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3月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3-30 16: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西高2017年3月高一化学月考试卷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23
C-1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是同一种核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
3.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4.2A(g) B(g)△H1(△H1<0);2A(g) B(l)△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的常见化学式为
A.XY
B.XY2
C.X2Y
D.XY3
6.现有如下各说法:
①在水分子中氢、氧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②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③非金属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④根据电离方程式HCl
=
H+
+
Cl-,判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⑤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与氢键有关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元素最高化合价:Al>Mg
B.金属性:Al>Mg
C.酸性:H2SO4>H3PO4
D.原子半径:Cl>F
8.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9.短周期元素X Y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为IA族元素,X与Z同主族,3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Y元素位于第2周期
B.Y Z均能与X形成不只一种化合物
C.X是ⅤA族元素
D.氢化物的稳定性:HnZ>HnX
10.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I表示)可近似地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A.A
B.B
C.C
D.D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
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12.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13.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14.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4种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
应速率v最大的是(

A.v(A)=0.15mol/(L·min)
B.v
(B)=0.6
mol/(L·min)
C.v
(C)=0.3
mol/(L·min)
D.v
(D)=0.1
mol/(L·min)
15.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16.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负极反应为Cu﹣2e﹣═Cu2+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7.对于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能说
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3v正(N2)=v逆(H2)
C.各物质浓度相等
D.c(NH3)∶c(N2)∶c(H2)=2∶1∶3
18.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食盐和蔗糖熔化
B.金刚石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19.元素A的阳离子与元素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半径:A<B  
②原子序数:A>B
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A、①②  
B、②③④ 
C、④⑤  
D、②⑤
20.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O2 2SO3,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1
mol
H﹣H键要吸收能量
B.所有燃烧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NaOH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2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氧化钙溶于水
C.甲烷燃烧
D.铝粉与盐酸反应
2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欲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水稀释
B.加少量NaOH溶液
C.降低温度
D.锌片改为锌粒
24.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g)+O2(g)=SO2(g)△H=﹣Q
kJ mol﹣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
mol
S(g)与1
mol
O2(g)
的总能量比1
mol
SO2(g)的总能量低QkJ
B.1mol
S(g)
与1
mol
O2(g)
反应生成1
mol
SO2(g)放出Q
kJ的热量
C.S(s)+O2(g)=SO2(g)△H<﹣Q
kJ mol﹣1
D.1个S(g)与1个O2(g)
完全反应可以放出Q
kJ的热量
25.X(g)+3Y(g) 2Z(g)△H=﹣a
kJ molˉ1,一定条件下,将1mol
X和3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 Lˉ1 sˉ1
B.第10min时,X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 Lˉ1 minˉ1
C.10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D.10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二、填空题(30分)
26.(9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写电子式:氮气
二氧化碳
过氧化钠
(2)写结构式:氧气
过氧化氢
次氯酸
(3)写结构示意图:铝离子
氖原子
硫离子
27.
(9分)(1)下表给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对此有下列一些说法:
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
②SiCl4是分子晶体
物质
SiO2
MgCl2
CaCl2
SiCl4
熔点(℃)
1723
712
782
-68
③一个SiO2分子由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④MgCl2在熔化状态不能导电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2)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3)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ΔH=-393.51
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ΔH=-395.41
kJ·mol-1
据此判断,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
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
28.(4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
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____________。
29.
(8分)
短周期元素(前18号元素)A、B、C、D、E、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D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元素离子结构示意图:

(2)F、E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
。(用具体的微粒符号表示,下同)
(3)A和F均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工业上制F单质的离子方程式

三、实验题(10分)
30.(4分)(1)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①0.1mol L﹣1
KI溶液 ②0.1mol L﹣1
FeCl3溶液 ③0.1mol L﹣1
FeCl2溶液 ④0.1mol L﹣1
盐酸 ⑤0.1mol L﹣1
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1)取5mL
0.1mol 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 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充分振荡后,下层是  溶液,颜色为  色,
(4)另取一份,加试剂  (填序号),现象  ,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31.(6分)已知锌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某学生为了探究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
30
120
280
350
370
(1)反应速率最小的时间段(即0~1、l~2、2~3、3~4、4~5min)为  原因是  .
(2)另一学生也做同样的实验,由于反应太快,测量氢气的体积时不好控制,他就事先在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
A.蒸馏水
B.CuCl2溶液
C.NaCl溶液
你认为他上述做法中可行的是  (填相应字母);做法中不可行的理由是  .
四、计算题
32.(10分)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气体M和3mol气体N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M(g)+3N(g) Q(g)+3R(g),经2min达平衡,生成2.4molR.求:
(1)用M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
(2)反应前后的压强比  ;(提示:定容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3)N的转化率是  ;
(4)平衡时气体Q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
(5)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N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质量
杭西高2017年3月高一化学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5
CCBBC
6-10
ABCBC
11-15
DCBBC
16-20
ABCBD
21-25
BADBC
二、填空题(共30分)
26.(9分)
27.(9分)(1)
①②
(2)B.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3)吸热

28.(4分)—5160
kJ·mol-1
29.(8分)
三、实验题
30.
(4分)(3)⑥, I2的CCl4溶液 , 紫红 ,(4) ⑤ (填序号), 溶液显血红色 .
31.(6分)(1) 4﹣5min , 此时段c(H+)减小 .
(2) AC ; 置换出Cu,形成Cu﹣Zn原电池,使反应更快 .
四、计算题(10分)
32.
(10分)(1) 0.4mol/(L.min) ;(2) 25:21 ;(3) 80% ;(4) 19% .
(5)A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