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我最好的老师
课题
我最好的老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我是轻分析,重感悟,紧紧抓住这篇文章的文眼,让学生自主阅读。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学习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权威”等词语。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学习重点
从一个具体的事例中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
1.学生谈自己心中最好的老师。2.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1.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阅读并思考提示中提出的问题。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3.指名反馈:“我”最好的老师是谁?(怀特森先生)4.提问:作者为什么觉得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呢?请你们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直接解答这一问题的语句。
1.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3.自读自悟。4.小组内交流。“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3.根据解释写词语。(1)形容因惊诧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2)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说话的样子。(
)(3)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
三、再读课文,析文明理。(用时:15分钟)
1.品味“怀特森先生教法”的真正用意。(1)自由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你怎样理解怀特森先生的话?怀特森先生的独特教学方法到底对我们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怀特森先生的敬意。(3)过渡:“我”更是对怀特森先生充满了无比的崇敬与感激!2.指导感悟怀特森先生的人格魅力。(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文中对“我”的动作及神态描写,想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为什么说怀特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1.学生进行集体探究活动。(1)怀特森先生为什么要向学生讲授错误的内容呢?(2)默读课文,找出揭露“猫猬兽事件”真相的段落,进行深入的研读。(3)你从怀特森先生的话中读懂了什么?2.全班交流:具备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的重要性。3.组内探究:怀特森先生的教学方法对他的学生产生了哪些有益的影响?(1)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进行独立思考。(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3)全班交流。(可以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品读)4.理解作者为什么称怀特森先生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谈谈自己的感受。
4.阅读课文并填空。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1)这段话中的“冒险”指的是
。(2)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
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
、不断
、不断
_________的过程。(3)画“
”句子的意思是什么?5.按课文内容填空。这是一种终生受益的教训,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10分钟)
1.探究文章的写法特点。2.课件出示:学完本课后,你一定对怀特森先生的教学方法深感钦佩,每个老师都有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色,请你采用文中的写法,写一篇作文——“我心中的好老师”。
1.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样的特点?(一事一议,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2.学生根据课件要求进行习作。(1)学生审题,构思习作内容。(2)尝试动笔习作。(3)自我修改习作。(4)组内互读。(5)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6.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本文的特点,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7.请你以“我心中的好老师”为题,仿文章的写法,进行一次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学习中,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在本节课中,最后的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事实上也是学生们对怀疑主义这一价值观是否真实有效建立的一个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片段
品读关键语句,倡导个性化朗读(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生:幽默风趣。
生:学识渊博。
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最好的老师》一文。看看作者心中的好老师标准是什么。(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我最好的老师。
师:带上感情你会读得更好。(生再次齐读课题)读过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生:我最好的老师是谁?
生:我最好的老师长得什么样?
生:我最好的老师是怎样教育我们的?
师:带着疑问,让我们用心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诵读课文)谁来谈一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说的是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在课堂上把错误的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考试都得零分,教育他的学生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作者认为他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师:你真会读书,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成了一句话。不过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话(出示: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指生)请你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真温柔。你还没有气炸。
(另一生读)
师:读得好!太令人气愤了。这算哪门子老师!一起来!(生齐读,非常气愤)
师:话出总有因。大家找找什么原因,为什么气炸?
生:所有人都得了个零分,谁受得了这么沉重的打击?
师:假如你在场,你会有何反应?
生:我也很气愤。
师:在课堂上把错误的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考试都得零分,哪有这种老师!可作者却称他为——(指课题)
生(齐):我最好的老师!
师:这是为什么呢?请到书中找找。(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生:“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师:请同学模仿怀特森先生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指生读)
师:严肃的语气,义正词严,你真是怀特森先生的知音。
师:(平静的语气里带着不可侵犯的威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真知,这是准则,你们怎能忽视?每个人都不应该忘记——(引读)
(生齐读)
师:既然如此,大可以直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呢?
生:他是为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
生:他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学生深深铭刻于心。
师:这种教育让所有孩子终生难忘,他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出示重点句)
生(齐读):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师:怀特森先生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他想的不是孩子的一时,而是孩子的一世。谁说他不是——(指课题)
生:最好的老师。
师:最好的老师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生:怀特森先生是告诉我们如果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生:他告诉我们不能只知道接受知识,也不要盲目地以为教材和老师就一定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我们来做个游戏。请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哦!
这里是老师最喜欢吃的苹果,大家闻一闻,看谁能最快速地闻到它的味道,并大声地告诉我。
(生沸腾)
师:其实老师拿的不是苹果,而是一个橙子。(用微笑代替语言)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游戏,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写法进行一次练笔,作为我们的课后作业,明天再交流。
赏析:教学中老师营造了一种民主、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赏识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适时、有效,教师的指导恰到好处。尤其在学生汇报这一环节,老师的“导”,引领学生一步步达成教学目标——怀特森先生的好具体表现在哪?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来”,使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