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苏“冷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
【教学难点】
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冷战(1945-1990)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21cnjy.com
二、讲授新课
(一)杜鲁门主义
师: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
师:杜鲁门主义的时间、影响和实质?
开始时间:1947年 3月12日
影响: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实质: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遏制共产主义,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政策和纲领,是冷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对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策战胜极大的影响。2·1·c·n·j·y
师:什么是冷战?
学生: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师: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是指什么
学生:自由国家人民--东欧国家;少数武装分子--苏联;外来压力--苏联红色包围
多媒体展示马歇尔计划
1、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说说马歇尔计划的背景、措施、意义
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遭到破坏
措施:对西欧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援助
意义: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及一体化
多媒体展示北约的建立
时间:1949年8月
地点:美国华盛顿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
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师: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www-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师: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 “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华约” 解体。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2-1-c-n-j-y
多媒体展示华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地点:波兰华沙
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
标志:《华沙条约》的签订
目的:对抗北约组织
师:北约和华约与“一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形成原因上有何不同
学生:“一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矛盾纷繁复杂,为打垮敌方,就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寻找同盟者,拼凑军事集团.同盟国1882年正式形成,核心德国;协约国1907年正式形成,核心英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北约和华约形成原因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唯一的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两国为相互遏制,纷纷成立军事集团.美国于1949年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苏联于1955年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www.21-cn-jy.com
师:综上所述,在形成原因上,前者是多国之间的矛盾,后者是美苏两国的矛盾;前者形成军事集团为战争作准备,后者是谋求同盟者,为在各方面打击对方寻求帮助,并不诉诸战争;前者是多国崛起的产物,后者是多国衰弱的产物.21·世纪*教育网
(二)美苏争霸
多媒体展示争霸第一阶段:
师: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21*cnjy*com
多媒体展示争霸第二阶段
师: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
多媒体展示争霸第三阶段
师: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
多媒体展示美苏冷战的发展
师:(1) 20世纪60年代:“核均势”
(2)20世纪70年代: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缓和
(3)里根上台后:“星球大战计划”,关系再度紧张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趋于缓和
多媒体展示冷战结束
师:美苏争霸长达30多 年,给世界和平带 来严重威胁。但由 于双方势均力敌, 也使世界维持了相 对稳定的局面。【来源:21cnj*y.co*m】
师: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出处:21教育名师】
三、课堂总结
美苏冷战: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政治上)
经援西欧——马歇尔计划(经济上)
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军事上):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美苏争霸:第一阶段: (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第三阶段:( 80年代)
四、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C )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D )21教育网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3)美国推行“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 A )21·cn·jy·com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欧共体成立 D.北约建立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杜鲁门主义
二、美苏争霸
【教学反思】
《 美苏“冷战”》一课时岳麓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本文主要讲述了美苏“冷战”,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形象的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学会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归纳、质疑历史过程,体验历史学习过程。
运动失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美苏“冷战”》练习
选择题
1、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3、对当前世界形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D.“一超多强”
4、对美国“冷战”政策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用非战争手段抵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B.发动局部战争打击苏联力量
C.联合资本主义国家,打击社会主义阵营 D.援助西欧发展经济,反对苏联
5、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目的是( )
A.维护人权 B.支持科索沃独立
C.维护和平 D.加强控制巴尔干
6、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A.苏联从阿富汗撤兵 B.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美日欧三足鼎立 D.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列人物中,对两极格局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 21教育网
A. 罗斯福 B.杜鲁门 C.奥巴马 D.尼赫鲁
8、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是“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下哪个事例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www.21-cn-jy.com
A.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美国纽约启动 B.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C.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多家 D.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9、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罗斯福新政 ②杜鲁门主义出台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10、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冷战期间,两大阵营针锋相对,给世界和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下列可用来证明冷战风云的史料不包括( ) 21*cnjy*com
A.一枚印有北约总部的纪念章 B.一张部署在古巴的苏联导弹的卫星照片
C.一幅意为马歇尔控制西欧的漫画 D.一份《慕尼黑协定》的文件
二、简答题
11.简述冷战的原因?
12.简述冷战开始的信号?
13.简述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
三、材料分析
14.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与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来源:21cnj*y.co*m】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尼克松对外政策报告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请指出调整的方向。
15.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有压倒一切的优势,除在军事上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 21cnjy.com
材料二:“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1945年4月16日杜鲁门总统的谈话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2)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哪些重要表现?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16.材料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海陆空军外,还垄断了生产原子弹的技术。美国总统曾公然声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材料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21·世纪*教育网
材料3: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0月17日宣布取消布什政府时期制定的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转而推出一项在欧洲分阶段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即称赞奥巴马这一决定”。但奥巴马政府并未从根本上放弃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战略选择,美俄两国间缺乏基本互信的现状不会因此得到明显改观。www-2-1-cnjy-com
(1)“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冷战”在经济、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在冷战中,苏联在军事上与美国对抗的军事组织是什么?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3)冷战期间,美苏矛盾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并未爆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世界大战未曾爆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1-c-n-j-y
《美苏“冷战”》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DA 6.B 7.B 8.D 9.A 10.D 【出处:21教育名师】
二、简答题
11.简述冷战的原因?
冷战的原因:遏制共产主义
12.简述冷战开始的信号?
冷战开始的信号: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13.简述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
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三、材料分析
14.材料分析
(1)美国经济增长趋于缓慢,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2)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15.材料分析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1·cn·jy·com
(2)政治:实行杜鲁门主义;经济: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16.材料分析
(1)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措施: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成立北约组织
(2)华约,意味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3)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联合国的作用;国际间合作的加强;二战的惨痛教训;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9张PPT)
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
美苏“冷战”
导入
冷战(1945-1990)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新授
一、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
新授
开始时间:1947年 3月12日
影响: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新授
实质:
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的计划,遏制共产主义,扩大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控制的政策和纲领,是冷战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对未来几十年美国的政策战胜极大的影响。
新授
什么是冷战?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冷战的实质)。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新授
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是指什么
自由国家人民--东欧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苏联
外来压力--苏联红色包围
新授
1、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
马歇尔
美国国务卿
新授
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遭到破坏
措施:对西欧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援助
意义:促进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及一体化
新授
时间:1949年8月
地点:美国华盛顿
国家:以美国为首的12个
西方国家
标志:《北大西洋公约》
的签订
性质:军事政治集团
北约的建立
新授
《北大西洋公约》签约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
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
约成立标志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新授
1955年,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华沙签订 “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华约” 解体。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
签订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新授
华约的建立
时间:1955年5月
地点:波兰华沙
国家: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
标志:《华沙条约》的签订
目的:对抗北约组织
新授
北约和华约与“一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在形成原因上有何不同
新授
“一战”前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斗争,矛盾纷繁复杂,为打垮敌方,就根据自己利益的需要寻找同盟者,拼凑军事集团.同盟国1882年正式形成,核心德国;协约国1907年正式形成,核心英国.
北约和华约形成原因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成为唯一的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美苏两极格局开始形成,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两国为相互遏制,纷纷成立军事集团.美国于1949年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苏联于1955年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新授
综上所述,在形成原因上,前者是多国之间的矛盾,后者是美苏两国的矛盾;前者形成军事集团为战争作准备,后者是谋求同盟者,为在各方面打击对方寻求帮助,并不诉诸战争;前者是多国崛起的产物,后者是多国衰弱的产物.
新授
二、美苏争霸
国家 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80年代
美国 孤立、反对中国原因:敌视社会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 关系正常化原因: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与中国关系时好时坏原因:仍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苏联 苏中关系恶化 原因: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 对中国军事威胁,酿成边境冲突原因:对外扩张 同中国改善关系原因:全面收缩
新授
争霸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这一阶段苏联的综合国力与美国还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
新授
是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苏联强势扩张,美国则处于战略守势。这一时期,苏联缩小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特别是在军事实力上一举超过美国。
争霸第二阶段:
新授
争霸第三阶段:
是80年代中期到苏联解体,开始的标志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
新授
美苏冷战的发展
(1) 20世纪60年代:“核均势”
(2)20世纪70年代:改变各自战略,关系趋于缓和
(3)里根上台后:“星球大战计划”,关系再度紧张
(4)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又趋于缓和
新授
冷战结束
美苏争霸长达30多 年,给世界和平带 来严重威胁。但由 于双方势均力敌, 也使世界维持了相 对稳定的局面。
新授
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
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总结
美苏争霸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政治上)
马歇尔计划(经济上)
北约组织的建立
第一阶段: (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第三阶段:( 80年代)
华约组织的建立
冷战开始——
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军事上)
经援西欧——
1.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练习
2、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
练习
3、美国推行“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欧共体成立 D.北约建立
A
练习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作业
板书
一、杜鲁门主义
二、美苏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