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专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专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29 20:3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专题复习
板块:阅读理解现代文考标要求: ?
能阅读课外一般的现代文,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启示
1.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
3.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及其作用
5.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及其表达效果
6.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8.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情境、形象作出评价
9.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对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
记叙文常用考点一、文章标题的作用:1.运用修辞、独特新颖,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概括主要内容、主旨。3.是文章的行文线索4.表明写作对象、感情基调。
二、关键段落的作用:
结构上:1.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2.在中间: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3.在结尾: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内容上:1.在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2.在中间:推动情节发展。3.在结尾: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三、品味(赏析)字词句:
1.“xx”一词(带有…的意思)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修辞手法+修辞作用+句子内容+主题。
3.运用了XX表达方式,抒发(点明、写出、交代)了……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形象生动,人格化。
3.排比:增强气势,渲染感情。
4.反复:突出强调
5.夸张:突出特点
6.对偶:句式整齐,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7.引用:增添文学味或趣味性。环境描写句子(段落)的作用1.在开头: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础)
2.在中间: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3.在结尾:突出中心,表达作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无尽回味)人物描写分类及作用人物描写分类:肖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另外还有细节描写
作用:都有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还有能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文章的主题。
答题模式:运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案例分析: 2016年中考题:《一碗入梦》
7.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 中心。(3分)(文意把握)
本文通过叙写童年时在山里捉毛蟹、吃毛蟹的往事(1分)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2分)
答题模式:谁+做什么+怎么样
8.本文以“一碗入梦”为题有哪些作用?(3分)(标题作用)
以“一碗入梦”为题,想象奇特,能引起读者的兴趣(1分)标题是文章的总括(1分)是文章的线索(1分)
9.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中“挑逗”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
(文意把握、写法探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昏黄油灯下的那一碗色美、味更美的毛蟹对孩子们的诱惑。
10.请概述本文行文思路,并简析其效果。(4分)
(作品感受) 行文思路:(1)妻子买蟹、儿子问蟹(2)童年捉蟹、共享毛蟹(3)思念爸妈、回味毛蟹(3分)
效果:先引入,再插叙,后抒情,使文章脉络分明,思路清晰,首尾呼应(1分) 学以致用:2015年遵义市中考:《黄昏断想》
7.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中心。(3分(文意把握))
本文通过写久居城市的“我”黄昏返乡时的所见所想,(1分)表达了“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弃,(1分)抒发了“我”对故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1分
8.文中的小村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文意把握)
景色宜人、宁静、和谐、温馨。(每一点1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9.文章既描绘眼前景物,又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写法探究)
虚实结合,(1分)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具体,(1分)能更好地表现“我”对故乡的深厚感情。(1分)
10.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写法探究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天晚霞的灵魂与艳丽,进而写出了故乡黄昏的美丽。(2分) 命题内容归纳:
文意把握
词句理解
写法探究
作品感受 1.整体感知文意 具体是指学生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把握文意,理解内容,进行文章的要点梳理和概括。 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 什么这样写”来设置问题。 如: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 中心。 2.词句理解(一般设2个题从形式和内容)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
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
4、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5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
命题要求: 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景物描写性语句
人物描写性语句
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议论、抒情性语句
3.写法探究1、从全文看,某某事件在内容和结构起什么作用。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如:特别提示:2013年中考说明新增了对“了解文章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测,2016年出现了这一点的命题。如: 10.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命题形式:1、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此类情形。
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你对文章中人物有何评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如:10.请概述本文行文思路,并简析其效果。(4分)
(作品感受) 4.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