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模式】激趣——质疑——讨论——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取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在大试管内装一半的水,将小试管套在外面,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1:瓶吞鸡蛋
将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集气瓶中,然后将鸡蛋塞在集气瓶口,我们能看到的现象:鸡蛋被吸入瓶子中。
演示实验2:冷水浇塑料瓶实验
拿一空塑料瓶,倒入热水,然后将热水倒掉,盖上瓶盖,小心放入水槽,然后用冷水浇塑料瓶,观察塑料瓶发生的变化。
通过这2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
提问学生:对于大气压强,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
取2个小吸盘,将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
演示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用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是十分大的。
学生实验探究2:利用玻璃杯和纸片完成实验。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将杯子倒置,纸片不会掉下。引导学生分析,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片紧紧的贴在玻璃杯上。用以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探究过程
原因分析
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
将两个吸盘紧压,然后拉开,观察实验现象。
吸盘内部空气被挤出,吸盘内部气压
减小
,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被紧紧的压在一起
实验探究2:杯子和纸片的故事
将纸片压在空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在
重
力的作用下,向
下
运动
将纸片紧紧压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受到
水对纸片的压
力和大气压
力的作用,而且
大气压
力大于
水对纸片的压
力,使得纸片
不会下落
(设计意图: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视频演示: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要灌满水银
(2)管内水银面为什么会下降
(3)水银下降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否有空气
(4)水银面为什么下降一段后又不再下降了
(5)怎样通过计算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根据实验,让学生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前面几个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3.小结:让学生举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用到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4.作业:如何将瓶子中的鸡蛋在不破坏瓶子的前提下取出?
5.板书设计
附录:
空气的“力量”课堂分组记录表
探究过程
原因分析
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
将两个吸盘紧压,然后拉开,观察实验现象。
吸盘内部空气被挤出,吸盘内部气压
,吸盘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实验探究2:杯子和纸片的故事
将纸片压在空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在
力的作用下向
运动
将纸片紧紧压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然后倒置,观察实验现象。
纸片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而且
力大于
力,使得纸片
大气压强能支撑起760
mm高的水银柱,而水银的密度是13.6×103
kg/
m3,大气压强等于
Pa。如果用的是水而不是水银,能撑起
m的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