:
(1)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总结,勇于追求真理等.
(2)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带到中国,又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
(3)巴格达;伊斯兰教.
(4)①翻译并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②取得巨大成就:吸取和传播阿拉伯数字.③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商人往来于三大洲,他们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
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回答出两点即可)
 
22.阅读下列材料:
法兰西斯 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
(1)你知道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吗?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说说这三种机械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本题主要考查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人类的事业产生的力量和影响.
【解答】(1)据“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可知,第一种机械发明是印刷术,第二种机械发明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第三种机械发明是指南针和罗盘.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传入欧洲后,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指南针在宋朝时已广泛应用于航海,传入欧洲后,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故答案为:
(1)发明:第一种机械发明是印刷术,第二种机械发明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第三种机械发明是指南针和罗盘.
(2)力量和影响:印刷术传入欧洲后,大量的书籍、文学作品被印刷出来,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打败封建贵族起了一定的作用;指南针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23.在古代,许多重大战争,都曾突破地域的界限,导致不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出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请你写出4次这样的战争名称。
【考点】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文明冲撞的暴力冲撞方式.
【解答】在古代,许多重大战争,都曾突破地域的界限,导致不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出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和大融合,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蒙古西征、十字军东侵等.
故答案为: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蒙古西征、十字军东侵等.
 
24.某班同学开展“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东征,最终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评价,小明和小红产生了下列分歧。
(1)请写出亚历山大促进了哪些地区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2)请写出古代文明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并各举两例。你赞赏哪一种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3)针对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史实加以阐明。(举三例)
小明说: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历史的进步,应肯定。
小红说: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应否定。
(4)“以史为借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考点】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
(2)本题考查古代文明交流和传播的方式.
(3)本题考查对战争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属于古代文明交往中暴力冲突形式,它一个方面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材料一中主要表述了它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古代文明交往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往往以战争的形式展开,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整合;二是和平交往,以商人的互市、使者的往来为主要形式,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前者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后者如马可 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丝绸之路的开辟、鉴真东流、玄奘西游等.赞赏和平交往,和平交往以商人的互市、使者的往来为主要形式,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不会像暴力冲突那样带来灾难.
(3)小红说的对,战争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应该否定.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物质损失.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襟.
故答案为:
(1)希腊与东方.
(2)暴力冲突: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和平交往:马可波罗东来、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及应用.
(3)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4)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标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抱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襟.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