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长城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长城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9 10:1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崇、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5、
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
四、教学准备:
1、
课件。
2、
收集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画面欣赏:《长城风光》。
2、抒发情感,赞美长城。
师: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长城去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书写“城”注意事项。强调提土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的情况,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进行指导。
课件出示:崇山峻岭
嘉峪关
瞭望口
屯兵
堡垒
气魄雄伟
齐读、指名读。这么多词语,你理解了吗、有没有想重点告诉其他同学的?(在学生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结合看图来解释词语。)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梳理文章脉络。)
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三)、品读形象:
自读课文,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读课文,谈一谈长城留给你的感受。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1、看到了什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
2、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了这样的感情?
远看:
1)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合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长、大、弯)从“龙”字也体会出作者对长城的敬重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2)列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句子的意思。)

师:长城像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多美呀,多有气势呀,让我们读出长城的美,长城的气势。

近看:
师:近看长城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这是修筑长城的材料,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修建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同学们,历经两三千年的风风雨雨,长城还依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你说这体现它什么特点?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师:你体会到长城的什么特点?
(3)城台: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城墙外延有两米多高的垛子……
师:这是描写长城的什么?
师:你能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在课文插图中把垛子,瞭望口,城台标出来吗?
师:会读书的孩子已经读懂了长城的构造,那你还能说说这些构造有什么作用吗?
成排的垛子(抵御外来的侵略,当年秦始皇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把长城连在一起的)
瞭望口(用来瞭望,观察敌情的)
射口(因为古代大部分是射弓箭的,所以这个就是用来射击的)
方形的城台(古代不会像我们现代这样这么发达,有手机,他们都是通过烽火来传递消息,比如说只要有敌人来了他们就点燃烽火,其他城台上的人就可以看到,有时,这个城台士兵还可以在里面休息)
师:这样的设计怎么样?(巧妙)
师: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古代的劳动人民很聪明。)
分男女生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和抓特点描述的方法。
四、追问历史:
师:长城用它独特而巧妙的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高大而坚固的身躯,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像这样的设计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作者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重读“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这三个动词有什么好处?(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了。)“很自然地”这一词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重读“多少……才……”表示长城的修筑是多少不容易。
(用自豪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是的,修筑长城是多么不易,但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还是以他的傲然的身姿挺立在的大地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完成,而是师: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段两段,而是绵延万里。那数不清的巨大条石,能够被抬上这崇山峻岭之上,因此我们要说(出示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让我们一起满怀赞美、满怀敬佩,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多少……)
师:让我们一起激动地、自豪的对全世界说:(这样气魄……)
五、书写联想:
1、读文中的词语:瞭望、射击、屯兵、堡垒、打仗
你联想到了什么?
2、
写一写,站在长城上,扶着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

六、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同学们,虽然我们的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说不完,长城的历史道不尽,如果你还想对长城有更多的了解,你可以到网上查阅,老师相信长城的美名一定会千古流传,长城的精神一定会永放光芒。














17













远景: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近景:高大坚固
构思巧妙










联想:古代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