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30 15:3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成就层出不穷。而科学精神是这些成果背后不可缺少的因素。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选编了《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梦圆在今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阐释。只有理解科学的精神,才能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只有张扬科学的精神,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探索求新、创造发明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本单元还是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五”和“回顾·拓展五”。
课题
内容简说
跨越百年的美丽
文章从居里夫人的“美丽”下笔,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这一问题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赞美她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更赞美了她的人格与精神。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挖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我最好的老师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用出乎意料的办法让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
1.会写19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分析、顽强、卓有成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科学精神,培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
4.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习作方法。
1.领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2.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2~3课时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
1~2课时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3课时
21
.《我最好的老师》
1~2课时……………………………………………………………
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五………………………………………………………………………………3~4课时
回顾·拓展五……………………………………………………………………………………
1~2课时
1.本组教材不仅内容感人,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闪光点。
2.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难点上给予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4.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联系居里夫人工作中的艰难和辛苦,工作中的态度和表现,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抓住句子的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教法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法上,我主要让学生交流资料,读中质疑,品读感悟,全班研讨等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倡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与居里夫人有关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2.学会“埃、伦”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并理解“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3.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1.齐读课题。2.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1.说说你对居里夫人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生字,将含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14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适当讲解:物理学、冶炼、溶解、沉淀等词。4.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1)难读字:“埃”应读āi,不读ài;“卓”应读成zhuō,不读zuō;“衔”的音节是xián。(2)易错字:“藤”的“”不要写成“水”;“誉”字上面的“兴”的最后一笔是捺;“衔”的中间部分是“钅”。(3)难字组词:碱,可以组成碱土、盐碱地;蚀,可以组成侵蚀、腐蚀、蚀本。(4)难理解的词语:侵蚀、荣誉。3.学生朗读课文。
2.读拼音写汉字。shùn
ténɡ

ɡuā(
)Fēn

wán
qiánɡ(


)3.形近字组词。4.把词语补充完整。人声(
)沸(
)然无声(
)有成效一如(
)往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旨。2.出示自学提纲。(1)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根据段落内容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课文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3.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再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而根据段落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整篇课文划分成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居里夫人的美丽形象和伟大的成就。(2)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居里夫人在艰苦的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科学精神。(3)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品格和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5.本文通过描写居里夫人人生旅途中的几个典型性的片段,由表及里地塑造了她从外表、人格、心灵到精神境界都具有的“
”的感人形象。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教师总结。2.布置作业:写一写本课的生字词。
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种形式地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指导朗读教学中,语言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齐读、小组读、赛读、挑战读等,使朗读不流于形式,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技能。在读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情感,做到不加字,不掉字,不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巩固字词。背诵喜欢的部分。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执着追求、勇于献身、淡泊名利的精神。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玩开火车游戏,巩固字词。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
1.开火车认读听写生字词。认真听,不会认的、认错的向其他同学请教。2.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同学加以补充。
6.填一填。这篇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了居里夫人
的场面;然后具体描写了;最后写了
,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二、分段品读,感受“美丽”。(用时: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纲。(1)指导学生自由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外在美的句子,并谈感受。(2)自由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哪些句子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在美?2.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语句。(1)理解“可能”一词。(2)提炼“镭”的过程说明了什么?(3)理解“烟熏火燎”的含义,感悟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4)你由“三年又九个月”想到了什么?“0.1克镭”有多大?(5)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6)居里夫人的坚定、刚毅、顽强、远大、执著的追求,具体体现在哪些语句中?(7)“人生意义”在文中指的是什么?(8)通过朗读来赞美居里夫人的高尚情操。(9)居里夫人的卓越成就有哪些?你想说些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的句子。2.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找出文中能够体现居里夫人“美丽”的句子,在小组内进行深入品读。3.学生理解关键语句。(1)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可能”一词说明了什么?)(2)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这说明了什么?)(3)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烟熏火燎”是什么意思?体会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不畏辛劳与危险的精神。)(4)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三年又九个月”说明了什么?“0.1克镭”有多大?)(5)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6)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找出能够体现她坚定、刚毅、顽强、执着追求的句子进行品读。)(7)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人生意义”指什么?)(8)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读了这段话,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读出自己的理解来。)(9)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卓越成就。)
7.在下列句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居里夫人(
)一生拥有过三克镭,(
)她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谋取利益。(2)(
)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
)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3)(
)说居里夫人有着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说她有着伟大的人格。8.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2)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9.读句子,谈谈你的体会。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用时:10分钟)
1.播放影片中居里夫人的感言。2.回读全文,谈谈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3.再谈对“美丽”的理解。
1.看居里夫人的感言,感受她伟大的人格。2.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照应问题。3.百年是虚指,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4.说说居里夫人的美丽给我们的启迪。
10.什么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布置作业: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在初读课文时主要是让学生自学自悟,找出“美丽”体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然后逐句逐层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居里夫人科学精神的美。在品读重点中,着重让学生感悟“人格”的美。我紧扣文章两个关键句,通过读、说、写的形式来体会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人格美。最后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写写自己的感言。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基本上能根据学情,把握重难点有序地来组织教学,达到预习的教学目标。但是重点语句感悟牵引太多,语文学习应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特的阅读体验。“教而后知不足”,课堂中还存在许多的缺憾。惟有自己不断的反思、学习、改进才会让自己的教学更实、更活。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片段
深度解读“美丽”,领悟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课题中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用“”画出来。
(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
生:(朗读)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课件出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教师再请两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请同学们注意加点的这些关键词,你怎样理解它们?
生:老师,我觉得第3自然段内容最能体现居里夫人的坚定、刚毅、顽强和远大、执著的人生追求。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探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找出具体的语句,做上标记,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教师随机指导。大约3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请先用心读一读你画下来的句子,再和同学们交流你的内心感受。
生:(朗读)“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我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居里夫人有着一颗敏感细腻、善于观察、发现的心灵。所以即便她不是发现镭的第一人,但最终却是她提炼出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值得我学习。
生:(有感情地朗读)“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让我特别震惊!这个词说明在这一吨的工业废渣中,还有没有镭出现的可能性。即便是这样,但他们夫妇俩还是毅然决然付诸行动,这正是坚定、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值得大家学习。
生:老师,我作一下补充!居里夫妇的工作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他们的心血全都白费了。从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
师:这更能说明他们有一种什么精神?
生:(齐答)执著追求!(教师板书)
(课件出示: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我从“一锅一锅”这个词语中体会到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有多么复杂、辛苦、劳累!她肯定会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我觉得这也能够证明她是一个刚毅的人!
师:非常好!
生:(有感情地朗读)我想“烟熏火燎”这个词说明了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默默的承受了无以计数的艰辛!如果没有坚定的人生信念,我想是很难做到的!
师:有了坚定的人生信念,任何的苦和累,在居里夫人眼里,都能战胜!
生:从“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我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常常有被烧伤的危险。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锅只能冶炼20千克,而且就这样一锅一锅的经过了许多次的提炼,才炼出镭。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什么?
生:这样的实验,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远大的目标和执著的追求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我太佩服居里夫人了,我想对居里夫人说:你真的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
生:我从“终日”一词中体会到了居里夫人一天天从早到晚都在做实验,说明她有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同学们,居里夫人提炼镭用了多长时间?
生:(齐答)三年又九个月!
(课件出示: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屋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师:三年又九个月啊!折算成天数那就是1300多天。假设他们一天工作10小时,那就是13000多个小时。
师:(师范读)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听老师读,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真是太不容易了!
师:(看词)“成吨”是多少?那0.1克镭是多少?你们猜猜?太多了,请关注你们的笔尖,笔尖上的一小点那么大就是0.1克。这在写法上叫什么?(对比)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了他们成功的喜悦。从“三年又九个月”体会到了实验过程的漫长而艰辛。
师:你们知道吗?要提炼笔尖这么大的0.1克镭,他们至少提炼了8吨以上的矿石残渣,也就是说至少要装满3个小四轮车。多么不容易啊,我想居里夫人的这份坚定、刚毅、顽强一定深深打动了你,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这几句话。
赏析: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只在她的外表,更在她孜孜以求、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教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独立阅读感受,给足学生朗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浓浓的文本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居里夫人这样的科学家的无限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