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卷(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中学)
一、选择题(30
2=60分)
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2.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
B.
C.
D.
3.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4.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5.既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山脉的是( )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
6.“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说的是哪个地区的现象(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7.6月26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它绕地球飞行15天后在内蒙古中总安全着陆.“神州”十号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地面坦荡,地广人稀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区交通不便,因此“要想富,先修路”
B.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不足
C.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等
D.山区少地质灾害
9.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大河依地势滚滚东流入海
B.我国地势的特征是东高西低
C.昆仑山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D.四川盆地位于第三级阶梯
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1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12.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 )
A.上海﹣北京
B.杭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
13.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西高东低的地势
D.每年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时间的早晚不同
14.跨干湿地区和温度带最多的省是( )
A.陕西
B.四川
C.甘肃
D.新疆
15.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17.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④七月16℃等温线
⑤一月16℃等温线
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
19.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雅鲁藏布江、鸭绿河
B.金沙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
D.澜沧江、珠江
20.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夏季风、气温
B.夏季风、冬季风
C.夏季风、冬季风
D.气温、夏季风
21.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同
22.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2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24.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四川
B.青海、西藏
C.四川、湖北
D.陕西、山东
25.黄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塑造的两个平原是( )
A.成都平原、渭河平原
B.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C.渭河平原、华北平原
D.银川平原、华北平原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回答26﹣28题.
26.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④
B.B山脉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C.A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27.近几年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峡
D.小浪底
28.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小华的家乡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一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1998年,小华的爸爸承包0.5公顷耕地,到2008年,种植结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9﹣30题.
29.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30.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二、综合题
31.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 .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 为主,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 、 ,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 ,注入 洋.
32.如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填代号).
(2)①线经过的山脉中,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
(3)①、③线之间的地形主要属于.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4)图中a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的主要原因是 .
(5)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平均气温变化图2反映的是 (1月或7月)气温分布状况;其中B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33.读:“长江水系部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代表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是 (填代号),字母B代表的支流是 .
(2)D的湖泊名称是 ,E湖泊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兼跨长江的上游中游的省级单位是 .
(3)丙所示山脉的名称是 .
(4)丁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其北侧地形区的名称是 .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山北麓,注入 海.
(2)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分界城市:a ,b
支流:d ,g ,
水电站
e .
35.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B是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 ,气温年较差逐渐 ,产生这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3)把甲地形区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检测卷(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找郢中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0
2=60分)
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第二幅图.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难度中低档.
2.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山脉两侧的地形区的名称.
【解答】解:①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是准噶尔,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塔里木盆地.
②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③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
④昆仑山以南横断山脉以西是青藏高原.
故选择:C.
【点评】学生在做此类题目时,要做到心中有图,教师在授课时要让学生自己填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但难度很大.
3.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分析】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甲山脉是太行山,乙山脉是秦岭;
太行山的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故A错误;
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B错误;
秦岭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故C正确;
秦岭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热地区的分界线,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山脉的位置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4.如图所示,甲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
【分析】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山脉纵横交错.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解答】解:青藏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之间;四川盆地东临巫山;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形区的位置,多读图记忆有效.
5.既是我国第一、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西走向山脉的是( )
A.祁连山
B.秦岭
C.昆仑山
D.横断山
【分析】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解答】解: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其中,是东西走向山脉的是昆仑山.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和山脉的走向,对照地图,便于记忆.
6.“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说的是哪个地区的现象(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分析】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解答】解:“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指的是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以及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因此“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说的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现象.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秦腔的分布地区.
7.6月26日,“神州”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它绕地球飞行15天后在内蒙古中总安全着陆.“神州”十号选择在内蒙古高原降落,主要原因是( )
A.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地面坦荡,地广人稀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分析】飞船降落地点要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是为了防止飞船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造成伤害,同时飞船降落轨道会有一定误差,需要较大面积的空旷地带.
【解答】解:内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地形平坦,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点.
8.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区交通不便,因此“要想富,先修路”
B.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不足
C.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采矿业等
D.山区少地质灾害
【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可以在山区发展旅游业、林业(种果树)、采矿业、畜牧业,发展药材种植,开发小水电等.
【解答】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山区要想富,先修路;
这里耕地少,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等.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山区地形对经济的影响,要认真分析.
9.下列有关我国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大河依地势滚滚东流入海
B.我国地势的特征是东高西低
C.昆仑山是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D.四川盆地位于第三级阶梯
【分析】中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三级阶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级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
【解答】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使得我国许多河依地势滚滚东流入海;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地势的特点,结合地图识记有效.
10.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分析】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解答】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大致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对照地图,便于记忆.
1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
【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
故选:C.
【点评】考查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2.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 )
A.上海﹣北京
B.杭州﹣昆明
C.哈尔滨﹣广州
D.济南﹣西安
【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南气温越高.
【解答】解:由于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越往南气温越高.分析选项哈尔滨位于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而广州位于我国的南方广东省,故从哈尔滨﹣广州行进过程中感到气温越来越高.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根据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解答.
13.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太强
B.由于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C.西高东低的地势
D.每年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时间的早晚不同
【分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解答】解: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失常”造成的.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14.跨干湿地区和温度带最多的省是( )
A.陕西
B.四川
C.甘肃
D.新疆
【分析】根据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解答】解:比较选项可知,从温度带看,甘肃跨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高原气候区,是跨温度带最多的省份.从干湿地区看,甘肃跨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四个干湿地区,是跨干湿地区最多的省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在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上,明确四省的位置,根据所跨温度带进行比较,属于中档题.
15.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解答】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是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分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夏季风.
【解答】解: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夏季风.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
17.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水旱灾害,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海岸线漫长
C.夏季风强弱变化
D.纬度位置
【分析】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是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解答】解: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易发生水旱灾害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目.
1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④七月16℃等温线
⑤一月16℃等温线
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
【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故选:D.
【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19.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雅鲁藏布江、鸭绿河
B.金沙江、澜沧江
C.雅鲁藏布江、怒江
D.澜沧江、珠江
【分析】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中国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外流区,外流河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5%.
【解答】解: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珠江等.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故选:C.
【点评】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20.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夏季风、气温
B.夏季风、冬季风
C.夏季风、冬季风
D.气温、夏季风
【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受夏季风的影响,雨带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骤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
【解答】解: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丰水期;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在夏季的原因,常见的选择题.
21.塔里木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地下水补给丰富
B.流域内夏季降水丰富
C.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
D.夏季湖泊水补给丰富同
【分析】依据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塔里木河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是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到了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水就多,所以汛期出现在夏季.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我国最长的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基础题.
22.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B.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C.长江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分析】长江流经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湿润地区,黄河流经秦岭﹣淮河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黄河冬季结冰,且流量比长江小得多,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但长江沿线还有许多影响长江通航的障碍因素,需进一步综合治理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江的航运功能.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如不进一步治理有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
【解答】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近年来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如不进一步治理有可能成为第二条黄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流域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读漫画,提取图中信息,分析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和“海”分别指的是( )
A.唐古拉山和东海
B.巴颜喀拉山和渤海
C.喜马拉雅山和东海
D.昆仑山和渤海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注入渤海.
【解答】解:“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海”是指黄河最终注入的海洋渤海.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河概况.说一说黄河的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名称.
24.黄河和长江都流经的省区是( )
A.青海、四川
B.青海、西藏
C.四川、湖北
D.陕西、山东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四川.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江与黄河流经的省区,读图记忆.
25.黄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塑造的两个平原是( )
A.成都平原、渭河平原
B.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C.渭河平原、华北平原
D.银川平原、华北平原
【分析】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曲折东流,经过5500千米的路程,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黄河上中游分别流经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和第二、三阶梯的交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黄河的水能实行梯级开发,陆续建立了刘家峡、三门峡、龙羊峡等大型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解答】解: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故选:B.
【点评】学生学习时读黄河流域图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注入海洋、水电站以及塑造的平原,以图导学.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回答26﹣28题.
26.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①和④
B.B山脉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C.A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②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分析】读图可得,A是太行山,B是秦岭,②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
【解答】解:图中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④河段和②偏南的河段,故A错误;
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故B正确;
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一线,故C错误;
②是河套平原,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水系图,读图解答即可.
27.近几年在黄河干流③处修建的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A.龙羊峡
B.刘家峡
C.三峡
D.小浪底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图③处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
故选:D.
【点评】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
28.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黄河下游挖沙
C.加大用水量,使水流量减少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另一方面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这样,对确保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
故选:D.
【点评】考查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要理解记忆.
小华的家乡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一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1998年,小华的爸爸承包0.5公顷耕地,到2008年,种植结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完成29﹣30题.
29.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宁夏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秦岭﹣淮河线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余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期,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的分布及气候特点,学生要理解记忆解答此题.
30.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分析】影响农业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解答】解:影响农业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但在诸因素中,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对一个地方的种植结构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如珠江三角洲80年代种植水稻,90年代种植甘蔗,近年来种植花卉,这是因为种植花卉收入高,并且能出口创汇,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考查影响农业的因素,要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
31.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 高原 为主,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 黄土高原 、 华北平原 ,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 太行山
(4)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一 级阶梯上.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 自西向东流 ,注入 太平 洋.
【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
【解答】解:(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雄踞于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30多万千米2,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3)36°N在第二、三阶梯经过的地形区分别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两地形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4)柴达木盆地分布在青藏地区的西北部,介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盆地.
(5)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2)高原;4000;(3)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4)一;自西向东流;太平.
【点评】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要理解记忆.
32.如图1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①③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 ② (填代号).
(2)①线经过的山脉中,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是 祁连山 .
(3)①、③线之间的地形主要属于. D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
(4)图中a处年降水量少于b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
(5)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平均气温变化图2反映的是 7月 (1月或7月)气温分布状况;其中B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 .
【分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①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②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可得,①线是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②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③线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④线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①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③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我国呈西北﹣东南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等;故①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经过的山脉中,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是祁连山脉;
(3)①、③线之间为我国的第二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4)a处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暖湿气流很难进入内陆,降水少,b处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影响两地的降水量多少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因素.
(5)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天山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平均气温变化图,反映的是7月气温分布状况,B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故答案为:(1)①③;②;(2)祁连山;(3)D;(4)a处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5)7月;海拔高.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分析后解答有效.
33.读:“长江水系部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②、③、④、⑤、⑥代表长江上、中游分界点的是 ③ (填代号),字母B代表的支流是 嘉陵江 .
(2)D的湖泊名称是 洞庭湖 ,E湖泊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赣 .兼跨长江的上游中游的省级单位是 湖北省 .
(3)丙所示山脉的名称是 雪峰山 .
(4)丁所示山脉的走向是 东西走向 ,其北侧地形区的名称是 黄土高原 .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 (上、中、下)游河段,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防洪 .
【分析】(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千米2,年径流量约10000亿米3,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织.根据走向,中国山脉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靠北的一列是天山和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在横断山区也有一些山脉接近南北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三列:西侧的一列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武夷山等;东侧的一列是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它的主峰玉山海拔3
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著名的有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弧形山脉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
000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数码①是宜宾,②是重庆,③是湖北宜昌,为长江上、中游分界点,④是武汉,⑤是湖口,为长江中、下游分界点,⑥是南京;字母B代表的支流是嘉陵江.
(2)读图可知,图中D是洞庭湖,E是鄱阳湖,鄱阳湖所在省区是江西省,简称赣;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湖北宜昌,因此兼跨长江的上游中游的省级单位是湖北省.
(3)读图可知,图中丙所示山脉是位于湖南省境内的雪峰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4)读图可知,图中丁所示山脉是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其北侧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5)长江上游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我国的季风气候区,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经常出现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防洪成为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故答案为:(1)③;嘉陵江;(2)洞庭湖;赣;湖北省;(3)雪峰山;(4)东西走向;黄土高原;(5)上;防洪.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概况及山脉的分布.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巴颜喀拉 山北麓,注入 渤 海.
(2)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分界城市:a 河口 ,b 桃花峪
支流:d 汾河 ,g 湟水 ,
水电站
e 小浪底水利枢纽 .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解答】解:(1)黄河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
(2)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a河口为上游,从河口到河南郑州b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为下游;黄河主要支流有洮河、g湟水、无定河、d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e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故答案为:(1)巴颜喀拉;渤;(2)河口;桃花峪;汾河;湟水;小浪底水利枢纽.
【点评】考查黄河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35.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是 秦岭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B是 太行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 减少 ,气温年较差逐渐 增大 ,产生这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海陆因素 .
(3)把甲地形区填在图中适当位置.
(4)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B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分析】(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2)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千米2.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解答】解:(1)图中A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它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B是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2)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图中沿北纬40°由东向西,年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3)图中甲是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图中“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4)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图中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故答案为:(1)秦岭;太行;(2)减少;增大;海陆因素;(3);(4)B.
【点评】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其特点,要理解记忆.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