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手指
课题
手指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语言风趣幽默,主题鲜明突出。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首先由学生参照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丰子恺的相关资料。(师生) 3.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学习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环节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手,你能把它画下来吗??2.你认识它们这五个兄弟吗?五个手指有哪些优点,手指会给自己怎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手指》。板书课题。?3.介绍作者。
1.学生把手放在纸上,画手。?2.齐读课题,讨论交流。(写字、画画都离不开手指;做手指操很漂亮)?3.学生交流有关丰子恺的资料。(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书法家、散文家、有《缘缘堂随笔》等作品集)
1.手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下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读文,自主学习生字词。?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生词。注意“秽”的读音,重点理解“窈窕、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相机?点拨?。?4.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朗读并表演。?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自学。?2.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词语的意思。?3.朗读文中描写手指的语句,抓住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4.全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秽物(suì
huì)?差异(chā
chà)?薄弱(bó
báo)3.我能辨字组词。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用时:15分钟)
1.出示阅读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2.检查自学情况,随机点拨。?3.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4.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5.设疑: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6.拓展: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1.学生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反复读中心句。?(2)小组合作探究。?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3.学生表演课本剧。?4.其他同学评价表演。?5.学生说说喜欢的手指,并阐明原因。(示例:我最喜欢大拇指,因为他最肯吃苦,例如拉胡琴……叫他用劲扳住)?6.学生说说愿意做哪根手指,并说说为什么。(示例:我愿意做食指,因为他很机敏)
4.读句子,判断句子写的是哪个手指。?(1)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
)(2)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3)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4)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舞蹈演员作兰花指时,他们是最优美的花瓣。(
)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习“阅读链接”《手》,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2.小练笔。?(1)以“五指争功”为题,编写课本剧或小故事。?(2)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的写法,写一篇有所感悟的短文。
1.阅读诗歌《手》,思考:每小节写什么?告诉我们什么??2.完成小练笔。
5.填空。?《手》这首小诗表面上是写
的形状,实际上是在赞美
,告诉我们
的道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通过读拼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在让学生了解到五兄弟的优缺点后,我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了写大拇指的自然段。在学生归纳出大拇指特点的基础上,我让他们细读了这个自然段。抓住句子“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去体会作者的风趣幽默,然后再把这个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自学课文的写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自然段。学生分成小组自学,并在书上进行批注。课文本身有趣,学生的学习趣味也就浓。
《手指》教学片段
从五指的角色表演中学习写作手法(教学重点)
师:比美表演就要开始了,现在有请大拇指先生闪亮登场。?
(音乐响起)?
生:嗨,我是大拇哥。(摇动大拇指)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肯吃苦。像拉胡琴……叫我用劲扳住。我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师:就没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吗??
生:形状算不上美。?
师:哟,是中指兄弟呀。?
生:我地位最优、相貌最美,两边各有两个保镖,片刻不离,瞧,我处处都养尊处优。?
师:大家知道“养尊处优”是什么意思吗??
生: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师:中指你一定很乐于劳动吧??
生:讨厌,人家最不喜欢出力了。?
生:哦,出工不出力。?
师:那就请食指兄弟说说吧。?
生:我最喜欢食指。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师:回答得真好,还有其他地方吗??
生:拿笔的时候,全要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师:原来食指要做这么多工作啊,真了不起。看来食指是完美无瑕的喽,是吗??
生:不是,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师:大家知道“窈窕”是什么意思吗??
生:文静而美好。?
师:原来食指也有不如其他手指的地方。那么食指的优点是??
生:机敏。?
师:不足呢??
生:曲线强硬。?
赏析:《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本文的重点是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师抓住这一重点,采用引导、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品读感悟,使学生轻松理解了本课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