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洪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兴洪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3-29 22: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两千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2.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A.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B.家中摆设景德镇产的瓷器
C.丝织品品种单一 D.长安城人烟稀少
3.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是(

A.581年
B.589年
C.618年
D.605年
4.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5.隋朝,这个中国古代大统一形势下的短命王朝,它是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无关的是:(  )
A.
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
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
创设了科举制度
D.
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6.15.
“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
扩大了选拔官员的范围
B.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
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7.从解放劳动力角度讲,下列科技成果最具革命性的是(
)
A.曲辕犁
B.筒车
C.牛耕
D.司南
8.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0.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②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③科举制这项制度是绝对公平的、完美的制度
④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初一某班同学要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的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编入“盛唐”篇的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大都
B.洛阳
C.长安
D.镐京
13.下列朝代与隋朝相类似的是(


A.秦
B.汉
C.唐
D.宋
14.下面哪一位诗人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杜牧
1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6.(10分)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着,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这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的哪一方面的内容?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3分)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辛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文中的赞普是吐蕃的哪一位杰出领袖?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除了和亲外,唐朝还采用了哪些方式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请至少列举两项)(4分)
材料三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3)郭沫若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中国和哪国交往的史实?(1分)
从以上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 )
(2分)
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统一浪潮
D.社会危机
(10分)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注,即便今天,他仍是史学界关注的热门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的言行,探究下列问题。
【珍惜人才】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从这句话中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的两个原因是什么?(2分)
【以民为本】
材料二:“舟所以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贞观新政中,唐太宗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2分)
【民族平等】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3)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在位时期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尊为什么?(2分)
【历史感悟】
(4)你认为“大唐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15
AABDD
ABABC
BBACC
16
(1)唐太宗。唐太宗善于纳谏,政治清明。开元盛世。
(2)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会盟,册封首领,设立行政机构管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等。
(3)日本
(4)B
17
(1)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吸取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2)爱惜民力;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
(3)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4)重视人才的任用;加强民族团结;重视改善民生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