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生物进化方面的应用
2.归纳总结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2.化石是生物的
、
或
,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等,结构越
,
生物越多。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
,后来才出现了
生物,现在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都是
生物。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到
;由
到
;由
到
。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阅读教材P57两个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化石?为什么化石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2.两个资料中,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各采取了什么研究方法?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3.根据两个资料,你能对生物的进化做出什么推断?
【学习任务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小组为单位填写教材P59,图7-25中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2.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怎样的?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3.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被大家讨论,你能利用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原理进行阐述吗?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关于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主要是由生物遗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
B.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也可能形成化石
C.化石是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D.有鱼类化石的地层一定都比两栖类化石的地层更加古老
2.郑氏始孔子鸟与爬行动物相同之处是(
)
A.被覆羽毛
B.前肢形成翅膀
C.口腔中具有牙齿
D.嘴的外形像鸟喙
3.下列各项里的两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小的是(
)
A.人与黑猩猩
B.人与马
C.人与果蝇
D.人与向日葵
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5.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节肢动物
B.爬行动物
C.鱼类
D.两栖动物
6.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
B.只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没有学生种类灭绝
C.各种类生物的数目逐渐增多
D.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复杂
四、拓展延伸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但在外形上有时并不相似,功能上也有差别。
例如脊椎动物的前肢:鸟的翅膀、蝙蝠的翼手、鲸的胸鳍、狗的前肢以及人的上肢,虽然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它们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动物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但是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
陆生脊椎动物的肺和鱼鳔也是同源器官。从胚胎发育来看,肺和鳔同出于胚胎期原肠管的突出;从进化上来看,两栖类的肺是从古代总鳍鱼的鳔演变而来。植物也同样有同源器官,例如,马铃薯的块茎和葡萄的卷须都是茎的变态;豌豆的卷须和小檗的刺都和叶是同源器官。在比较解剖学中特别注意同源器官的研究,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另外,鸟的羽毛与爬行类鳞片也是同源的。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化石
比较
2.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低等
简单
水生
3.原核生物
真核
真核
4.低等
高等
简单
复杂
水生
陆生
抽标检测
1.
D
2.C
3.A
4.C
5.
C
6.A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在讨论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和技能;
2.在总结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研究生物进化方法的同时感受科考工作的意义和工作者的艰辛;
2.感受到生物进化历程的漫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的实物或模型;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导入
观看图片,小组讨论
图片展示形形色色的生物,提问“这形形色色的生物是怎样由原始生命进化来的呢?”
1.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阅读课本资料,小组分析解答(1)化石是生物体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2)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3)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马的亲缘关系较远,与果蝇、向日葵、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更远。(4)都用了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2.欣赏各种类型的化石图片,对化石有个直观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时期的生物形成的化石不同,根据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3.分析化石出现的生物类群的先后顺序,得出结论:高等的生物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低等的生物首先出现在较古老的地层中,说明生物可能是由低等向高等逐渐进化。4.观察、分析,总结生物进化的过程由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推断生物是由爬行动物向鸟类逐渐进化,由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图,可以推断这些动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57资料分析提出问题:(1)什么是化石?(2)观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不同地层中埋藏的顺序,由此你能推测它们的进化顺序吗?
(3)通过资料二的分析比较,你能得出什么推论?(4)上述两个资料中科学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展示:科学方法--比较法2.出示不同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提问为什么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3.图片展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组织学生分析化石中生物的类群出现的顺序,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推断?4.展示郑氏始孔子鸟的化石图以及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图,组织学生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
2.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小组讨论,完成生物进化树的填写。2.分组讨论,比较总结各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总结植物进化的趋势。3.观看动物进化历程图,分析动物进化的趋势
1.多媒体展示P59图7-25生物进化树,组织生填写进化树上的其余内容2.
利用书上的进化历程图,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3.展示动物进化历程,组织生讨论动物进化的趋势
小结
1.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比较研究方法是运用的最广最有效的科学方法。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练习
完成ppt上练习
出示ppt,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化石
2.比较法
二、生物进化的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生物进化历程树可以让学生自己填充,同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植物、动物的类群特点,让学生知道这些生物类群是符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其结构和生理特性是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
第4页(共29张PPT)
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下册
情景引入
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没有人能够亲自经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历史。那么,科学家是怎样研究生命进化历程的呢?对以下资料的分析,有助于你了解这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化石是生物的遗体、
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
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资料分析
三叶虫化石
不同地质化石模式图
恐龙蛋化石
恐龙足迹
三叶虫化石
遗体
遗物
遗迹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不一样。
不同年代的地层
越晚近形成的地层
越古老形成的地层
化石在地质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
鱼类化石
两栖类化石
爬行类化石
哺乳类化石
比较化石法
方法: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里
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规律是什么?
由此你可以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吗?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的生物化石,真实的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2.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
向日葵的差异则最大。
资料分析
生物名称
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
黑猩猩
0
猕猴
1
马
12
果蝇
27
向日葵
38
几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
比较细胞色素C可以发现人和哪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上述2个资料中,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讨论:
中英科学家2005-2006年在河北丰宁县的一处湖边林地考察时发现一件属于恐龙时代的新鸟类化石,科学家表示这是最古老的发现之一。此新鸟类被命名为郑氏始孔子鸟,它是孔子鸟类已知最原始的代表,距今约1.31亿年。
它具有和鸟翅膀一样的前肢,但前肢的末端还有指,指的末端有爪;它的嘴里有牙齿,但嘴的外形像鸟喙。也就是说,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
根据郑氏始孔子鸟的特点,我们可以怎样合理推断?
鸟类可能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通过对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推论?
马的前肢、鹰的翅膀和蝙蝠的前肢虽然外形差别很大,但它们的骨骼排列很相似,这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那么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根据已有的知识,你能完成右面的进化树吗?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苔藓植物
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产生了营养方式不同的两类原始生物:原始藻类植物和原始单细胞动物。
植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植物
类别
藻类
植物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裸子
植物
被子
植物
形态
结构
特征
生活
环境
进化
趋势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
有茎、叶分化,没有叶脉等
有根茎叶
有根茎叶种子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大部分生活在水中
潮湿
潮湿
陆地
陆地
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动物进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动物
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
哺乳类
形态结构
特征
生活环境
进化
趋势
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由简单到复杂
由水生到陆生
由低等到高等
总结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也有一些生物种类绝灭。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在英国公园发现这两种蛾,最后颜色较浅的量越来越多,而颜色较深的因容易被天敌发现,数量越来越少。
重难点解读
生物进化历程:
①植物进化历程为:
②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一腔肠动物一扁形动物一线形动物一环节动物一软体动物一节肢动物。
③脊椎动物:
典例自测
1.根据郑氏始孔子鸟化石可以判断哪两种生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
A、鸟类和哺乳类 B、鸟类和爬行类
C、鸟类和两栖类 D、鸟类和鱼类
解析:
郑氏始孔子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但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其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
答案:B
2.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
B、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
C、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
D、化石是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
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但是也有简单的、低等的、水生生物。
答案:C
真题演练
1.
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
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解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答案:C
2.
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⑤④③
B.③④⑤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④②①
解析:动物的进化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成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鲫鱼属于鱼类,扬子鳄属于爬行类,鸽子属于鸟类,马属于哺乳类,因此,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是:蝗虫、鲫鱼、扬子鳄、家鸽、马.
答案:B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7.3.2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基础演练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水生到陆生
B.从简单到复杂
C.从低等到高等
D.从植物到动物
2.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发现从古生物学的角度证明了(
)
A.爬行类起源于两栖类
B.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C.哺乳类起源于鸟类
D.鸟类起源于两栖类
3.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数化石是古代生物体的坚硬部分所形成
B.生物的遗物、遗体在地层中经多年变化逐渐形成化石
C.在地层中所发现的植物化石比动物化石多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
C.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
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
A.古代的两栖类
B.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
C.古代的爬行类
D.古代的鱼类
6.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猴
马
小麦
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C有差异的氨基酸数
0
1
12
35
44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
。
(2)从上表看,人和
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
。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
提供了证据。
(4)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
法。
二、拔高过关
7.古生物的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生活遗迹
B.地壳岩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顺序
C.化石可反映出古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
D.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8.下列有关对地层化石出现顺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较古老的地层中,形成的化石的生物较简单
B.较晚的地层中,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C.
较晚的地层中,有较复杂、较高等的生物化石
D.
较晚的地层中,没有较简单、较低等的生物化石
9.在两个不同的地层中,发现了A、B两种生物化石,如图,你认为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
B.
物种A可能比物种B结构复杂;
C.
物种A一定比物种B结构复杂;
D.
物种A一定比物种B形体大;
10.一个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古生物学家的依据是(
)
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的岩石层中
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新的岩石层中
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较老和较新的岩石层中
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
11.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
A.运动方式不同,
S-
_5
U'
G1
W%
Q!
[
B.细胞结构不同"
W2
G(
K3
^5
^
C.营养方式不同:
f-
Q'
a,
B%
S5
A1
U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
12.
下列哪个选项能正确表示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藻类 ②蕨类 ③被子植物 ④裸子植物 ⑤苔藓植物
A.①②③④⑤#
g'
^/
f5
M3
i
B.①②⑤③④$
\(
j"
I;
\8
\4
[)
[(
S
C.①⑤②④③3
V8
Y6
H+
d1
O;
Z0
H:
V
D.③①④②⑤
13.如图所示为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C代表
,它诞生于
,D代表
。
(2)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优势植物类群是[
]
。
(3)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的[
]__________
进化来的。
(4)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
。
三、真题链接
1.根据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能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是(
)
A.桃花水母
B.始祖鸟
C.森林古猿
D.恐龙
2.科学家根据始祖鸟化石得出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结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
B.比较
C.推测
D.分类
3.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4.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动物。图中①—⑤所示动物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①②⑤④③
B.③④⑤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③⑤④②①
5.如图所示的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在______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大多数生活在______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构简单,没有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3)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D
2.B
3.A
4.C
5.D
6.(1)小
(2)酵母菌
大
(3)进化
(4)比较
二、拔高过关
7.D
8.B
9.C
10
( http: / / www.21cnjy.com ).C
11.C
12.C
13.(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蕨类植物
(2)B节肢动物
E被子植物
(3)A爬行动物
(4)亲缘关系
三、真题链接
1.A
2.B
3.C
4.B
5.(1)水;陆地;水生到陆生;(2)根、茎、叶;导管;(3)低等到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