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拓展三(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口语交际·拓展三(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30 15:57:31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当众即席演讲的能力。
2.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要讲真话、吐真情、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态度自然大方。
3.口语交际中,要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向往,敢想敢说。还要耐心倾听、进行评价。培养良好的聆听和说话习惯。
4.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5.能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一篇记叙文《我的理想》。
【学习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使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学习难点】
1.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2.能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
【学前准备】
1.搜集有关演讲方面的资料。(老师)
2.搜集以“理解”为主题的名言警句。(学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老师已布置你们收集一些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听。
2.组织学生交流积累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3.这些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是否给同学们一点启示?同学们,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更应该及早立下自己的志向。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二、明确要求,自己准备。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从小树立目标十分重要。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板书:我的理想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组织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理想。
3.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理想。(老师随机提问)
三、小组交流。
1.同学们,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你们都有崇高的理想。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练习把自己的理想,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说出来。(板书: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2.小组交流、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组织各小组推荐上台交流的同学。
四、班级演讲。
1.大家都讲过以后,各小组推荐讲得好的同学,代表小组参加班级“我的理想”的演讲,要注意演讲的要求。
(出示小黑板:(1)吐音要字正腔圆,语气要刚柔相济。(2)情绪饱满,情感真挚,情趣盎然。(3)仪表端庄,笑容可掬,谦逊有礼。)
2.各组选手进行演讲,师生评议。
五、课堂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演讲,老师也不由得热血沸腾,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现在就请你把今天演讲的内容整理成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注意写清楚三方面内容:
1.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2.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
3.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六、作业:习作《我的理想》。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梦想起航。
1.教师:讲《丑小鸭》的故事,问丑小鸭的愿望是什么?(提示: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为什么?
2.教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有一位发明家,在他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手工制作课上,做出了一条怪模怪样的小板凳。还有一个人,他耳朵听不见,可是他却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们是怎样成为伟人的呢?老师告诉你们,因为他们不仅有理想,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上具有勇攀高峰的精神。今天,我们要来说说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板书:理想)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教材第63页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习作的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
(1)以《我的理想》为题。
(2)写清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诉说理想,放飞梦想。
1.教师: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也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从一句话中受到了启发……
2.让学生先小组互相说,再指名说。
(在学生说时指导说具体,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尤其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的变化来说。)
四、实现理想,勇攀高峰。
1.教师:“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容易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
教师归纳:理想中的敌人有:最大的敌人——自己,最多变的敌人——知识和能力的变化,看不见的敌人——社会环境。
2.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最大的敌人:耐心、毅力、信心。怎么克服它?
3.知识和能力的变化是什么?知识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多,困难也会越来越多——怎么去战胜它——关键是自己。
4.社会环境的变化是什么?陌生的环境,社会的吸引力,网吧、金钱、游戏等诱惑,怎么战胜它——还是靠自己。
5.教师小结: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靠的是自己。
五、范文引路,要点提示。
1.教师课件出示范文。
2.学生进行评析,并列提纲。
3.注意表达出自己真实感受。
六、学生进行创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自改自评。
1.教师出示学生所写的作文,留下修改的痕迹。学生说一说:
(1)老师修改了什么?
(2)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2.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3.用横线画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在班上展示读,其他同学倾听、评价。
二、互评互改。
1.同桌交换作文。
(1)用横线画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2)你认为对方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2.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三、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作文。
2.师生评议。
四、誊抄作文。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让我们一起去拜读它们。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交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事迹,能够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背诵《囚歌》。
3.阅读革命书籍,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学习重点】
交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在习作中学会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学前准备】
搜集叶挺将军的有关资料。(师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明确交流平台的目的。
(1)回忆本单元课文中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练习用简练的语言较全面地概述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述总结的能力。
(2)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文章的表达艺术,并尝试在习作训练中恰当地运用。
2.回顾学习本单元的收获。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进一步感受革命先辈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2)在老师引导下,具体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感受文章的表达艺术,并尝试在习作中恰当地运用。
二、日积月累。
1.明确“日积月累”的目的。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囚歌》,感受叶挺将军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体会革命先辈对敌人的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2)继续搜集一些经典的革命诗词,练习朗读并背诵,以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2.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叶挺(1896-1946),广东人。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并说“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叶挺早年就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被誉为“北伐名将”。抗战爆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发生皖南事变时,他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1946年3月重获自由。1946年4月8日从重庆飞返延安的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囚歌》是叶挺被囚禁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时,在牢房的墙壁上所书。深夜,叶挺面对囚室昏黄的灯光,回顾自己过去的革命历程,联系眼前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挥笔写下了这首感情炽烈、气势豪迈的《囚歌》,以表达自己要斗争到底的决心。《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对生命、自由和尊严之间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分量。
3.朗读《囚歌》,感受形象。(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掌握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之后联系时代背景,整体感知全诗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囚歌》的第一节中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情况表达了出来。在第二节中,诗人先直接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但绝不会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卑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表明他为了坚持真理,坚贞不屈的顽强斗志,为了革命事业,“头可断、血可流”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的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最后作者以革命者的凛然正气,慷慨激昂地说出“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气势豪迈,慷慨悲壮,反映出一位革命斗士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是生命最后辉煌的崇高境界,是作者向世人豪迈的真情告白,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在血与火的斗争考验面前,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的理想,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得到永生。他们的英名彪炳史册,永远让我们肃然起敬!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练习背诵。
5.继续搜集一些经典的革命诗歌,练习朗读并背诵,以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三、课外书屋。
1.明确“课外书屋”的目的。
(1)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亲近书籍,阅读书籍,与书为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
(2)通过阅读革命题材的经典名著,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教育,从而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2.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阅读一部优秀的佳作精品,令人震撼,令人陶醉。不仅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其中蕴含着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更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本单元课文的思想主题是“缅怀革命先辈”,所以在“课外书屋”这一栏目中,介绍、推荐的几本非常经典的革命题材小说。如《红岩》《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
在这些书中,你最了解哪本小说,哪个故事,哪个人物呢?老师建议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完整地读一本你喜爱的书,以进一步感受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体会他们的崇高品德。
为了提高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要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之中,加深理解,并把感人的精彩段落和妙词佳句抄写下来,认真地做好读书笔记,以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过一段时间,老师准备召开一次班级读书会,交流大家的读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