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7 13: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阳一中2017年春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相关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饿殍(piǎo)
逡巡(qún
xún)
曳(yè)兵
金石可镂(lǚ
)B.中(zhòng)绳
藩篱(fánlí)
庠(xiáng)序
锲(qì)而不舍
C.句读(dòu

数罟(cù)
畜(chù)养
亡矢遗镞(zú)
D.经传(zhuàn)
作难(nàn)
劲(jìng)弩
善假于物(ji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驽马
鸡豚
疲敝
约从离横
B.谪戍
须臾
磨砺
度长挈大
C.孝悌
槁暴
膏腴
相得益彰
D.逡巡
跬步
鞭苔
贻笑大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D.大多数的隐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讲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C.在此次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不要依赖译文。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肯动脑筋,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6.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C.“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
树:种植
B.假舆马者
假:借助、利用
C.不爱珍器重宝
爱:喜爱
D.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是(

A.填然鼓之
之:代词,代指战鼓
B.商君佐之
之:代词,代指秦孝公
C.寡人之于国也
之:放在主谓之间,不译
D.古之学者
之:助词,的
10.下列句子中哪一项的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拘于时
二、古诗文阅读(共5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选自《史记》,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他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深谙战略艺术,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已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纵牛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每小题3分)
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方庆善《三礼》之学,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又赏其文章典实,常称日:“掌纶诰之选也。”再思亦曰:“此凤阁舍人样,如此才识,走避不得。”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同修《三教珠英》,诸人依坚等规制,俄而书成,迁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再迁给事中。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反为三思所陷,中宗即令杀之。时方盛夏,坚上表日:“月将诬构良善,故违制命,准其情状,诚合严诛。但今朱夏在辰,天道生长,即从明戮,有乖时令。谨按《月令》:‘夏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伏愿详依国典,许至秋分,则知恤刑之规,冠于千载;哀矜之惠,洽乎四海。"中宗纳坚所奏,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坚以蛮夷生梗,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涉远,所损不补所获。独建议以为不便。睿宗不从,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将以列置州县。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没子女以为奴婢。蛮众恐惧,乃杀知古,相率反叛,役徒奔溃,姚、嵩路由是历年不通。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坚以与羲近亲,固辞机密,乃转太子詹事,谓人日:“非敢求高,盖避难也。”及羲诛,坚竞免坐累。坚多识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及国史等,凡七入书府,时论美之。十七年卒,年七十余,赠太子少保,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徐坚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此才识,走避不得
走避:逃跑躲避。
B.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哀矜:怜悯慎重。
C.遂令决杖,配流岭表
决杖:处以杖刑。
D.坚多识典故
典故:典制掌故。
1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B.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C.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D.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羲轩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岂可非时/行戮致伤和气哉/君举必书/将何以训/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坚博识多闻,富有才华。他年少时博览经史,担任判官时被委以起草表奏的重任;他参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七次进人书府,受到时论赞美。
B.徐坚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当时韦月将因得罪武三思受其诬陷而被皇上下令处死,徐坚上表进谏,认为皇上在夏季行刑不合时令,皇上最终采纳了他的表奏。
C.徐坚思虑周全,很有远见。李知古出兵攻打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归降以后,又修筑城池,征收重税。徐坚认为不妥,后来果然李知古被杀,蛮众反叛。
D.徐坚洁身自好,主动避嫌。他的妻子是当时侍中岑羲的妹妹,但他没有因此而求取高位,而是坚决辞去机要职务;后来岑羲被杀,他也避免了大灾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
分)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20分)
(1)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
(2)每有疑滞,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方庆深善之。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19题。
一剪梅
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D.“元是王郎,来送刘郎”表现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刘克庄自称“刘郎”,也有以唐代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之意。
E.“酒酣耳热说文章”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在内容上点明两位诗人志同道合,在推杯换盏间还不忘评诗论文。
19.词作下片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背诵(6分,每空一分)
20.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四、写作(60分)
22.以“学会宽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南阳一中2017年春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答案:
1、D
A镂为lòu,B锲为qìè,C畜为xù
2、C
A疲弊,B度长絜大,D鞭笞
3、D
A“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B“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C“因人成事”是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
4、
A
B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能从中找到”承前省略不当,在“都”前加“他”。C一面对两面配搭不当,
“赢得的”与“胜负”不搭配。D语序不当,“不仅”应放“电子商务”后边。
5、A
一是分析句间关系,二是注意前后搭配。
B
孤是君主的自称,”而孺人是妇人的称呼。
C(小弱:形容词作动词)
8、C(爱:吝惜)
9、A(之,衬音词、不译)
10、C(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为被动句)
11、C乘:登上
12、
C①为燕王⑤为牛被田单“烧其端”后的行为⑥为田单乘胜追击,收复失地的结果。都并未直接表现田单“兵不厌诈”
13、C
田单并未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而是将所收集的千金命令富豪赠送给燕国将领。
14、B(哀矜:怜悯,同情。)
15、B
16、C(原文是“既降附,又请筑城,重征税之”,即在徐坚反对的时候,李知古只是请求筑城,征收重税,选项中却将请求当作了事实)
17、(1)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
(2)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到徐坚那里去询问),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对此非常赞许,对他的学问非常称许)。
(3)(诸侯贵族家的)狗,猪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开仓赈济
(4)有优秀的将领拿着强劲的弓弩守卫着战略要地,可靠的大臣和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参考译文】
田单是齐国田氏王族的远房本家。在齐国都城临淄作一名佐理市政的小官,没有受到重用。后来,燕国派遣乐毅攻破齐国,全部降服了齐国的城邑,只是莒和即墨两城没有攻下。燕将就领兵向东围攻即墨,即墨大夫出城迎战,战败阵亡。即墨城里的军民共同推举田单作首领,立田单作将军,据守即墨抵抗燕军。
不久,燕昭王去世,惠王登位。他跟乐毅有嫌隙。田单听到这个情况,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扬言说:
“齐湣王已死,齐国城邑没有被攻下的不过两座罢了。乐毅怕被诛杀不敢回来,他以伐齐为名,其实是想拖延战争而在齐国称王。齐国人心还没归顺,所以,姑且缓攻即墨来等待他们归顺。齐国人所害怕的,只担心其他的将帅到来,那即墨就无法保全了。”惠王认为这说法对,派骑劫去代替乐毅。
乐毅于是到赵国去了,燕军官兵都忿忿不平。田单再一次施展反间之计,说:“我们害怕燕军挖掘我们城外的祖宗坟墓,侮辱我们的祖先,那真是心酸的事。”燕军就全部掘开坟墓,焚烧死尸。即墨军民从城上望见,全都伤心哭泣,都请求出城厮杀,愤慨情绪增涨十倍。田单知道士兵可用了,就命令披甲的士兵都藏匿起来,让老弱残兵和妇女上城防守。派使者去到燕军约定投降,燕军都高呼万岁。田单又收集民间黄金,得到一千镒,让即墨城里有钱有势的人去送给燕将,燕军因此更加松懈了。
田单于是从城里收集一千多头牛,给它披上大红绸绢制的被服,在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蛟龙花纹,捆缚刀刃在它们的角上,把渍满油脂的芦苇捆在牛尾上,点燃它末梢。把城墙凿开几十个洞穴,夜里从洞穴里驱赶出牛,派精壮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后面。牛尾烧得发热,狂怒地奔入燕军,燕军在夜间惊慌失措。牛尾上的火把光明耀眼,燕军看见它们都是龙纹,被碰上的全部非死即伤。五千人趁机闷声不响地攻击。城里的士兵大声吆喝跟着他们,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助威,敲得震天作响。燕军大为惊骇,败溃逃跑。齐人就杀死了他们的主将骑劫。燕军惊惶失措四处逃窜,齐人紧追败军,经过的城邑全都叛离燕国而归附田单,齐国所沦丧的七十几座城池悉数收复。
参考译文
徐坚,是西台舍人齐聃的儿子。年轻时好学,博览经史,品性宽厚自尊。圣历年间,皇上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荐徐坚为判官,专意委托他起草表奏。王方庆爱好《三礼》之学,每当有了疑难之处,常常去询问徐坚,徐坚必定能征引旧说,解释详明,王方庆很喜欢他。又赏识他的文章典雅充实,曾称赞说:“徐坚是撰写诏令的最佳人选。”杨再思也说:“他是做凤阁舍人的材料,有这样的才识,是逃避不了的。”徐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等人一同修撰《三教珠英》,众人依照徐坚等人的体例,很快撰修成书,徐坚升任司封员外郎。
神龙初年,徐坚两次升任给事中。当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发武三思的不轨行为,反而被武三思诬陷,中宗立即命令杀掉韦月将。当时正值盛夏,徐坚上表说:“韦月将诬告善良,有意违背诏命,依据他的情状,的确应当严厉诛杀。但如今是酷夏季节,天道让万物生长,在这时公开杀戮,违背了时令。谨依照《月令》:‘夏行秋令,则会使低湿的地方发生水涝,庄稼不能成熟。’陛下承受天命,中兴圣业,将弘扬伏羲、轩辕的风范,而光大史册的美名,怎可以违背时令而进行杀戮,以至于伤害和气?君主的举动必须记载,将怎样训导后人?希望详细依照国家法典,允许等到秋分处决,以使陛下审慎用刑罚的规范,光照千载;又使陛下哀怜的仁惠,遍及四海。”中宗采纳了徐坚的表奏,便下令对韦月将处以杖刑,流放岭表。
当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兵进击姚州西贰河蛮,等到他们投降归附以后,又请求筑城,加重征收他们的赋税。徐坚认为蛮夷生性粗陋,不能让他们使用与华夏相同的制度;如果使军队劳累长途跋涉,损失的东西弥补不了获取的东西(得不偿失)。因此独自建议认为这样做不利。睿宗不听从,令李知古调发剑南军队前往筑城,准备分置州县。李知古因此想要诛杀蛮夷中的豪强,抄没他们的子女作为奴婢。蛮众恐惧,便杀了李知古,相继反叛,服劳役的人奔逃溃散,姚、嶲道路由此多年不通。
徐坚的妻子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坚因与岑羲是近亲,坚决辞去机要职务,便改任太子詹事,他对人说:“我不敢求取高官,是为了躲避灾难。”等到岑羲被诛杀以后,徐坚竟没有被过深连累。徐坚通晓典故,前后修撰格式、氏族以及国史等,一共七次进入书府,受到时论赞美。十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余岁,追赠他为太子少保,谥号叫文。
18、(4分)
BE(B“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过分拔高;E“评诗论文”欠妥,“说文章”含蓄地暗示二人评论时事,宣泄内心的忧愤)(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4分)
19、(6分)
第一问:刻画了狂放不羁、慷慨激昂的狂士形象。(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①运用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刻画人物。“酒酣耳热说文章”“推倒胡床”等神态、动作描写,从正面刻画人物形象;”旁观拍手笑疏狂”一句通过写旁观者的表现,从侧面刻画人物形象。②运用夸张、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用“惊倒邻墙”“推倒胡床”等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纵情任性,借旁观者“拍手笑疏狂”来衬托人物的狂放不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1、(6分)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