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我有一个梦想》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14课
情境导入
作者简介
马丁 路德 金
作者简介
马丁 路德 金
作者简介
“1929年,马丁 路德 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马丁 路德 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马丁 路德 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写作背景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地下。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写作背景
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正
写作背景
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再现演讲的视频资料)
整体感知
字词注音
镣铐 ( ) 侈谈( ) 磐石( )
义愤填膺( ) 蜕变 ( ) 一隅( )
飓风( ) 枷锁( ) 缔造( ) 坎坷( )
liào
chǐ
pán
yīng
tuì
yú
jù
jiā
dì
kě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 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骇人听闻:
义愤填膺:
安之若素:
心急如焚:
摇摇欲坠:
整体感知
1.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2.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整体感知
1.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
作者用抒情的语言,缜密清晰的思路勾勒了这一梦想。
整体感知
2.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1)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
(2)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3)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
(4)不容许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5)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
(6)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
(7)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云,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段):回顾、肯定《解放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9段):作者陈述集会的目的并劝说大家要
讲究斗争的方式。
第三部分(10~18段):敞开心扉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梦
想,表达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
第四部分(第13段):作者强烈要求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划分层次
合作探究
文章首段第一句话针对集会讲了哪几点内容?
集会时间、集会地点、集会地方的特殊意义。
朗读第一段
合作探究
(1)“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流亡者。”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的?
朗读第2-9段
用“镣铐”“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提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折磨,没有安全感、归宿感和自由感的悲惨现实。
合作探究
(2)第四段中“空头支票”指的是什么?有怎样表达效果?
“空头支票”指的是政府违背诺言,没有真正地给予黑人平等和自由。
如此表达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抗争。在美国这们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为大家所熟知,用它作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合作探究
(3)第5段,作者认为现在的时刻是怎样的时刻?多次运用“现在……的时刻”,有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多次运用“现在是……的时刻”构成排比句式,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磐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性。
合作探究
(4)如何理解第6段中“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句话?
这是对美国政府的忠告。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由、平等到来的那一天比作“金秋”,这样就能把黑人为这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他们明白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抗争。和“金秋”形成对比的是“酷暑”,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黑人为“金秋”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合作探究
(5)“我并非没有注意到……摇摇欲坠”句中“并非没有”是否可以改为“已经”?为什么?
不可以改为“已经”。
用“并非没有“是表示强调,有否定某些说法,申明真实情况的意味。作者是在说,下面的一些情况他没有忽视,只是,人们要注意斗争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就消除了某些误解,使语文更严谨。
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这里的“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马丁 路德 金这样说,既为自己领导的斗争提供了依据,也讽刺了美国民权的现状。
朗读第10-18段
合作探究
(2)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强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呼吁尊重黑人人格,呼吁跨种族的兄弟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得到实现!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合作探究
“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这句话有何深刻含意。
由于美国人权的不平等,这个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低下的。美国要想成为被人尊重、被人敬仰的国家,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给有色人种平等的公民权利。如果黑人梦想实现了,这个国家才称得上伟大。
朗读第19-23段
合作探究
纵观全文,梳理内容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合作探究
(1)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也包括美国政府。
(2)时间: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
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
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内容: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合作探究
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合作探究
阅读附文《马丁 路德 金》,结合课文谈谈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正是具有这样一些伟大的精神,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今天,他的这些精神依然给人们以启发。
课堂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在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在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课堂小结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课后作业
写一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结合演讲词的特点,整体把握文章要点。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分析本文的主题思想,体悟马丁路德金博士崇高的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
了解黑人的历史及现状,了解马丁路德金的演说的背景。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我有一个梦想》现场视频素材,导入文章。
二、作者简介
1929年,马丁 路德 金诞生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洲的亚特兰大市。美国牧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深受圣雄甘地不抵抗,非暴力运动的影响。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马丁 路德 金在田纳西州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马丁 路德 金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奖获得者。(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生日也被确定为全国假日。他不但成为本国良知的代表,也成为世界良知的代表。他是黑人世界的一颗耀眼的启明星,他的思想和典范不但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三、写作背景介绍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地下。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再现演讲的视频资料)21cnjy.com
四、检查预习
1.为下列生字词注音(课件出示)
镣铐(liào) 侈谈(chǐ) 磐石(pán) 义愤填膺(yīng) 蜕变(tuì) 一隅(yú)
飓风(jù) 枷锁(jiā ) 缔造(dì) 坎坷(kě)
2.解释下列词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
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五、整体感知
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的标题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来勾勒自己的梦想的?
2.为实现这一梦想,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明确:1.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作者用抒情的语言,缜密清晰的思路勾勒了这一梦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
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2)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3)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4)不容许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5)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6)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7)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云,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六、合作探究
1.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l段):回顾、肯定《解放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9段):作者陈述集会的目的并劝说大家要讲究斗争的方式。
第三部分(10~18段):敞开心扉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梦想,表达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
第四部分(第13段):作者强烈要求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2.朗读第一段,思考:
文章首段第一句话针对集会讲了哪几点内容?
主要三点:集会时间、集会地点、集会地方的特殊意义。
3.朗读2-9段探究:
(1)“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流亡者。”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示美国黑人的生活处境的?21·世纪*教育网
用“镣铐”“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三个“一百年后的今天”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提示了黑人物质生活贫困,精神备受折磨,没有安全感、归宿感和自由感的悲惨现实。www-2-1-cnjy-com
(2)第四段中“空头支票”指的是什么?有怎样表达效果?
“空头支票”指的是政府违背诺言,没有真正地给予黑人平等和自由。如此表达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抗争。在美国这们一个商业社会,空头支票的内涵为大家所熟知,用它作比,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3)第5段,作者认为现在的时刻是怎样的时刻?多次运用“现在……的时刻”,有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多次运用“现在是……的时刻”构成排比句式,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磐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性。2-1-c-n-j-y
(4)如何理解第6段中“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这句话?
这是对美国政府的忠告。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由、平等到来的那一天比作“金秋”,这样就能把黑人为这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使他们明白奋斗所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去抗争。和“金秋”形成对比的是“酷暑”,一个“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黑人为“金秋”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1·c·n·j·y
(5)“我并非没有注意到……摇摇欲坠”句中“并非没有”是否可以改为“已经”?为什么?
不可以改为“已经”。用“并非没有“是表示强调,有否定某些说法,申明真实情况的意味。作者是在说,下面的一些情况他没有忽视,只是,人们要注意斗争的方法和策略。这样就消除了某些误解,使语文更严谨。21*cnjy*com
4.朗读10-18段,探究:
(1)怎样理解这里的“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
“这个梦想”是指黑人和白人都能拥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美国的梦想”是指一个通用的口号,即美国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马丁·路德·金这样说,既为自己领导的斗争提供了依据,也讽刺了美国民权的现状。21教育网
(2)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式,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他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强烈的梦想。他呼吁种族平等,呼吁尊重黑人人格,呼吁跨种族的兄弟情谊能早日到来!他呼吁自由与平等在美国的各个角落都得到实现!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21·cn·jy·com
5.朗读19-23段内容探究:
(1)“如果美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这个梦想必须实现”这句话有何深刻含意。
由于美国人权的不平等,这个国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低下的。美国要想成为被人尊重、被人敬仰的国家,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给有色人种平等的公民权利。如果黑人梦想实现了,这个国家才称得上伟大。www.21-cn-jy.com
6.纵观全文,梳理内容
(1)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1)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也包括美国政府。
(2)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月28日;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集会上。
(3)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7.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来源:21cnj*y.co*m】
8.这是一篇富有文采,热情洋溢的演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请从课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或几段,大声地朗读。【出处:21教育名师】
(出示朗读要求:感情充沛,掌握好情感表达的轻重缓急)
品味语言之美:气势如虹的排比、重章复沓的反复、巧妙自然的比喻(偏正式比喻)、反差强烈的对比。
9.阅读附文《马丁·路德·金》,结合课文谈谈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精神。【版权所有:21教育】
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正是具有这样一些伟大的精神,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今天,他的这些精神依然给人们以启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七、课堂小结
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
我想起了我国诗人国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在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在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
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八、课后作业
1. 写一篇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第一部分(l段):回顾、肯定《解放宣言》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9段):作者陈述集会的目的并劝说大家要讲究斗争的方式。
第三部分(10~18段):敞开心扉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梦想,表达对自由平等的强烈渴望。
第四部分(第13段):作者强烈要求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教学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极富文学魅力的演讲辞,马丁·路德·金在其中热情洋溢的讲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梦想。这是一篇极富文学魅力的演讲辞,应该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体会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