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题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是写我国南方民居的说明文,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以文本为依托,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多角度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缩短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学前准备
1.课文中的课件、各地民居的图片。(教师) 2.搜集各地民居的图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2.导入: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3.板书课题。
1.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2.齐读课题。3.学生说说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1.写出三个你知道的中国有名的特色民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0分钟)
1.启发学生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2.组织学生玩魔方游戏,检查学生生字词情况。
1.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2.学生识记“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等词。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崇山峻岭(cóng
chóng)?夯筑(hāng
háng)?粤东北(yuè
ào)?竹篾(miè
mè)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用时:2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谈《客家民居》部分。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2.组织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3.组织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4.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5.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对民居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6.组织学生同桌讨论。组织画一画客家民居的俯瞰图。7.组织学生说一说: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8.组织学生按照学习《客家民居》部分的方法,自学《傣家竹楼》部分。?(1)教师出示傣家竹楼图片,提供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2)引导学生按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下文。了解傣家竹楼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3)组织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填表格。 客家民居2.学生交流,客家民居的特色。?3.客家民居“奇”在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4.列数字:这些具体的数字,使人准确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点;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状排列,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独特的造型。?5.同桌讨论,并参考文中插图画民居。?6.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等。7.学生自学《傣家竹楼》部分。?(1)学生观看图片,阅读自学指导,明确学习要求。?(2)默读课文,进行自学,然后小组交流探究。?(3)汇报学习结果。
3.形近字组词。 僻(
)?避(
)?傣(
)? 泰(
)?4.你知道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①他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②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5.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客家民居鲜明的民族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空。?傣家竹楼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布置作业:选择你感兴趣的一枚民居邮票,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传价值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与民间故事,写一篇说明短文。
写一篇说明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初次尝试充分放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便出示了一个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学生自行填表,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客家居民的特点,并最后推选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整个过程中,其他组员帮助补充,而我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概括到位”,进而我进行引导,谁知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了我为主导;其次,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记忆库,能找到一些说明方法的例子,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片段
在交流中感受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哪一组先来给大家汇报?
生:我们小组重点阅读的是《客家民居》这个部分。我先来给大家谈谈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我们找出了最能反映客家民居特点的语句;然后,我们深入阅读了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最后,我们还研究了客家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下面,我来说说我们勾画的语句。(1)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2)营垒式住宅。(3)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4)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5)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6)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我汇报完了,请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接着汇报。
生:我们小组通过对上面这些语句的深入研究,发现了客家民居有这些特点:第一点,他们的房屋是“营垒式”的。我们刚才查了词典,“营垒”就是军营和它四周的围墙。第二点,他们房屋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我们平常见到的房子,是一排排并列在一起的,而客家人的房子,如橘瓣状排列,就是像橘子一样一瓣瓣地排列成一圈,这个形状书上的插图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三点,他们土楼围成的圆形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我们刚才看了关于“八卦”的注释,但是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八卦布局”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能给我们讲讲吗?
师:(拿出一张八卦布局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一张八卦布局图,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生:谢谢老师,我接着汇报。最后,我们发现客家民居的第四个特点,他们在分配房屋上非常平等,不分贫富与贵贱,每家人都能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这就是我们在合作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客家民居的特点。
生:我接着说。我们小组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客家民居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是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以及本民族文化分不开的。例如:第二自然段中讲到,“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这就是居住的环境对客家人建筑风格的影响。还有第三自然段写到“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第四自然段写到勤劳善良的客家先民在房屋的分配上,体现了他们团结、和睦、公正、公平的性格特点。我们觉得,正是生活的环境和特殊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客家先民如此独特的建筑风格。
师: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得非常认真和深入,对客家民居的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分工汇报也非常清晰。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听了你们小组的介绍,我们感受到,走进客家民居,就真是走进了客家的历史与生活,走进了客家的传统文化!
赏析: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的时间,认真与文本对话,梳理民居特色,体会文化内涵是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主线。让学生先分组读、议,再互相交流、补充,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说出“客家民居”的建筑特点,这样建筑的理由及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环环相扣,既有随机性又有条理性,既自然又水到渠成,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深入地了解了我国独特的民居文化,激发了他们探索祖国民俗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可谓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难点,提升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