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7 19:1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想一想,秦统一天下的那一年距公元元年有多少年(  )
A.212
B.221
C.231
D.241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今天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秦朝的都城是(  )
A.殷墟
B.邯郸
C.临淄
D.咸阳
4.“高峡出平湖”是我国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如今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我国有重视水利工程的历史。你知道吗?秦统一后,为了解决运输困难派人开凿了(  )
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5.在世界各国政府中分管军事的多是国防部长,在秦朝的中央政府中分管军事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6.喜欢下中国象棋的人都知道在棋盘上有个“楚河、汉界”。你知道它出自哪场战役?(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马陵之战
7.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诛族”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8.比较一下,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不善用人
B.骄傲自大
C.不用权术
D.失去民心
9.想一想,“楚汉之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
A.汉取代秦的战争
B.项羽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C.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D.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10.汉重视“以德化民”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11.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12.董仲舒建议汉武帝以哪一家学说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3.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
14.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5.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东夷
B.突厥
C.蒙古
D.匈奴
16.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长平之战
B.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C.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
17.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招募人出使西域。他派人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开辟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与物产情况
C.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18.导演在拍《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在告别场景中不应摆放的道具是(  )
A.葡萄
B.铁剑
C.麻布
D.刺绣
19.我国今天新疆地区发现楼兰古国遗址,在汉朝时这里属于什么地区?(  )
A.吐蕃
B.安息
C.大秦
D.西域
20.你知道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西汉设西域都护
C.开辟丝绸之路
D.班超出使西域
21.除了陆路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吗?(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22.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己的田地面积,他的数学知识可能来自哪本书(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23.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是病人因疼痛无法配合,华佗这时该怎么办呢?(  )
A.将他打休克
B.喂“麻沸散”
C.打麻醉针
D.强行动手术
24.秦汉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世界。在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传播并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A.华佗发明麻沸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25.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二、史林释义(第1题6分,第二题6分,共计12分)
26.公元前209年,有900多名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关。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因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带领大家举行了起义。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位小队长分别是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27.材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纯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有的人)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裁减官府的开支用度),以赋于民(并据此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
﹣﹣《汉书》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说明在汉朝初年的什么现象?
(2)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历史问答题
28.请写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29.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四、历史探究
30.在学习秦汉历史后,相信大家都会深刻这样一个问题:秦扫六国,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却在短短的14年就灭亡了。西汉建立初期虽然经济萧条,但它的统治却延续了200多年。你能够总结秦亡汉兴的原因吗?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单元测试卷(江苏省淮安市盱眙三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想一想,秦统一天下的那一年距公元元年有多少年(  )
A.212
B.221
C.231
D.241
【考点】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
【分析】本题考查纪年方法和年代换算.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221+1﹣1=221年,故距公元元年的年数221年.
故选B.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秦朝统一的意义的认识.
【解答】公元前230﹣221年,秦国先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统一.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故选A.
 
3.今天的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秦朝的都城是(  )
A.殷墟
B.邯郸
C.临淄
D.咸阳
【考点】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故选D.
 
4.“高峡出平湖”是我国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描绘的宏伟蓝图,如今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我国有重视水利工程的历史。你知道吗?秦统一后,为了解决运输困难派人开凿了(  )
A.灵渠
B.白渠
C.郑国渠
D.都江堰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渠.
【解答】秦统一后,为了解决运输困难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故选A.
 
5.在世界各国政府中分管军事的多是国防部长,在秦朝的中央政府中分管军事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御史大夫的职责.
【解答】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故选B.
 
6.喜欢下中国象棋的人都知道在棋盘上有个“楚河、汉界”。你知道它出自哪场战役?(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战争
D.马陵之战
【考点】西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楚汉战争.
【解答】依据所学,楚汉战争是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帝位的一场战争,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就源自于楚汉战争.
故选C.
 
7.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诛族”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考查秦的暴政.
【解答】秦统一后,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的无限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直接矛盾日益激化.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就是所谓的“诛族”“连坐”,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之中.
故选C.
 
8.比较一下,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
A.不善用人
B.骄傲自大
C.不用权术
D.失去民心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后期,秦二世任用奸臣赵高,政治腐败,徭役繁重,最终失去民心,各地人们揭竿而起.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皇宫,并把秦朝的财宝运回彭城,纵容士兵烧杀抢掠,而刘邦则是对咸阳百姓约法三章,因此项羽的失败也是由于失去民心.因而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失去民心.
故选D.
 
9.想一想,“楚汉之争”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
A.汉取代秦的战争
B.项羽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C.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D.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考点】西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楚汉之争.
【解答】楚汉之争是封建统治者相互争夺帝位的战争.秦灭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
故选D.
 
10.汉重视“以德化民”在(  )
A.高祖时期
B.文景时期
C.武帝时期
D.光武帝时期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文景之治.
【解答】依据所学,西汉文景时期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以德化民,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史称“文景之治”.
故选B.
 
11.历史上有“秦皇汉武”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  )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
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强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而巧妙地解决了王国过于强大的问题.
故选C.
 
12.董仲舒建议汉武帝以哪一家学说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解答】依据所学,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接受董仲舒建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故选B.
 
13.今天的北大和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
A.大学
B.儒学
C.郡国学
D.太学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行儒家教育.
【解答】依据所学,为推行儒家教育,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这国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
故选D.
 
14.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答】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故选D.
 
15.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东夷
B.突厥
C.蒙古
D.匈奴
【考点】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分析】本题考查蒙古草原的第一次统一.
【解答】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同汉朝订立了和好盟约.
故选D.
 
16.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历史事件是(  )
A.长平之战
B.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C.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
【考点】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解答】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故选C.
 
17.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招募人出使西域。他派人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
A.开辟同西域的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与物产情况
C.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
【解答】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招募人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因而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故选D.
 
18.导演在拍《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在告别场景中不应摆放的道具是(  )
A.葡萄
B.铁剑
C.麻布
D.刺绣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
【解答】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等植物,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西域,促进了汉族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张骞拜别汉武帝”是在出使西域之前.因而在告别场景中不应摆放的道具是葡萄.
故选A.
 
19.我国今天新疆地区发现楼兰古国遗址,在汉朝时这里属于什么地区?(  )
A.吐蕃
B.安息
C.大秦
D.西域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汉朝时期的西域.
【解答】楼兰古国遗址在今天的新疆哈密一带.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因而我国今天新疆地区发现楼兰古国遗址,在汉朝时这里属于西域地区.
故选D.
 
20.你知道标志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西汉设西域都护
C.开辟丝绸之路
D.班超出使西域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设西域都护.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故选B.
 
21.除了陆路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吗?(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点.
【解答】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故选B.
 
22.一个东汉地主会计算自己的田地面积,他的数学知识可能来自哪本书(  )
A.《缀术》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考点】秦汉时期的数学天文成就—《九章算术》.
【分析】本题考查《九章算术》.
【解答】《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书中第一章“方田”,主要讲述了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故选B.
 
23.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是病人因疼痛无法配合,华佗这时该怎么办呢?(  )
A.将他打休克
B.喂“麻沸散”
C.打麻醉针
D.强行动手术
【考点】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分析】本题考查华佗的成就.
【解答】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为减轻病人疼痛,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医学体操,叫做“五禽戏”,能强身健体.
故选B.
 
24.秦汉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世界。在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传播并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
A.华佗发明麻沸散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衡发明地动仪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
【解答】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有利于世界文化传播,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故选B.
 
25.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史记》.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故选B.
 
二、史林释义(第1题6分,第二题6分,共计12分)
26.公元前209年,有900多名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关。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因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带领大家举行了起义。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位小队长分别是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解答】(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任小队长,陈胜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
(3)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如果陈胜吴广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
故答案为: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吴广.
(3)会.
故答案为: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陈胜、吴广.
(3)会.
 
27.材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纯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有的人)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收入的十五分之一来交税),量吏禄,度官用(裁减官府的开支用度),以赋于民(并据此来制定农民的赋税标准)。
﹣﹣《汉书》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
(1)以上材料说明在汉朝初年的什么现象?
(2)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考点】文景之治.
【分析】(1)本题考查汉朝初年的社会状况.
(2)本题考查汉朝初年社会状况的原因.
(3)本题考查汉朝休养生息政策.
【解答】(1)据材料“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纯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有的人)乘牛车.上(皇帝)于是约法省禁(制定许多节约的措施),轻(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可知,汉朝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多年高达三分之二的税赋,以及多年的秦末农民战争,本来战国时期尚未恢复的生产力水平经过战争后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百姓失去土地,吃不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死亡人数超过一半.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
(3)针对这种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时期,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故答案为: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秦朝多年高达三分之二的税赋,以及多年的秦末农民战争.
(3)休养生息政策.
 
三、历史问答题
28.请写出秦始皇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为了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
【解答】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均实施了具体的措施.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在经济上,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将钱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加强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军事上,他实行筑长城、御匈奴的政策,开发南疆,修灵渠,以巩固北部边疆,维护国家的统一.
故答案为:
政治上,①自称皇帝,拥有绝对权力;②在中央设置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③在地方废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将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
作为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将小篆、隶书作为通用的字体).
 
29.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统一措施.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铸造权、盐铁由国家经营,加强了经济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文化上,兴办太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基本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民族关系:汉武帝时,国力昌盛,开始对匈奴采取攻势.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三大战役,打败匈奴.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故答案为: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民族关系:战.
 
四、历史探究
30.在学习秦汉历史后,相信大家都会深刻这样一个问题:秦扫六国,建立起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却在短短的14年就灭亡了。西汉建立初期虽然经济萧条,但它的统治却延续了200多年。你能够总结秦亡汉兴的原因吗?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文景之治;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解答】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西汉初期出现了“文景之治”.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故答案为:
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言之有理即可)
 
201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