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五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习作五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9 10: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一、话题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演课本剧,课本中对活动的要求、方法、步骤作出了明确的提示。在这些方法、步骤中,商量“怎么演”是重点,如怎样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编成人物对话 , 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动作等。二、方法指导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等。
4.欣赏表演,评价表演。要认真倾听表演者的每一句话,欣赏表演者的每个动作、每个神情。评价整个编排是否有创意。
5.评选最佳编剧、最佳演员、最佳评论员。三、示例欣赏
《草船借箭》剧本
时间:东汉末年
地点:孙权军营
人物:周瑜(东吴军中都督)、诸葛亮、鲁肃(军中校尉)
道具:喷烟雾的工具、鹅毛扇、服装、弓箭、一张桌子、两张凳子、一壶酒
旁白:(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才干,周瑜心中很是妒忌。有一天,周瑜以商议军事为由打算陷害诸葛亮)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诚恳)当然用弓箭最好。
周瑜:(阴险狡诈)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但是现在军中缺箭,我想请先生负责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平静)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一脸高兴)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一本正经)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心中窃喜)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胸有成竹)只要三天。
周瑜:(一脸严肃)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一本正经地)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旁白:(周瑜让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轻轻地)都督,谢谢您的宴请!造箭的事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喝了几杯酒走了)
(诸葛亮下,鲁肃上)
鲁肃:(疑惑)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好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得意扬扬)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自信)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周瑜下,诸葛亮上)
诸葛亮: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还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泰然自若)你只要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好吧,我不告诉都督就是了。
(诸葛亮下,周瑜上)
周瑜:(急切)诸葛亮准备得怎么样了?
鲁肃: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周瑜下,诸葛亮上)
鲁肃:大雾天,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去哪里取?
诸葛亮:不用问,去了就知道。
旁白:(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让军士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趁大雾天朝北岸开去,渐渐逼近曹军水寨)
诸葛亮:(吩咐军士)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擂鼓呐喊。
鲁肃:(吃惊)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谈笑自如)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上)
曹操:江上雾这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让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快,再到旱寨去调六千名弓弩手。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船逼近水寨受箭)
诸葛亮:(又吩咐)快把船头掉过来,头朝东,尾朝西。军士们继续喊,继续擂鼓。
旁白:(诸葛亮笑眯眯地看着曹军射箭,估计箭差不多了,天也快亮了,雾也快散了,就命令军士们喊话)
军士:谢谢曹丞相的箭!
诸葛亮:(命令)赶快把船驶回南岸。
(曹操得知上当,只能看着诸葛亮的船顺风顺水,驶出二十多里,追也来不及了。曹操下,周瑜上)
诸葛亮:都督,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就有十万多支箭,请您清点吧!
周瑜:(从鲁肃那得知借箭经过后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摇着鹅毛扇子,缓缓而下,周瑜自叹不如。闭幕)一、题目及要求
本次习作是缩写。教材先简单介绍什么是缩写和缩写的操作步骤,然后提出习作的要求,并提供了一篇缩写的例文。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进行的首次缩写练习,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缩写的方法,能够缩写文章;二是通过缩写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的能力。二、思路指导
1.读例文,对比了解缩写的特点:(1)删减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部分。(2)去掉具体描写的部分。
2.从《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中选择一篇进行缩写,也可缩写其他文章。
3.仔细阅读原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把最能表达中心的内容筛选出来进行缩写,重要的内容可以多说,次要的内容要一笔带过。
4.注意语句要通顺,上下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三、例文展示
草船借箭(缩写)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①?
周瑜用即将水上交战而军中缺箭的借口,命令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可是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就可以造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认为三天之内是不可能造好十万支箭的,于是命令鲁肃去探听。②?
诸葛亮见了鲁肃,便向鲁肃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并且还要了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的四更时,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①第1自然段点明故事发生的原因。②第2自然段将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概括成几句话,简明扼要。取箭。这时大雾漫天,诸葛亮的船向北岸驶去,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排开,让军士擂鼓呐喊,靠近曹军水寨。曹操以为有很多敌军进攻,便调来很多弓弩手朝船上射箭。这时候,诸葛亮又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字排开。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诸葛亮的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当了,要追也来不及了。船终于靠岸了,周瑜派人来搬箭,每条船上有五六千支箭,一共有十万多支箭。③?
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③第3自然段将故事的主要情节介绍得很清楚。总评:以上缩写让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对原文熟读在心,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内容。小作者不仅抓住了“借箭”这一主要内容,而且将原因(妒忌)和结果(自叹不如)叙述得清楚明白,缩写后仍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