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第17课 《古诗两首》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下第17课 《古诗两首》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9 11: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í diào kè rén jiè shū jiàng luò21教育网
( ) ( ) ( ) ( )
tiāo shuǐ yīng gāi cè shēn zhāo hūwww-2-1-cnjy-com
( ) ( ) ( ) (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莓苔(tái? cái)?????????? 蓬(péng béng)头
应 (yìng??yīng)人???????????促(zù cù)织
梧(wú wū)叶????????????? 钓(diào biào )鱼
三、选一选。
苔 抬 ? 莓(? )? (? )水???? 挑 跳?? 蹦(? ) (? )水
借 惜? (? )钱??怜(? )???? 梧 语??(? )文? (? )桐
四、连一连。
鱼 在田野 歌唱
小鸟 在空中 玩
儿童 在林中 游
落叶 在江中 飘
五、按要求选出正确的选项填在扣号里。
1.《小儿垂钓》的作者是( )
A.胡令能 B.苏轼 C.叶绍翁
2.“知有儿童挑促织”中的“知”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
A.知道 B.猜想 C.知识
3.“莓苔”是什么植物( )
A蕨类植物 B.木本植物 C.苔藓类植物
4.“萧萧”指的是什么( )
A.落叶 B.秋风 C.声音
5. 《夜书所见》中,诗人没有看到的是( )
A.秋风 B.梧叶 C.促织
六、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⑤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2·1·c·n·j·y
1.叶邵翁( )
2.杜牧( )
3.李白( )
4.王维( )
5.孟浩然( )
6.胡令能( )
七、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 《小儿垂钓》中,描写外貌形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问路不回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招手”表达了孩子怎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夜书所见》中“梧叶”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而“江上秋风动客情”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补充诗句。
1.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人借问遥招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萧__________送寒声,江上__________动客情。
______________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____。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儿垂钓》分别从哪三个方面写垂钓小儿的形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蓬头”“侧坐”表现了小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遥招手”“怕”表现了小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夜书所见》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后两句是诗人看到的真实景象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穿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格外漂亮。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___句。
2.写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
参考答案
一、答案:垂钓 客人 借书 降落 挑水 应该 侧身 招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写法。
二、答案:
tái péng yìng cù wú dià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所学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三、答案:
苔 抬 跳 挑 借 惜 语 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及理解情况。这对学生对字的熟悉及书写是一种提高。
四、答案:
鱼 在田野 歌唱
小鸟 在空中 玩
儿童 在林中 游
落叶 在江中 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物习性的掌握情况。
五、答案:
A B C B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情况。学生只有在完全理解了诗意之后才能正确作答。
六、答案:
1.③ 2.① 3.④ 4.② 5.⑥ 6. 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学过的古诗的记忆情况。本题的难点在于,学生可能对所学的古诗中的名句记忆清楚但对作者和诗名分辨不清。21cnjy.com
七、答案:
1.蓬头 害怕鱼受到惊吓而不上钩 机灵、可爱 2.梧桐树叶 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解析】本题主要根据诗文意思及作者的心里变化而出的一道习题。第一小题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与对事物的前后关联的理解能力;第二小题中,则主要考查学生对作者思乡情感的掌握。21·cn·jy·com
八、答案:
1.侧坐莓苔草映身 怕得鱼惊不应人 2.梧叶 秋风 知有儿童 一灯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背写的掌握情况。
九、答案:
1.外貌、动作、心理 天真可爱 聪明机灵 2.孤独、寂寞,思念家乡之情 不是,是诗人由看到而对自己童年的回忆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理解了古诗中作者的感情变化,就能很容易的写出答案。这道题中的第2小题中答案并不确定,只要学生表的出了“思乡之情”就是正确的,也是本诗作者想表达的情怀。21·世纪*教育网
十、答案:
1.4 2.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3.眼睛 皮毛 尾巴
【解析】这篇短文让我们认识了美丽的小松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