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中考科学二轮专题-声与光B卷
考试重点:声现象、光的传播、反射定律及应用 、折射定律及应用;
本卷共4个大题,28个小题,总分为120分,建议时间为8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45分)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琴声婉转悠扬,我们是通过响度来判断乐器种类的
B. 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是因为音调的不同
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零件是根据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 会场内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的
2.从水下向水面看,看到一条鱼及其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可以判断 ( )
A. a是b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B. a是b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C. b是a鱼通过光的反射成的虚像 D. b是a鱼通过光的折射成的虚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2题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3题图
3.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
A. 竖直向上移动 B. 竖直向下移动 C. 水平向右移动 D. 水平向左移动
4.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B. 花瓶在镜中成的像
C. 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 D. 亭子在水中成的像
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把点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会产生一个 ( )
A. 放大、正立的虚像 B. 放大、倒立的实像
C. 缩小、倒立的实像 D. 不能成像
6.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 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大
D. 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小
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8.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 ( )
A.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B. 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
C.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9.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9题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0题图
10.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
A. 乙和丁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11.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12.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 B. 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 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声波的振幅逐渐增加 B. 声波的频率逐渐变低
C. 小萍声带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
D. 小萍声带每秒来回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14.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距依次为6厘米、18厘米和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满足关系式 ( )
A. f<6厘米 B. 6厘米<f<18厘米
C. 9厘米<f<12厘米 D. 18厘米<f<24厘米
15.某学校操场外一幢高楼离跑道起点170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在跑步训练时,由于回声导致先后听到两次发令枪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那么听到两次发令枪声的时间间隔为 ( )
A. 0.5秒 B. 1秒 C. 0.5分 D. 1分
二、填空题(17-1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9分)
16.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1)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若在三棱镜与光屏之间插入一块红玻璃,发现光屏上只有红色光,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1)步基础上,在白屏上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绿色纸,发现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圆形鱼缸里养了条金鱼,从斜上方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从侧面看大小、位置都不一样,它们都是鱼缸里的鱼反射的光折射形成的________像,与实际的鱼相比,从斜上方看到的鱼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位置稍________(填“高”或“低”),从侧面看到的鱼是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2·1·c·n·j·y
18.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甲 乙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________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日落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或“推迟”),白天时间将变________(填“短”或“长”)。
20.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青少年眼健康”。目前中小学学生患近视眼的人数逐年增多。预防近视,从小做起。21教育网
(1)长时间不正确用眼,会影响眼球内________的调节功能,容易导致近视。
(2)相对于正常视力而言,近视是一种变异。单纯由不良用眼习惯引起的近视能遗传给后代吗?________。21·cn·jy·com
(3)做眼保健操可缓解眼疲劳。当眼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健操音乐响起时,声波经过_______的各个结构,最终传至大脑,在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同学们开始认真做操,这是一种______反射。
(4)除了眼保健操外,为预防近视,你还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24-25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
21.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www-2-1-cnjy-com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间,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2-1-c-n-j-y
实脸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21*cnjy*com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脸二现象能证明____________。
A. 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 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以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来源: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 B. 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21·世纪*教育网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________。(选(1)或(2))
(2)“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__,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出处:21教育名师】
23.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_______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______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版权所有:21教育】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 ( http: / / www.21cnjy.com )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如图所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__(选填“偏离”或“偏向”)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选填“会改变”或“不改变”)。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 ________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21*cnjy*com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简答题(26题8分,27题4分,28题6分,计18分)
26.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A. 快门 B. 光圈 C. 镜头 D. 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A. 快门 B. 光圈 C. 镜头 D. 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车内有一块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1所示,车内一乘客通过玻璃板能看到左侧车窗外路旁树的像。图2是某时刻乘客的眼睛、玻璃板和左侧树位置的简化图,图中眼睛和树用黑点代表。21cnjy.com
(1)在图2中画出此时刻树在玻璃板中的像。
(2)车前进过程,树在玻璃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与乘客的距离__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 / 6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声与光B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45分)
1 2 3 4 5 6 7 8
C A B C B B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D B C B
二、填空题(17-1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9分)
16.(1)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红色透明体只能透过红色光(或某种颜色的透明体只能透过这种颜色的光);
(3)绿色不透明体只能反射绿色光(或某种颜色的不透明体只能反射这种颜色的光)
17.虚;缩小;高;放大
18.音色;乙;甲
19.折射;乙;推迟;提前;短
20.(1)晶状体
(2)不能
(3)耳;神经;复杂
(4)闭目休息或远眺等
三、探究题(24-25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计28分)
21.(1)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或:红外线能否透过硬纸板和玻璃板;或:硬纸板与玻璃能否阻挡红外线的传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A
22.(1)(2)
(2)物体等大;相等;垂直
(3)不能;虚
23.(1)10.0
(2)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凸透镜,凸面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
(3)蓝
(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
24.(1)偏向;会改变;观察光的路径
(2)液体种类;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与凸透镜的凸起程度有关
25.(1)机械闹钟
(2)B
(3)泡沫、衣服、锡箔纸
四、分析简答题(26题8分,27题4分,28题6分,计18分)
26.(1)C
(2)D
(3)近视眼;凹透镜
27.(1)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28.(1)如图(2)不变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