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阶段检测(一)
生物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二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一次分裂后期
2.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C.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
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
3.同种生物雌、雄个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各阶段中,DNA含量最多的是
A.精细胞或精子
B.卵细胞或极体
C.次级精(卵)母细胞
D.初级精(卵)母细胞
4.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数目分别是
A.32、16
B.
32、8
C.16、8 D.16、0
5.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个常染色体与两个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①②③
6.下列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体细胞
②肝细胞
③精原细胞
④卵原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精子
⑦次级卵母细胞
⑧精子细胞
⑨卵细胞
⑩受精卵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⑩
C.⑥⑦⑧⑨⑩
D.⑤⑥⑦⑧⑨
7.同一生物细胞分裂图解,在动物卵巢中见不到的是
8.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下图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9.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有关染色体行为在减数分裂过程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
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1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会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
着丝点分裂
C.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12.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形成纺锤体
C.着丝点分开 D.染色体复制一次
13.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14.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相比,精子形成过程特有的是
A.染色体数目减半 B.精细胞的变形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15.右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16.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17.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数目减半
18.在豌豆花的位置遗传中,花的腋生和顶生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腋生A×顶生B
全为腋生
腋生C×腋生D
腋生与顶生之比约为3︰1
A.腋生为显性性状
B.腋生A的基因型为Rr
C.腋生C与腋生D的基因型不同
D.顶生B的基因型为Rr
19.豌豆是遗传学上常用的一种实验材料。下列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B.豌豆在自然条件下能产生杂种后代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去雄的母本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20.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21.孟德尔在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设计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在遗传学上称为
测交
B.杂交
C.自交
D.正交
22.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双亲中有一方多指,子女中既有多指也有正常指,则子女患多指的几率是
A.1/3
B.1/4
C.1/2
D.3/4
23.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
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
③豌豆花大,便于进行去雄和人工授粉
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豚鼠的毛色黑对白是显性,现有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Aa),生下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颜色是
A.3黑1白
B.3白1黑 C.2白2黑
D.不能确定
25.家兔的毛皮有色对白色为显性,两只杂合有色家兔的交配后代中,从理论上讲有色家兔的纯合子占有色个体的比例为
A.1/2
B.1/3
C.7/16
D.O
26.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8
B.7/8
C.1/16
D.7/16
27.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28.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
①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
②提高作物抗病品种的纯度
③检验杂种一代的基因型
A.测交、杂交、杂交
B.测交、测交、杂交
C.测交、自交、杂交
D.杂交、自交、测交
29.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C.雌配子:雄配子=1:3
D.含A基因的雌配子:含a基因的雄配子=1:1
30.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
A.1/16
B.1/9
C.1/4
D.1/3
31.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32.
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A.4种,1:1:1:1
B.3种,1:2:1
C.2种,1:1
D.4种,3:1:3:1
33.
下列杂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34.
正常人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可以是
A.22条常染色体+XY
B.22条常染色体+Y
C.44条常染色体+XY
D.44条常染色体+XX
35.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6分)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同学们对该植物的花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1)从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
▲
,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
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
或_
▲
。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
▲
。(2分)
37.(6分)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请分析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P黄色子叶甲×绿色子叶乙 ↓F1黄色子叶丙 绿色子叶 1
∶
1
P 黄色子叶丁
↓自交F1
黄色子叶戊 绿色子叶
3 ∶ 1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
。
(2)
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黄色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
。
(3)
实验二黄色子叶戊的基因型为
▲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若黄色子叶戊植株之间随机交配,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
。
(4)
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
38.(6分)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
▲
上,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要
▲
,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
▲
,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
▲
。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
▲
和
▲
。
39.(6分)下图1表示两种高等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l中,甲图表示
▲
分裂
▲
时期,乙细胞为
▲
细胞。
(2)图l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细胞,有
▲
对同源染色体。
(3)处于图2中的cd段的是图l中的
▲
细胞。
40.(6分)下图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
,b表示
▲
。
(2)图中时期Ⅱ细胞内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之比为
▲
。
(3)从图中可以推知,该高等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
条染色体。
(4)在图中的4个时期中,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
(填图中时期序号),处于时期Ⅲ的细胞名称是
▲
。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检测(一)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
DCDAB
DCDCA
CAABD
CCABC
ACDDB
BCDBC
CABDC
二、非选择题
36.(6分)
(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2分)
37.(6分)
(1)性状易于区分
(2)Y∶y=1∶1
(3)YY和Yy
(4)
38.(6分)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
39.(6分)
(1)
有丝
后
次级精母细胞。
(2)
甲
4
(3)
乙
40.(6分)
(1)染色体(数量)
DNA分子(数量)
(2)1∶2
(3)2n
(4)Ⅰ、Ⅱ(缺一不给分)
次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