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1 认识地球 学案(共三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1 认识地球 学案(共三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3-28 16:21:16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三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经纬网的知识,学会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地图。【知识重难点】学会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地图。【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地图册8-14页
填充图册12-17页【合作探究任务】探究任务一:地球仪---经纬网(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1、做填充图册P12-14页,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题。学会读不同类型的经纬网图。并学会归纳总结方法。探究任务二:地球的运动2、利用地球仪,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注意围绕的中心、自转的方向、自转一周的时间(周期)、产生的自转结果。3、老师播放地理公转的视频,注意观察公转围绕的中心、公转的方向、公转一周的时间(周期)、产生的公转结果。4、做书本P27页活动1、2、3.5、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的知识框架【达标检测】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A、方向
B、绕转中心
C、周期
D、产生的地理现象2、下列现象与地理自转无关的是(
D
)A昼夜更替
B东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C白天气温高
D四季更替3、图为经纬网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图甲B.A、B均在南半球,西半球C.B地的经纬度为(23.5°S,126°E)D.当太阳直射B地时,高明区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4、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B
)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
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5、如图,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的是(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
)A.
B.
C.
D.6、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比如下面这种自然现象.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子长度不同的原因是(A
)A.地球是球体
B.天气的变化
C.地球的自转
D.地形的差异【反思】第一节
认识地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第一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看教材资料,能够说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2、通过读地球基本数据图,能够描述地球的大小、形状。3、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纬线特征、纬度的划分等。【知识重难点】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纬线特征、纬度的划分【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地图册7、8页
填充图册9、10页【合作探究任务】探究任务一:地球的形状参看书本16、17、18页正文和阅读材料,地图册p7-8页材料,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想象-推测-验证-目睹-测量的漫长过程。请你在小组内分任务说一说“盖天说”和“浑天说”的观点。说出麦哲伦环球航行沿途经过的海洋。有人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简要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并谈一谈你的感悟。请你用地理术语,准确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探究任务二:地球有多大3、参看书本18页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地图册P9页练习题一。探究任务三:地球仪——纬线与纬度4、参看书本18-19页正文和地球仪图,完成地图册P9页练习题二,利用地球仪,找到北极、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找到地球旋转的假想轴——地轴。5、认识纬线,在地球仪上指出纬线,说一说纬线的形状
、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纬线指示的方向
、0°纬线又叫
。6、纬度的划分,(1)参看书本P19页,做填充图册P10页第四、第五题。(2)说一说北纬和南纬的分界、南北纬度变化规律
(3)特殊的纬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极点)以及它们的纬度数字。(4)低纬度范围
;中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
7、看书本P20页阅读与活动1、2,知道高明经度是22.9°,属于
纬度。【预学检测】1、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地理事件是

A
)A、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
B、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人类首次登上月球2、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B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3、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两条相对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
D.所有纬线长度不等4、高明区(22.9°N)位于( A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无法确定【达标检测】1、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最接近的地方是

C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地球上任何地点2、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BA.天圆如张盖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方如棋盘
D.地球是正方体3、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是( D
 )
A.80°S
B.60°S
C.32°N
D.12°S4、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B.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
C.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
D.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5、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北半球、低纬度二个条件的是(
C
)
A.20°W
80°N
B.0°
36°N
C.180°
17°N
D.19°W
15°S6、赤道是(
A
)
A.
纬度最低,是最大的纬线圈
B.
东西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C.
东经和西经分界线是180°经线
D.45°纬线的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反思】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2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1、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经线特征、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2、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确定某一点的地理位置。【知识重难点】1、运用地球仪能说出经线特征、经度的划分。2、经纬网上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地图册8、9页
填充图册10、11页【合作探究任务】探究任务一:地球仪---经线和经度1、看书本P21-22页正文、阅读材料和地图。2、利用地球仪,在地球仪上找到0°经线(也叫
子午线)、180°经线、东经度、西经度、观测东经度、西经度的变化规律,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度经线。3、做填充图册P11第六、第七题。4、做下图,归纳东经度和西经度变化的规律5、东西半球的划分方法:
。看下图,注意东西半球的判读与经度的关系。6、区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做填充图册P10页第三题,或者书本P23页活动3.7、看不同的投影变形图,知道经线、纬线在不同的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做书本P24-25页阅读以及活动1、2、3题。【预学检测】1、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
天文台旧址的经纬定为
经线,也叫
线。2、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逐渐增加到
°向东的0°-180°称为
经;向西的0°-180°称为
经。3、为了方便书写,东经用大写字母“E”表示,西经用大写字母“W”表示,如东经90°可以写成
,西经20°可以写成
。4、国际上习惯用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圉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而不用0°和180°的经线圈,原因是0°经线穿过
洲和
洲,而20°W和160°E的经线圈基本上从大洋穿过。用20°W和160°E来划分东西半球避免了将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达标检测】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经线总共有360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B.纬线总共有180条
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
)
A.
所有经线的长度皆相等
B.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C.
所有的经线圈和纬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D.
45°纬度的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3、有关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任何地方,经度差1°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
纬线的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C.
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多
D.
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4、本初子午线是(
B
)
A.
是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
是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5、下列的各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有:(
A
)
A.
(20°N、0°)
B.
(40°N、20°E)
C.
(66°N、165°E
)
D.
(66°S、19°W)【反思】

180°
180°
经度
经度
180°


经度
经度

20°W
180°
160°E
160°E
东经
西经
西经
东经
西半球
东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