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夜的工作(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一夜的工作(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30 15:5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一夜的工作
课题
一夜的工作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一夜的工作》一文,语言朴实无华,内容真实感人,表达的情感真挚强烈。本设计以情感为主线,围绕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细节中感受总理的高贵品质。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开启情感;初读感知,激发情感;精读感悟,体味情感;深情朗读,抒发情感;课外拓展,延伸情感”等环节,使学生和作者、文本的情感融为一体,感悟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同时,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周总理生前的事迹以及相关的资料、名言、图片等。(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
从周总理一夜工作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用时:5分钟)
1.组织学生观看总理工作照片,说说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2.导入: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何其芳同志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3.读课题交流:“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读书感受?”“你还收集了哪些资料?”
1.学生说说对周总理的了解,交流搜集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2.齐读课题。3.学生交流读书感受。
1.讲一讲你对周总理的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激发情感。(用时:15分钟)
1.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新词。3.引导学生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4.启发学生思考:初读了课文,你对周总理有了哪些新的了解?5.引导学生概括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几段学习?教师相机补充。
1.交流:生活简朴、工作劳苦。2.读课文,了解周总理。3.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描述让你深受感动,把相关的语句画上横线。4.理清层次,归纳段意。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夜的工作》节选自作家__________的《回忆周恩来同志》。课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工作劳苦”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的具体事例,“生活简朴”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的具体事例来表现。
三、再读课文,体味情感。(用时:15分钟)
1.启发学生体会周总理简朴的生活。2.再读重点句,学生评价。3.引导学生想象:当作者何其芳看到总理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夜宵时,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4.教师过渡:总理简朴生活作风让我们感动,总理不辞辛劳的工作精神也让我们敬佩。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总理的工作情况。5.教师引导交流、体会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的心情。
1.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从文中找依据。2.学生讨论交流:当作者带着无尽的遐想走进总理的办公室,亲眼看到的是什么情景呢?找出相应句子交流汇报。(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3.交流其他体现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4.学生讨论交流作者当时的心情,并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感情。5.学生找出表现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认真读一读,重点抓住总理的动作、神态来理解、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
3.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一(
)文件一(
)台灯两(
)绿茶两(
)转椅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课后拓展: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伟人之初——周恩来》、《共和国风云录》。2.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召开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会。
5.此时此刻,你想对周总理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恩来总理人格伟岸,品质崇高,深受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样优秀的总理的品质岂是一篇文章能包容的。所以课外资料的收集,教师情感的投入,感情的激发,将直接赋予课堂不同的色彩。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读书、争议,以读促思,充分领悟课文语言的丰富内涵。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体验,巧妙设问,“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读书感受?”“你还收集了哪些资料?”教师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体会,把课内课外知识相融合,学生读中悟情,真切体会到周总理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成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段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教学重点)
师:假如让你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总理的生活,你想用哪个词?
生:极其简单。
师:请把“极其简单”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简单”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上“极其”呢?请大家再读句子。
生:因为周总理办公室内的陈设还比不上普通的人家,所以作者在“简单”前加上了“极其”。
师:“普通的人家”是指什么人,而你现在见到的是谁的办公室?
生:普通的人家就是一般的人家,就是平民百姓的家。而我见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陈设只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还是小的,台灯也只有一盏。
生:总理的办公室很高大,而且是宫殿式的,但里面的办公用具却少得可怜,真的是“极其简单”。
师:“高大的”“宫殿式的”,请大家注意这两个词,再读读句子,你想到了什么?
生:“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非常豪华的,里面的陈设也应该是很高档的,但没想到里面的陈设非常非常的简单。
生:今天这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总理的办公室,过去也许是一位大人物住的。
师:这屋原来的主人,比皇帝还要大,想知道吗?我来告诉大家: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摄政王,什么是摄政王?就是专门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够大的了吧!你想想当时这屋里会有些什么?
生:可能会有许多珠宝玉器、名人字画。
生:会有琳琅满目的古董文物、金银器皿。
师:大家说得真好,会有的,肯定会有的。但是这间曾是如此金碧辉煌的屋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见到——(生读句)。
师:总理的办公室里有名人字画吗?有珠宝玉器吗?有金银器皿吗?……(生逐一答:“没有”)是呀,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总理的办公室里只有——(生:“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只有——(生:“两把小转椅”),只有——(生:“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之前能不加上“极其”吗?让我们一起再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生读句)。
师:你能给“极其”换个词吗?
生:非常。(师:不够)
生:特别。(师:还不够)
生:十分。(师:更不够)
生:超级。
师:能换吗?(生:不能)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总理办公室陈设的“极其简单”——(生读句)。
师:现在这屋子的主人是谁?(生:总理)是呀,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啊,他的权力大不大?(生:大)他的工作担子重不重?(生:重)但是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竟然看到的只是——(生读句),请你告诉人们,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看见了——(生读句)。
师:简单吗?
生:简单。
生:极其简单。
师:在极其简单的背后,你感受到极其不简单的是什么?在你内心深处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以这样的情感将你所见到的总理办公室大声地告诉自己、告诉世界——(生读句)。
师:同学们,总理的一夜看似极其简单,其实极其不简单的地方还有很多。让我们再次走进总理的一夜,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赏析: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片断,真的“极其不简单”。小学语文是感性的,强调情意浓浓,需要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的、深层的情感交流。老师在课上自始至终充满着激情,言谈举止,动人心弦,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老师被文本感动着,也被学生感动着,同时老师也在感染着在场的学生,真情在课堂上流淌,生命在教学中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