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共3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教学课件(共3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3-30 15:20:11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目的和要求】  安装直流电动机的模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仪器和器材】 小型电动机模型(J2418型),学生电源(J1202型或J1202-1型),滑动变阻器(J2354型),单刀开关(J2352型),钳子,改锥,导线若干。J2418型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所示.定子由永磁铁和极靴(极掌)组成;另外还附有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由一个绕在胶木骨架上的绝缘线圈所组成。转子由装于同一轴上的电枢和换向器两部分组成。电枢是一个绕在转轴中间装有铁心的线圈,电枢线圈的两根引线分别焊接在换向器的两个半圆形铜环上。转轴两端各有一个铁支架作轴承,整个模型安装在一块胶木板上. 【实验方法】 1.按组装图装好直流电动机模型。接上电源,观察转子是否正常转动,并记下转子的转向.
2.改变电流方向,观察转子的转向有何变化.然后对调两个磁极再观察转子转动方向有何变化.
3.改变电流方向并同时对调两个磁极,观察转子转向是否改变.
4.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当移动滑片改变通过线圈的电流强度时,观察转子转速有什么变化.总结:
  ①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应该怎么办?
  ②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应该怎么办?
5.把永磁铁换成电磁铁,重复以上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轴架时要紧固,并使两轴架平面平行,尽量减小轴与轴架之间的摩擦力,有毛刺时用细砂纸打磨光滑,也可滴些润滑油。
2.安装轴架,用力勿猛,防止弯曲。
3.换向器与电刷的接触松紧要适当,太紧则不易转动,太松则接触不良。如果电刷与换向器上有锈蚀,可用砂纸轻轻磨掉。
4.组装完毕,用手轻轻转动一下转轴,看着转动是否灵活,再接通电路。
5.若通电后电枢不转动,可用手拨动转子。如果仍不转动,应立即断开电源,检查接线有无松动或短路。因短路造成电动机停转时电流很大,将使电池消耗很快。【参考资料】 如果有的学校没有J2418型直流电动机模型供学生实验,可自制一种简单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制作方法如下:1.定子的制作:将长11厘米,宽2厘米,厚2毫米的铁片弯成图的形状,用它来作极靴.用木螺钉将其固定在一块五合板底座上.固定时上部相距2厘米左右,以刚好能放入舌簧扬声器上的圆柱状永磁铁为宜. 2.电枢的制作:取厚1毫米的白铁皮制成如图所示的电枢铁心.用直径4毫米、长8厘米的直铁丝作转轴,把电枢铁心固定在转轴的中间位置。在电枢铁心上垫两层牛皮纸,再用24-28号的漆包线密绕3-4层线圈.注意两边所绕匝数应相等,否则失去平衡,转动不稳,并在绕线时始终保持同一方向.3.换向器的制作:先用2厘米长的塑料管(或橡皮管)套在转轴上,一端紧挨电枢.再把长1厘米左右,宽度比塑料套管周长一半稍窄的两块铜片弯成半圆弧形做换向器(参看图),用两条皮筋把换向器紧固在塑料套管上,应注意不要使两铜片接触,也不要使铜片与轴接触,两铜片的间隔应相等。再把转子线圈两端引线分别焊接在两铜片的边上.
转子全部制成后,装在用铁皮制成的支架上.支架上的轴孔应圆滑无毛刺,孔径略大于转轴直径.4.用两块弹性较好的铜皮或铁皮做两个电刷,将它们固定在底座上,并使它们分别与换向器的两个半圆片保持良好接触.如果接触不良,可用一条橡皮筋将两电刷拴住,并保持适当的拉力.
直流电动机模型制成以后,用手轻轻抢动转轴,看看转动是否灵活,通电后不转时可用手拨动一下.【思考题】 1.在直流电动机模型中,注意观察换向器的位置,想一想,如果把它的位置转过90°,接上电源能否转动?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使转子连续转动,当将其转动90°后,则起不到上述作用了。【思考题】 2.在上边实验中,把永磁铁换成电磁铁,若激磁线圈与电刷并联,合用一个电源,当改变电源正负接线时,转子转向是否会改变?为什么?试一试.
  提示:不会.因为激磁线圈中电流与转子线圈电流同时改变,即磁力线方向与导体电流方向同时改变,用左手定则判断可以知道转动方向不会改变.再见课件14张PPT。信息与信息传播什么叫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信息的传递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
语言、手势、表情、颜色、符号、图像等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诞生。语言的产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信息技术革命,其意义不亚于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和人工取火。
人类会说话使知识的传播成为可能.信息传播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诞生。
为了长期存储信息,如记数、记事等,就要创造一些符号代表语言,经过多少年代的发展,这些符号逐渐演变成文字,并固定了下来。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诞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技术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思维模式的两次质变:文字和印刷术的出现引发了思维模式的两次质变:文字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交流活动中,不仅扩展了交流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印刷术使印刷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磁波的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
代,其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电子媒介打破了传统文化条件的限制.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语言的诞生文字的诞生印刷术的诞生电磁波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风筝邮、以邮行与以次行 。 莫尔斯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19世纪70年代的电报机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设计:利用物理书中实验器材设计 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发电报活动
这种有线电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请设想一下应该怎样传播信息才更加合理? 制作(连接电路)操作记住电码(用点和划表示数据)与对方约定密码发一简单“电报”给对方,看其是否正确“翻译”出你表达的内容评价分析有线电报的优缺点设想更合理的信息传播方式谢谢课件17张PPT。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现代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络移动通信信息高速公路2大支柱: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1)原理:利用微波传递信号(2)构成:通信卫星和通信地面站(3)优点:覆盖面大通信距离长不受环境限制(4)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山区的抢险救灾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赤道平面上2.高度一定:3.6*107m3.自西向东4.周期24h至少3颗缺点:造价较高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延迟保密性不好光纤通信:(1)原理: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光导纤维(光纤):能够传输光信号的极其纤细的物质光缆:多根光纤制成的激光信号的传输线光纤如何传输光信号?多次光的反射光纤通信的优点:(1)通信容量极大(2)不会受外界地磁场的干扰(3)不怕潮湿、不怕腐蚀、线路能量损失较小缺点:(1)架设线路受地理条件限制(2)光纤易被拉断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全球性网络用途: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网上冲浪:未来的通信:传递信息所用电磁波的频率越来越高。
相同时间内可传递的信息就越多,信息之路就越宽!谢谢课件15张PPT。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一、能源概念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就叫能源。
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和货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需要能量,生活中烧饭、取暖、照明等也需要能量。
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是通过不同的能源提供的。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上的能源是否是无尽的呢?我们的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能源呢?  火的利用--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人类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二、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化石能源的利用--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热值更高的煤。  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这三种能源是当今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电能的利用核能发电的原理核能的发现核能发电的利弊能源分类污染型能源和清洁型能源:(1)污染型能源:包括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2)清洁型能源:包括水力、电力、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常规能源 :例:煤炭、石油、天然气 新型能源: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课堂练习1、青藏地区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是(  )C2、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该能源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优点是 (说出一点即可).答案为:可再生;清洁无污染.3、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谢谢课件14张PPT。核能可怕的核武器“小男孩”装填了64公斤铀,只有0.7公斤发生裂变,而其中,只有600毫克被转换为能量──爆炸产生的能量在地面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周围数英里陷入一片火海,巨大的冲击波将广岛夷为平地,所有生物均遭到致命的核辐射。核能原子结构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一旦原子核发生变化,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核能。 获得核能的方法裂变聚变裂变1934~1938年间,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235,使其裂变成两个质量大致相等的两个原子核,同时释放出2~3个新的中子。裂变在裂变中,是不是要不断地从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
核能的应用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的优缺点:优点:1.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2.核电站不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比火力发电站小得多。3.从长远看,核能发电成本低于火力发电。缺点:现在世界上运行的核电站 都是通过受控裂变释放的能量发电的,但是,核裂变使用的核燃料储量非常有限,开采成本高,存在着临界事故和放射性物质泄露等潜在问题,且核裂变所生成的核废料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讨论:
核电站运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变提供的,核能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你认可这个观点吗?核能的应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请说说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获得核能有哪些途径?
4.重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
谢谢课件16张PPT。太阳能太阳能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阅读课本中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地球距离太阳有多远?
2.太阳有多大?
3.太阳有多热?
4.太阳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5.太阳的年龄是多少?它还能燃烧多少年?
太阳距地球约1.5×108km;太阳的直径约是地球的110倍,它的质量约是地球的33万倍;太阳表面的温度约6000℃,内核的温度高达1.5×107℃;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太阳像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它已经燃烧了近50亿年,它还能再燃烧约50亿年。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的能量库,它每秒向外辐射的总能量高达3.74×1026J,相当于每秒钟燃烧1.28×1026t的标准煤。但从太阳发射出来的总能量中,到达地球的太阳能只是太阳向外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但即使射向地球的太阳能也不能完全照射到人类经常居住和生活的地区。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你能说说风能、化石能源等能源的形成过程吗?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人类所使用的能源都是来自于太阳吗?
人类使用的能源中除地热能、潮汐能、核能以外的所有能源几乎都来自于太阳。
如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化石能源等,其实都是间接地利用太阳能。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的利用你能对这些太阳能的利用进行分类吗?太阳能利用的途径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利用讨论:太阳能使用的优点和缺点优点: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能环保
能量易获取
分布范围广
可持续性强
安全可靠……太阳能的利用缺点:
受地理位置、天气影响较大
能源分布较散,单位面积功率较小
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为什么说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3.太阳能利用有哪些途径?
课堂反馈1、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2、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D3、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时释放出的核能.答案为:电;聚变.再见课件16张PPT。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你能说出下面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认识能量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你还能举出一些你认为发生了能量转化的例子吗?请说出你认为发生的能量转化。想想做做一、能量的转化各种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光能转化为电能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各种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转化尝试一下,按图中给出的实例,你能做些补充吗?  (1)拿一个弹力小球由手中释放,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2)结合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想一想,为什么它的高
度会逐渐降低?是
否丢失了能量?减
少的机械能到哪去
了?二、能量守恒定律做做议议   大量事实表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二、能量守恒定律  1.滑冰滑梯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吗?讨 论  2.有人曾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永动机。  这种机器有可能制成吗? 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讨 论  1.一支向高空瞄准的步枪,扣动扳机后射出一颗子弹,子弹没有击中目标,最后 下落陷在土地中。请你说出以上过程中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火药的化学能燃气的内能子弹的机械能空气、土地的内能  2.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具体说明以下效率的意义。
  ● 某太阳能电池工作时的效率是16%
  ● 某电动机工作的效率是83%
  ● 某锂电池充电时效率是99%
  ● 某柴油机工作的效率是35%
  ● 某电热水器工作的效率是87%   太阳能电池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能量的16%转化为电能。  3.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内能的转移的是( )
A.用电灯照明
B.光合作用
C.用暖水袋取暖
D.天然气的燃烧 C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高速行驶的汽车爆胎是很危险的,从能量角度来看,是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D.滑冰时冰刀与冰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一道痕迹,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谢谢课件20张PPT。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工人利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解:W有=Gh=400N×2m=800J W总=FS=250N×2m×2=1000Jη= W有/W总=800J/1000J=80% (1)白炽灯工作时的能量的转化情况一、能量的转化与效率(2)小轿车工作时的能量的转化情况(3)白炽灯的效率能量的转化与效率×100%×100%= 10%×100%= 15%地热发电风 力 发 电氢能摩托车水电站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面临着两个严俊的问题:一、是化石燃料的蕴藏量有限,社会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导致能源资源的枯竭。二、是大量化石燃料的生产和消费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1.能源利用有负效应,环境保护要加强.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3.积极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评价示例能量的转化效率等于输出的有用能量在输入的总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1:如图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B2、乌鲁木齐是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每年的10月15日至次年的4月15日,在长达半年的采暖期内,遍布乌市城区和郊区的成千上万台大大小小的锅炉,便同时炉火升腾,每年都要烧掉800万吨煤炭,向天空排放出6万多吨烟尘,9万多吨二氧化硫……分摊到首府200万市民,每人可得到3公斤烟尘、4.5公斤二氧化硫等来自空中的“礼物”,再加上近万辆出租车、公交车排出的尾气……,为此市政府和环保部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出台了许多政策,假如你是环保小卫士:你会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改善这种状况?还首府一片蓝天.(至少答二种)解: (1)提高锅炉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 (2)集中供暖,减小污染; (3)加强消烟除尘设备的改进; (4)推广使用气、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5)多种树、种草,改善环境. 3、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持伞,没有了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设想一个,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及实例中,哪些现象将不再发生(不限定学科,写出三个现象)解:如果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燃烧现象不再发生,植物光合作用不再发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不再发生、人类无法存活等;故答案为:如燃烧现象不再发生,植物光合作用不再发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不再发生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