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冠军/华冠丽服
恍然/彩绣辉煌
盥洗/生死攸关
B.插屏/敛声屏气
猩红/惺惺相惜
瞋视/谨小慎微
C.帘笼/烟笼雾绕
锦褥/繁文缛节
频繁/东施效颦
D.缭绕/贫困潦倒
姊妹/鳞次栉比
憨顽/酣畅淋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沾惹
厮混
无与伦比
雕梁画栋
放诞无理
B.嫡亲
暮霭
功名利禄
峻眼修眉
弱柳扶风
C.璀灿
乖张
鼎力相助
顾盼神飞
孽根祸胎
D.轩昂
久候
脍炙人口
鳞次栉比
纨袴膏粱
3.下列语句横线处应填入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1)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________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
(2)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________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
①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②方欲拜见时,外祖母早把他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③贾母见王嬷嬷极老,雪雁又甚小,一团孩气,
④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这个题目是教材编者加的。
B.《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大批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文中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些博友认为,规定气候资源归国有并非不经之谈,但要防止《条例》在执行时伤害市场公平,进而挫伤民企积极性。
B.有些女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能照出人影的东西,总喜欢凑过去照几下——你看,她又在玻璃窗前顾影自怜了。
C.被批评者与批评者能够敛声屏气坐下来对话,消释不快,这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实在少见,余秋雨和余杰就做到了这一点。
D.现代人过分强调商品包装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衣着的包装,但盛妆丽服包裹下的灵魂,究竟有多少分量,却无人注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征沿线各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活动中,广大干部群众讲述长征故事,歌颂长征英雄,践行长征精神,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B.当下,要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分享教育公平的阳光,政府就必须搭建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C.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有关部门在按照“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指导下,落实责任主体,保证用水安全。
D.《新华字典》1953年编纂完成,历经11次修订,日前以5.67亿册的总发行量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纪录。
7.下面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中的四首,请根据课文提供的信息与你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判断一下每首诗暗示的是哪个人物。
(1)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
)
(2)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3)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
(4)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①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是说的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②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筷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选自《红楼梦》第40回)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也叫“清客”。②敁敠:估量、盘算、斟酌的意思。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鸳鸯主张把刘姥姥当作“女篾片”来加以取笑,凤姐也推波助澜,表示赞同,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瞧不起贫苦百姓的性格特征。
B.薛姨妈“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喷茶而不是喷饭,这一细节在前文有所铺垫,文章前后照应体现出作者行文细腻、构思精巧。
C.在刻画众人大笑的场面时,作者注重独像刻画,将湘云、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像塑造,使主要人物和辅助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D.“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文章的插叙部分,这里补足一笔,使整个场景就完整了,“撑着”二字极其符合她俩此时所扮演的“导演”角色。
E.本篇文字虽然只是《红楼梦》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多样,语言华美考究的艺术风格。
2.作者在塑造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时,从描写的角度看,采用了哪些手法?
3.文段后面特意交代丫鬟们又为刘姥姥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有何作用?
4.清代点评家涂瀛在评价刘姥姥时曾说:“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思之至深。出其余技作游戏法,……忽而痴人说梦话,忽而嬉笑怒骂,……无不会如人意。……视凤姐辈真儿戏也。”你同意他的评价吗?请结合文章加以探究。
1.A
【解析】A项,分别读guàn/guān,huǎng/huáng,guàn/guān;B项,分别读píng/bǐng,xīng/xīng,chēn/shèn;C项,分别读lóng/lǒng,rù/rù,pín/pín;D项,分别读liáo/liáo,zǐ/zhì,hān/hān。
2.D
【解析】A项中,“放诞无理”应写作“放诞无礼”;B项中,“峻眼修眉”应为“俊眼修眉”;C项中,“璀灿”应为“璀璨”。
3.B
【解析】第一句要考虑“方欲拜见”的主语是黛玉,故选①;第二句要紧承前句“名唤作雪雁”,故选④。
4.D
【解析】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
5.C
【解析】A项,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B项,顾影自怜: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C项,“敛声屏气”,形容畏惧与小心。应为“心平气和”。D项,“盛妆丽服”,华丽的服装,美好的打扮。
6.B
【解析】A项,“长征沿线各地在……中,广大干部群众……”中途易辙;C项,“在按照……的原则指导下”句式杂糅;D项,“获得……纪录”动宾搭配不当。
7.(1)贾元春(2)贾探春(3)贾迎春(4)王熙凤
【解析】本题难度较大,需对《红楼梦》有较深的了解才能作答。
1.BC
【解析】A项,“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瞧不起贫苦百姓的性格特征”错。D项,“插叙”错。E项,“语言华美考究”错。
2.①正面描写:作者采用语言、动作描写等对刘姥姥进行直接刻画。②侧面描写:如听到刘姥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后众人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描写手法。文中写刘姥姥,采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进行刻画的同时,也侧面写到了众人的各种表现,正面和侧面结合将刘姥姥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3.①与前文鸳鸯、凤姐“单拿一双老年四棱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相照应。②贾府就连吃饭用的筷子都如此讲究,以小见大,凸显了贾府的奢华。③引出下文刘姥姥的评价,“不伏手”写出刘姥姥的农人本色。④进一步引出凤姐“菜里若有毒,这银筷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一席话,表现了贾府众人表面彬彬有礼而实际上互相猜忌、互相提防的生活环境。
【解析】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在此处用意很深,既有结构上的照应,也有内容上的深意。作答时,要联系前后语境,理解这样写与小说的主旨有何关系。
4.同意。刘姥姥是憨厚又不失睿智的农村妇女的形象。①她任由鸳鸯、凤姐取笑、捉弄却毫不在意,并且十分配合,可见她宽容、忠厚的一面。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富,精通人情世故,到贾府来,她需要得到全府人的欢心;多年生活阅历使她能够把握别人的心理,当她被取笑时,她也能逢场作戏,装疯卖傻故意显示出没见过世面,以迎合贾府人的心意。③所以,表面上看是凤姐等取笑憨厚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可实际上,是刘姥姥在牵着她们的鼻子走,刘姥姥才是真正的主角。(如果不赞同,分析合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探究。刘姥姥在贾府既是被取笑的对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其深谙世事的一面,表面的憨厚与深层的睿智集于一身。作答时,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分析。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悚然(sǒng)
负疚(jiù)
窈陷(yāo)
B.新正(zhēng)
倔强(jiàng)
炮烙(lào)
C.草窠(kē)
歆享(xīn)
荸荠(qí)
D.踝骨(luǒ)
谬种(miù)
朱拓(t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寻死觅活
宽宏大量
磨拳擦掌
B.百无聊赖
瘦削不堪
芒刺在背
C.咀嚼赏鉴
来龙去脉
阴谋鬼计
D.相形见拙
原形毕露
毫不介意
3.下列句子表达效果最好的一组是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的破碗:一手拄着下端开了裂的比她更长的一支竹竿。
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③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十多岁的能打柴的小叔子。
④原来她家里还有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对那些在魔兽世界游戏停服期间百无聊赖的网游玩家们而言,这一看似平淡无奇却充满温情的帖子成了消解心中郁闷和寂寞的一剂良药。
B.近期,某娱乐媒体推出了新一期栏目,由众多明星全新打造的年度最新造型非常惊艳大胆,让人眼前一亮,真可谓沸反盈天、争奇斗艳。
C.在阿拉比这样一位精明强干、雷厉风行的领导人的带领下,阿盟会走向哪里,在目前的西亚北非动荡局面中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关注。
D.虽然他们表面上看来和常人无异,某些老同志还说他们“少不更事”,但一谈起缉毒来,大家对他们的专业和智慧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抒写性灵”的价值在于:它淡化了以往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意识形态化、新闻报道化和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的弊端。
B.野生鸟类尤其是候鸟对栖息环境质量的要求极高,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最能直观反映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
C.即便养老金不亏空,财政补贴也非长远之计,社保经费筹措机制如果不改进,靠财政补贴发放养老金也很难持续下去。
D.国土资源部指出,今年下半年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天气诱发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曾说,在文学战线的人还要“韧”。所谓韧,就是不要像前清做八股文的敲门砖似的方法。前清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
①
能做到“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
②
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遇不到它了,
③
叫做敲门砖,
④
用一块砖敲门,门一敲进,砖
⑤
可以抛弃了,
⑥
不必再将它带在身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只有
才
\
好像
就
也
B
只要
便
所以
犹之
就
\
C
只要
就
如果
\
便
那么
D
只有
才
因为
犹之
便
\
7.根据材料所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补写不超过15字。
祥林嫂当然极其不幸,尤其是
①
,命运出现了最大的危机。贺老六死去后,无奈中她又投奔了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和鲁家太太也还勉强能容纳她,只是忌讳她“不祥”,
②
;他们最后解雇祥林嫂,主要是因为她变得神经质地唠叨,他们觉得那是一个人完全不中用了的症状,所以,
③
,并在寒冬里,以“天问”式的自言自语,倒毙在了荒街野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她的丈夫是一个皮贩,就是收集乡间各猎户的兽皮和牛皮,贩到大埠上出卖的人。但有时也兼做点农作,芒种的时节,便帮人家插秧,他能将每行插得非常直,假如有五人同在一个水田内,他们一定叫他站在第一个做标准。然而境况总是不佳,债是年年积起来了。他大约就因为境况的不佳,烟也吸了,酒也喝了,钱也赌起来了。这样,他竟变成一个非常凶狠而暴躁的男子,但也就更贫穷下去,连小小的移借,别人也不敢答应了。
在得病以后,他全身便变成枯黄色,脸孔黄得和小铜鼓一样,连眼白也黄了。别人说他是黄疸病,孩子们也就叫他“黄胖”了。有一天,他向他的妻说:
“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子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的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 ”
“我的身上 ……”
他的妻坐在灶后,怀里抱着她的刚满五周岁的小男孩——孩子还在啜着奶,她讷讷地低声地问。
“你,是呀,”她的丈夫病后的无力的声音,“我已经将你出典了……”
“什么呀 ”他的妻几乎昏去似的。……
说到这里,他垂下头,声音很低弱,停止了。他的妻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又静寂了一息,他继续说:
“昨天,沈家婆到过秀才的家里,她说秀才很高兴,秀才娘子也喜欢,钱是一百元,年数呢,假如三年养不出儿子,是五年。沈家婆并将日子也拣定了——本月十八,五天后。今天,她写典契去了。”
这时,他的妻简直连腑脏都颤抖,吞吐着问:
“你为什么早不对我说 ”
“昨天在你的面前旋了三个圈子,可是对你说不出。不过我仔细想,除出将你的身子设法外,再也没有办法了。”
“决定了么 ”妇人颤着牙齿问。
“只待典契写好。”
“倒霉的事情呀,我!——一点也没有别的方法了么 春宝的爸呀!”
春宝是她怀里的孩子的名字。
“倒霉,我也想到过,可是穷了,我们又不肯死,有什么办法 今年,我怕连插秧也不能插了。”
“你也想到过春宝么 春宝还只有五岁,没有娘,他怎么好呢 ”
“我领他便了。本来是断了奶的孩子。”
他似乎渐渐发怒了,也就走出门外去了。她,却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这时,在过去的回忆里,她却想起一年前的事:那时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她简直如死去一般地卧在床上。死还是整个的,她却肢体分作四碎与五裂。刚落地的女婴,在地上的干草堆上叫“呱呀,呱呀”声音很重的,手脚揪缩。脐带绕在她的身上,胎盘落在一边,她很想挣扎起来给她洗好,可是她的头昂起来,身子凝滞在床上。这时,她看见她的丈夫,这个凶狠的男子,飞红着脸,提了一桶沸水到女婴的旁边。她简直用了她一生的最后的力向他喊:“慢!慢……”但这个病前极凶狠的男子,没有一分钟商量的余地,也不答半句话,就将“呱呀,呱呀”声音很重地在叫着的女儿,刚出世的新生命,用他的粗暴的两手捧起来,如屠户捧将杀的小羊一般,扑通,投下在沸水里了!除出沸水的溅声和皮肉吸收沸水的嘶声以外,女孩一声也不喊——她疑惑地想,为什么也不重重地哭一声呢 竟这样不响地愿意冤枉死去么 啊!——她转念,那是因为她自己当时昏过去了,她当时似剜去了心一般地昏去了。
想到这里,似乎泪竟干涸了。“唉!苦命呀!”她低低地叹息了一声。这时春宝拔去了奶头,向他的母亲的脸上看,一边叫:
“妈妈!妈妈!”
(节选自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有删改)
1.“再也没有办法了,这样下去,连小锅子也都卖去了。我想,还是从你的身上设法罢。你跟着我挨饿,有什么办法呢?”丈夫所谓“从你的身上设法”,指的是什么?(不超过5个字)
2.妻子在听到丈夫说将自己卖给秀才家的时候,她有哪些反应?
3.妻子在和丈夫的交谈中发生了意见上的冲突,妻子在这一事件中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4.对丈夫粗鲁甚至残暴地扼杀了一个新生命这一幕的描写让人无法忍受,可不可以删去这么残忍的一幕?
1.C
【解析】A项“窈”正音应为yǎo,B项炮烙的“烙”正音应为luò,D项“踝”正音应为huái。
2.B
【解析】A项“磨”应为“摩”;C项“鬼”应为“诡”;D项“拙”应为“绌”
3.B
【解析】①③两句是常式句,不如其他两句,在表达方面有力度。
4.B
【解析】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不能形容造型。
5.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淡化……弊端”可改为“避免……弊端”;B项,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应在“因此”的后面添加“栖息环境的质量”;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在“社保经费筹措机制”之前。
6.B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正确使用,解答这类题目,需根据句意关系进行分析。①②引领的分句为条件关系,由前文“前清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以及后文“门一敲进,砖可以抛弃了”可以推知,①②处宜用“只要”“就(便)”,可排除AD两项;分句“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遇不到它了”与“叫做敲门砖”从句意关系看应为因果关系,C项“如果”为假设关系,故可排除,答案选B。
7.①她和贺老六的爱子被狼叼走后
②不让她参与年关的祭祀罢了
③导致祥林嫂沦为乞丐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①处要结合下文“贺老六死去后”回答;②处“忌讳她‘不祥’”是原因,应填入结果(或做法);③处结合小说的故事和祥林嫂见到“我”的情景可知,沦为乞丐。
1.典妻。
2.①“几乎昏去似的”;②“简直痴似的,话一句没有”;③“简直连腑脏都颤抖”。
3.一开始妻子反应强烈,悲伤甚至于愤怒;后来她只能无奈地“呜呜咽咽地哭起来”,泪干了,也只能逆来顺受。这反映了农村穷苦妇女受到封建礼教、习俗的束缚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奴隶”般的待遇中生存的基本情况。一定程度上,这也反映了妻子的麻木和不幸遭遇。
4.不可以。因为妻子此时的痛苦,和一年前失去女儿时是一样的。她回忆起丈夫杀女的往事,不是偶然的。不幸的遭遇接踵而至,丧女和被典,这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作为母亲的她无法和自己的孩子见面,只不过前者是永远,后者是三年或五年。这一幕更突出了原始的典妻制度对劳动妇女的迫害。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两颚(è)
桅杆(wéi)
咀嚼(jiáo)
攮刺(nǎng)
B.脊鳍(qí)
舵手(tuó)
绽开(zhàn)
攥住(zuàn)
C.噬杀(shì)
蹂躏(lìn)
撬开(qiào)
拽拉(zhuài)
D.榫头(sǔn)
残骸(hái)
戳穿(chuō)
攒射(z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窈陷 皮开肉绽 诡秘 欢呼鹊跃
B.牲醴 五彩斑斓 暮蔼 别出心裁
C.荸荠 微乎其微 弛骋 因地制宜
D.内帏 以逸待劳 忖度 踌躇满志
3.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鲨鱼飞快地
①
船后边。鲨鱼的头
②
水面,脊背也正在
③
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2)他把那根棍子举到不能再高的地方,结结实实地
④
了它一下。鲨鱼慢慢吞吞地把一块鱼肉撕掉,然后从死鱼身上
⑤
下去了。
①
②
③
④
⑤
A
逼近
伸出
露
揍
滑
B
靠近
伸出
伸
打
掉
C
靠近
露出
高
敲
溜
D
逼近
露出
挺
砸
沉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①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②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留连
③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④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⑤走进酒店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尔后又悄然散去
⑥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A.③⑤⑥④①②
B.⑤②④⑥③①
C.③⑤①⑥②④
D.⑤③⑥④①②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欧洲多国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重难返,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地公众阻力,举步难艰。
B.地震已过去一小时,这倒塌的楼房似乎还在颤动,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小男孩终于被救援人员从废墟的夹缝中救出。
C.1994年,南非举行了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非国大领衔的联盟获胜,为反对种族主义斗争了一辈子的曼德拉不孚众望,当选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
D.他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不前往人烟稀少、治安较差的地区;在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防范身边可疑人员。
B.当今世界,虽然霸权强权、地区纷争仍然存在,但稳定的“存量”和“增量”明显大于动乱的“存量”和“增量”。
C.把“救命钱”只有用在发展上,不断增强内动力,以自立自强代替坐以待毙,全面小康的征程才能走得顺风顺水。
D.打造“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这意味着各国需要“求同存异”,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谋求共同发展。
7.请你根据学过的《老人与海》一文中塑造的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描述下图中的海明威头像。要求:①所写内容要能体现海明威“硬汉子”的精神、气质;②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③运用比喻、反问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在异乡
【美】海明威
深秋,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意大利城市)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岗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医院很古老,也很幽美。对面有几幢新造的砖砌房屋。每天下午,我们在那里相聚,坐在将为我们治好病的手术椅里,大家彬彬有礼,互相关心地问是什么病。
医生走到我的手术椅旁说:“战前,你最喜欢什么?玩球吗?”
“不错,踢足球。”我说。
“好,”他说,“你会重新踢足球的,肯定比以前踢得更好。”
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
……
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谁都不信这玩艺儿。
有一天,少校甚至说,这些东西全是胡闹。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只手术椅中。他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三天后,当他照常来就诊时,军服的袖子上多了一块黑纱。医院的墙上已经挂起镶着大镜框的照片,拍着各种病例在治疗前后的不同形状。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节)
1.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少校的形象。
3.请简要分析小说题目“在异乡”的内涵?
4.这篇小说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1.C
【解析】A项,“咀嚼”中“嚼”应读“jué”;B项,“舵手”中“舵”应读“duò”D项,“攒射”中“攒”应读“cuán”。
2.D
【解析】A项,欢呼雀跃;B项,暮霭;C项,驰骋。
3.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解答这类题目,需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运用排除法答题。如空③对应的主语是“脊背”,用“伸”显然不合适,可排除B项;空④对应的方式是“用棍子”,修饰语是“结结实实”,用“敲”太轻,可排除C;空⑤“从死鱼身上”“沉下去”不合事理,故可排除D。
4.C
【解析】③中“这里”对应前句“这家酒馆”,故应排在前面;⑤紧承③写走进酒店;①写酒店的内部构造;⑥紧承①指出酒馆保持着旧有的风格;②紧承⑥午夜时分酒馆的人气;④既照应了②中的“举杯”,又引出了“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故答案为C。
5.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B项,扣人心弦:指文学作品或者表演等富有感染力,激动人心,用错对象;C项,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语意相反;D项,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褒贬误用。
6.B
【解析】A项不合逻辑。“避免”后面应删去“不”;C项语序不当。“只有”应放在“把‘救命钱’”之前;D项,成分残缺。缺少“以……”的宾语中心语,可在“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后补上“的心态”。
7.参考示例:白发像雪花一样覆盖在他的头上,岁月的痕迹也在他的额头上刻满了年轮,可是,一点不见他颓靡的表情,忧伤的神态。你看,他那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犹如黑暗中的灯塔,可以照亮一切;目光犀利且深邃,仿佛一把青锋宝剑,足以看穿一切;他的鼻梁高高挺起,就是那络腮胡子也是那般刚毅。是啊,海明威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但他从不言败。这不正是这个“硬汉子”的真实写照吗?
【解析】作答时,要仔细观察海明威的头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同时,也要注意题干中的隐性要求。
1.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营造了深秋寒冷萧瑟、满目沧桑的阴郁氛围;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奠定了沉重的悲情基调。
2.少校是一个理性(对生活的理解、对医疗效果的期待)又诙谐(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关心他人(对我、对爱人),在遭受了身体、精神和爱情创伤之后仍能坚强生存下去、热爱生命(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妻子死后,“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妻子死了三天后,他照常来就诊,只是军服的袖子上多了一块黑纱)的硬汉子形象。
【解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需要结合具体的言行来概括。“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表现了他的幽默。“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表现了他对妻子去世的悲痛和刚硬。
3.①战火纷飞的意大利,对于故事的叙述者“我”——一个美国人来说,是异乡他国。
②战争让人们永远和过去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生活隔绝了,孤寂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在精神的异乡。
【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由“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回美国。’”可知他们是在异国的土地上进行战争。这是浅层的含义。还要考虑题目对揭示主题的作用,战争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变化,如少校的经历。
4.①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很多苦难——生命的失去、财富的毁灭、心灵的创伤,爱踢球的人伤了脚、剑术家的手受了伤,并且这种苦难会长时间地压在人们的生活和心上,永远也回不到原先的生活状态了。战争是多么罪恶啊!
②即使在一个找不到一点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年代里,心爱的人已离你而去,向往的生活再也不会来到,一切都不如意,即使一切都已虚无、绝望,也应该好好地活着,也应该对生活充满渴望,挺直腰杆去坚持,最好还能保持做人的尊严和风范。活着多么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化的解读。这是一篇反映战争题材的小说,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战场惨烈的场面,却通过他们治疗伤病的场景和对话含蓄地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小说中主要人物少校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之后人们仍然心存希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