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b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9 11: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b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字词广场(26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4分)
敝国(bì chǎng)   
孔指以示儿曰(rì yuē)
大夫晏子(dài dà)
孔君平诣其父(zhǐ yì)
2.辨字组词。(6分)
  
3.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为设果(  )  A.假设  B.排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  )
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  )
A.若是,如果
B.如同,好像
C.你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4分)
近义词:取笑(    )  侮辱(    )
严肃(    )
大惊失色(      )
反义词:粗暴(    )
故意(    )
昏暗(    )
仔细(    )
5.补充词语,再挑选合适的填入横线上。(9分)
完好(  )(  )  面不(  )(  )  了如(  )(  )
(  )(  )代价
实(  )实(  )
(  )居(  )业
(1)他熟读四大名著,对书中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守住半截蜡烛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和她的两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千年的洗礼,和氏璧________________。
二、句子花园(5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特意安排丰盛的酒席招待远道而来的晏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访问“狗国”。从狗洞进去。(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
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刚打扫卫生时,大声叫道:“快闪开,垃圾弄到身上可别
怪我。”(改为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积累运用(6分)
1.写一句回文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顶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句数字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本透视(11分)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子使楚》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国,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________,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期间。
4.《打电话》是一个___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思想交流(4分)
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改写的提示语,它们富有情趣、耐人寻味。如“保护草坪”的提示语变成了:“别踩我,我怕疼!”请你也来改写下面生硬的提示语。
1.公共场合,严禁吸烟。(候车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禁在书上乱写乱画。(图书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0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查字典。(3分)
(1)“贼”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组词________、________。
(2)“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
2.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且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3分)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扬长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      )
(2)大模大样地离开了。(      )
(3)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
(4)表示人的穿着破烂不堪,形容人穷困到极点的样子。(      )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
3.用“——”画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添上了几个字,使人对这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帮助了老人,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____________。(5分)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25分)
“清明节”即将来临,少先队员们准备去祭扫烈士陵园,请你代表全班同学发言,写一篇发言稿。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第三组 达标测试卷b参考答案
一、1.bì yuē dà yì
2.示例:  
  
3.(1)B (2)C (3)B
4.示例:嘲笑 欺侮 严厉 大吃一惊 温和
无意 光明 马虎
5.无 损 改 色 指 掌 不 惜 话 说 安 乐
(1)了如指掌 (2)不惜代价 (3)完好无损
二、1.从这以后,楚王必须尊重晏子了。
2.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3.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4.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他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点拨]直接引用改为间接引用(转述句)需注意:(1)改变标点,去掉表示直接说话的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2)改变人称代词,如把“我”改为“他”。(3)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或少量的文字需要改动。(4)转述句一般是陈述语气。
5.示例:请大家快让一让,别被垃圾弄脏了衣服。
三、示例:1.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2.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3.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四、1.刘义庆 世说新语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并没有直接反驳孔君平,而是以否定的形式婉转地回答,显得幽默有礼貌。
2.春秋 楚 晏子 楚王
3.剧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
4.相声 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
五、1.示例:远离烟尘,亮丽一生。(青烟常在,噩梦常随。)(燃烧的是香烟,消耗的是生命。)
2.示例:书籍是盏长明灯,越干净才会越明亮!(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图书不留下我的笔迹,但我已读过。)(请不用再给书本化妆,保持她的那份自然美吧!)
六、1.(1)贝 六 示例:盗贼 贼眉鼠眼
(2)Q 囗
2.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晏子的话妙在: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贼的原因,而且也回敬了楚王,使楚王不但没有达到侮辱晏子的目的,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先前想侮辱晏子,后来对晏子不敢不尊重了。
4.晏子是一个能言善辩、有胆有识的人,面对侮辱不急不躁,以巧妙的方式和惊人的智慧予以反击,不但维护了个人尊严,也维护了国家尊严。
七、1.(1)良辰美景 (2)扬长而去 (3)无动于衷
(4)衣衫褴褛
2.春天到了,可是
3.反问句: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改陈述句: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叫人陶醉。
反问句: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改陈述句: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对他产生了同情之心。
4.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双目失明 同情之心 魅力
5.示例:语言是神奇的,同一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八、思路分析:发言稿要结合当时的情景,根据具体情况来写,内容
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