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2017届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卷(2)(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7 19: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卷(2)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2.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著(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3.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B.西方“和平演变”
政策
C.民族分离主义的破坏
D.僵化的体制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4.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6.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化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两极格局的结束
7.1991年12月底,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正式解体.结束苏联政权的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是(  )
A.斯大林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赫鲁晓夫
8.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震惊世界的这一事件是(  )
A.同盟国解体
B.轴心国瓦解
C.苏联解体
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9.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罗马利亚
10.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1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
1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1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C.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14.请你指出下列选项中关系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B.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
C.亚历山大二世﹣﹣明治维新
D.赫鲁晓夫﹣﹣苏联改革
15.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1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东欧剧变的时间、原因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请回答:
(1)赫鲁晓夫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改革的?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赫鲁晓夫改革做一简要评价。
(2)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苏联“垮了”是在哪一年?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
(4)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请你写出东欧剧变的三个表现。
(5)中国和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经存在过什么问题?中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19.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请回答: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其性质是什么?
(2)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二,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20.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
(2)20世纪30年代,德国又伙同意大利日本组成了什么集团?德国突袭哪个国家标着二战开始?
(3)二战后德国被分割,哪一重大事件后德国又重新统一?
(4)20世纪60年代,德国与法国成立了什么组织?90年代的联合方式对德国经济政治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5)通过德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5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单元测试卷(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中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与苏联解体.
【解答】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故选B.
 
2.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著(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十月革命胜利
D.德国统一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的知识点,应把握苏联解体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结合所学知识: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
故选A.
 
3.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B.西方“和平演变”
政策
C.民族分离主义的破坏
D.僵化的体制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
【解答】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僵化的体制阻碍了苏联的发展.
故选D.
 
4.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国际关系主导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冷战”开始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③苏联解体
④两极格局形成.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④②③
【考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苏联解体;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解答】据所学知,①“冷战”开始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是一战后,1922年华盛顿会议之后.③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④两极格局形成是1955年华约的建立.故按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①④③.
故选B.
 
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
C.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
D.社会制度发生改变
【考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知识点,应把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前,苏联和东欧各国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原先这些地区的国家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故选D.
 
6.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国家名称的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化
C.社会制度的改变
D.两极格局的结束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解体.
【解答】苏联解体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改变,由社会主义转变为资本主义,AB是苏联解体的具体表现,D是苏联解体的影响.
故选C.
 
7.1991年12月底,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克里姆林宫上空,苏联正式解体.结束苏联政权的最后一位苏共中央总书记是(  )
A.斯大林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赫鲁晓夫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应重点掌握苏联解体在为的书记.
【解答】A.斯大林领导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1985年3月,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实行改革.由于首先进行的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C.苏联解体把政权移交在叶利钦的手中.
D.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
故选B.
 
8.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震惊世界的这一事件是(  )
A.同盟国解体
B.轴心国瓦解
C.苏联解体
D.“七十七国集团”成立
【考点】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中“1991年”的时间点以及“克里姆林宫红旗降下信息,可以判断其反映的是苏联解体事件.联系所学知识,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故选C.
 
9.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由于不符合国情而日益陷入经济政治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
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
C.匈牙利
D.罗马利亚
【考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匈牙利改革.
【解答】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它们先后进行了改革,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在卡达尔的领导下,匈牙利从1968年起在全国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上,匈牙利政府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使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故选C.
 
10.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五的国家是(  )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德国
D.捷克斯洛伐克
【考点】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有关知识的识记.
【解答】依据学过的知识可知,1989年的东欧剧变,使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
故选A.
 
1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
A.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苏联模式”的失败
D.列宁主义的失败
【考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后果.
【解答】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效仿此模式,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由此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和列宁主义的失败.
故选C.
 
1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开始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开始全面衰退.为解决此危机,可以供我们借鉴的历史经验是(  )
A.罗斯福新政
B.赫鲁晓夫改革
C.匈牙利改革
D.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考点】罗斯福新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应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解答】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面对美国经济危机的混乱局面,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金融领域进行一系列改革、如国家承建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等.罗斯福新政实施以后美国经济有所回升,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大胆借鉴社会主义的长处,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罗斯福新政为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故选A.
 
13.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B.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C.社会主义建设应不断进行改革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抵制
【考点】东欧剧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的知识点,应把握东欧剧变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结合所学知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都采用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因此说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与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的经验.
故选A.
 
14.请你指出下列选项中关系不匹配的一项是(  )
A.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B.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
C.亚历山大二世﹣﹣明治维新
D.赫鲁晓夫﹣﹣苏联改革
【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应把握1861年改革的有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选项中关系不匹配的一项”,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而明治维新是日本明治天皇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故选C.
 
15.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革改变了苏联的社会性质
B.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C.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D.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及启示.
【分析】本题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答】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A项与史实不符,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改变苏联的社会性质.C项也与史实不符,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项,是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故选B.
 
1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日本的明治维新
B.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俄国的1861年改革
D.中国的戊戌变法
【考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解答】A.1868年明治维新改革,让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苏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赫鲁晓夫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
D.中国的戊戌变法是清政府救亡图存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与社会主义无关.
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东欧的事件对我们来说并不感到意外,迟早要出现的。东欧的问题首先出在内部。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东欧剧变的时间、原因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3)谈谈社会主义国家从东欧剧变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考点】斯大林模式;东欧剧变;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2)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时间、原因和实质.
(3)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据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可知,材料中“苏联僵化的模式”是指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据材料“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9年下半年东欧剧变,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出自内部,具有必然性,东欧国家没有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人民不满,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等.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从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
故答案为:
(1)斯大林模式.
(2)时间:1989年下半年.原因: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出自内部,具有必然性.没有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人民不满,西方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等.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等.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请回答:
(1)赫鲁晓夫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改革的?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赫鲁晓夫改革做一简要评价。
(2)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苏联“垮了”是在哪一年?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
(4)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请你写出东欧剧变的三个表现。
(5)中国和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经存在过什么问题?中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考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以及评价.
(2)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4)本题考查东欧剧变的三个表现.
(5)本题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苏联“垮了”是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上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苏联解体,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匈牙利.匈牙利卡达尔改革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匈牙利被称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5)中国和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经照搬苏联模式的情况,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故答案为:
(1)问题: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改革.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时间:1991年底.依据: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上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3)国家:匈牙利.措施: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4)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5)问题:照搬苏联模式.解决:实行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增强.
 
19.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请回答:
(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的哪一城市?其性质是什么?
(2)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二,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苏联解体;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城市与性质.
(2)本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最严重后果及其改革失败的原因.
(3)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应从这段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解答】(1)十月革命爆发于俄国彼得格勒,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起义的指挥中心──斯莫尔尼宫,直接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的最严重后果是苏联解体.根据材料二中“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内容,可知这次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3)关于我们得到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故答案为:
(1)城市:彼得格勒.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
(2)后果:苏联解体.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
(3)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20.二战后的德国历史连续书写了成功.它吸取德国法西斯化的教训,完成了文明进化,发展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它抓住机遇实现了统一.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债务危机,也没有对它造成损伤.它的经济增长率在欧洲最高,并超过了美国.
(1)19世纪后期,德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为此它组建了哪一军事侵略集团?采取了怎样的军事行动??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
(2)20世纪30年代,德国又伙同意大利日本组成了什么集团?德国突袭哪个国家标着二战开始?
(3)二战后德国被分割,哪一重大事件后德国又重新统一?
(4)20世纪60年代,德国与法国成立了什么组织?90年代的联合方式对德国经济政治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5)通过德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阐述见解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盟的成立;东欧剧变;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德国与一战的相关史实.
(2)本题考查了德国与二战的相关史实.
(3)本题考查了二战后德国的统一.
(4)本题主要考查了欧洲的联合与对德国的影响.
(5)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所学知,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实力大增,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德国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了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一战后,德国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
(2)据所学知,20世纪30年代,德国同意大利和日本组成了轴心国集团,法西斯国家互相勾结,肆意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据所学知,1989年东欧剧变,民主德国的政局出现大动荡,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4)据所学知,1967年法、德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使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使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的成立也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侵略称霸给本国和世界带来灾难,国际合作能促进本国和世界发展.
故答案为:
(1)三国同盟;
发动一战;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
(2)轴心国集团;波兰;
(3)东欧剧变;
(4)欧共体;促进德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侵略称霸给本国和世界带来灾难,国际合作能促进本国和世界发展.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