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说 课(第一课时)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本节课能引起学生质疑的内容
三、情境创设
四、教学流程
五、评价设计
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描述发酵现象,说出发酵作用
的原理。
2.通过自主学习,说出生活中常见发酵食品用到
的细菌或真菌。
3.尝试制作米酒,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
作用。
4.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总结制作米酒成败的原
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描述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并能辩
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
有有利的一面。二、本节课能引起学生质疑的内容1.创设两瓶牛奶不同命运的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创设教师所带来的食品是利用哪些细菌和真菌的发酵制作出来的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利用实物进行展示又可以为枯燥的记忆增添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创设品尝米酒,交流制作方法的生活情境,使平淡的课堂学习变得充满活力,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在交流学习中解决疑惑。 三、情境创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通过演示实验,建构发酵概念
(三)自主学习——发酵食品用到的细菌或真菌
(四)品尝米酒心得交流
(五)小组合作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堂检测
四、教学流程五、评价设计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一课时)
一、发 酵 现 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发酵原理二氧化碳酒精蔗糖酵母菌中的酶葡萄糖无氧++能量有氧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二、发酵食品自主学习
要求: 根据课本84页-85页内容提示,说
出老师所带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
所用到的细菌和真菌,并进行归
类。
3分钟后上台展示限时5分钟小组合作1.组内交换品尝米酒
2.交流制作方法、步骤1.将糯米淘浸泡一昼夜后洗干净。
2.将糯米蒸熟,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的时候,放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撒在糯米上,迅速搅拌,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5.将容器放到温暖的地方3-4天,在此期间尽量少打开容器。米酒的制作步骤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是演示发酵现象,由于发酵需要温暖的环境,若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示,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看到明显现象,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因此,我在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了一个剪辑过的视频来代替现场演示。当学生看到视频中的老师感到既惊讶又亲切,一定程度上调动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直观地感受到酵母菌使食品发生的变化。再通过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闻气味、问题追问等方式逐步让学生顺利完成构建发酵概念的学习目标。教学反思 第二环节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如果单纯地布置学习任务不做时间限制和展示要求,很容易出现学生对待任务散漫的情况。因此,教师要求限时上台展示,并且不只一位学生展示,来激励还没有达标的学生快速记忆,完成识记学习任务。同时,实物展示使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为枯燥的记忆增添一些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反思 第三环节是制作米酒,用课堂时间制作米酒是不容易操作的,讲完课后再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制作米酒是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对本节课的学习没有太多的促进作用。课前制作米酒,体验发酵技术,再品尝、合作交流制作步骤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对制作过程了熟于胸,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每步的设计意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学反思 实际教学过程也有一些遗憾,教师自身教学语言需要再严谨一些;教学设计在细节方面还要再完善一下,尽量避免出现小失误;还有课堂生成的东西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