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六年级下湘艺版2春之声圆舞曲课件(5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音乐六年级下湘艺版2春之声圆舞曲课件(5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3-29 09:3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9张PPT。 春之声圆舞曲 —— 小约翰.施特劳斯
赏春 知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4.碧玉妆 一 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国破山河在 ,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高潢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听春【圆舞曲】
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其特点是节奏鲜明,旋律流畅 。
它有快步和慢步两种。 奥地利
首都:维也纳
国花:火绒草
国鸟:家燕
国石:贵蛋白石 华尔兹视频【 比 较 】 维也纳圆舞曲的第二拍和第三拍经常拖长一点,速度一般是小快板,而在此之前,圆舞曲比较慢,一小节里的三拍时值是一样的,从结构上讲,维也纳圆舞曲比一般圆舞曲复杂一些,它由序奏、三至五首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而每首小圆舞曲又有两个旋律,它们还带反复,形成单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乐曲表达内容也比较深刻。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他流传最广的作品莫过于《拉德斯基进行曲》了。 【作者简介】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他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并为19世纪维也纳圆舞曲的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圆舞曲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 ?? 1844年他组成了自己的乐队,演奏本人和父亲的作品。1855—1865年应邀在圣彼得堡指挥夏季音乐会达十年,1863—1870年任皇室宫廷舞会指挥。后又从事轻歌剧的创作。
他的作品达到479首,其中圆舞曲 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 首和轻歌剧16部。
l899年6月3日, 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入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十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
老约翰?施特劳斯并不同意小约翰?施特劳斯学习音乐,但小约翰?施特劳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他在私下里偷偷地学习作曲。
小约翰?施特劳斯六岁时就曾创作出一首三十六小节的圆舞曲,可见其超凡的音乐天赋。1844年他十九岁时,正式登台首演他创作的作品《寓意短诗圆舞曲》及其他三首舞曲,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再来一个”的喝采声中,竟连续重奏了十九遍,获得巨大成功,打响了第一炮。由于小约翰?施特劳 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他的 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里,在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代表作品】 蓝色多瑙河
维也纳森林故事
春之声圆舞曲
皇帝圆舞曲
溜冰圆舞曲
艺术家的生活
闲聊波尔卡
电闪雷鸣波尔卡
安娜波尔卡
拔弦波尔卡
蝙蝠
吉普赛男爵
罗马狂欢节
【创作背景】 《春之声圆舞曲》在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中,也是最出色的一首。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已年近六十岁,但从音乐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无比的青春活力。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本曲的。 本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成为声乐圆舞曲。1885年1月在维也纳剧院首次上演此曲时,由当时的著名花腔女歌唱家比安卡·比安琪演唱。现在,本曲已成为许多花腔女高音的保留节目。现在最常听到的是管弦乐曲形式的演出。
管弦乐队的编制弓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 提琴、低音提琴、竖琴……
木管乐器组:短笛、长笛、单簧管 、大管……
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萨克斯……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锣、镲、铃、 三角铁、木琴……
【作品简介】 本曲没有序奏,而是在八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降B大调)随之出现,复杂而具有装饰音色彩的旋律给听众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 (A)
第二主题(F大调)进入,旋律趋
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动.(B)

重复第一主题,再次让人深刻体
会春天的感觉。(A)
优美的第三主题在竖琴的琶音伴
奏之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般
的舒畅感。(C) 第四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
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D)
第五和第六主题略带一丝阴暗
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写春日里偶尔飘
来的阴云。(E) 第七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
一扫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
的感觉。(F) 乐曲的结尾也较为简单,只是重
复一遍第一主题之后,利用第一主题
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利落地结束全
曲。(A)
【乐曲赏析 】 《春之声圆舞曲》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景象这首名曲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它就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本曲没有序奏,而是在四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降B大调)随之出现。
紧接着第二主题(F大调)进入,旋律趋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动;
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之后,优美的第三主题在竖琴的琶音伴奏之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般的舒畅感;
第四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
第五和第六主题略带一丝阴暗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写春日里偶尔飘来的阴云;
第七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乐曲的结尾也较为简单,只是重复一遍第一主题之后,利用第一主题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
【乐曲特点 】 《春之声圆舞曲》 与作者其他的圆舞曲迥然不同: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也不是作为舞蹈伴奏音乐而创作,它本身就是舞台上表演的音乐节目,具有纯粹的音乐表演性质。 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
回旋曲式
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为原则。
其图式为:
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
作业对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他作品进行初步了解并欣赏。
寻找有关春天的歌曲(中外都可),思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