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选择题
1.生物的性状不包括( )
A.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征
C.染色体上的基因
D.生物的行为方式
2.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有的人天生金发
B.有的茶树开红花
C.有的玉米是甜的
D.有的石头是红颜色的
3.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4.新疆马奶子葡萄含糖量高,甜度大.新疆马奶子葡萄在山东省扦插繁殖的后代结出的果实甜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发生了变化
B.葡萄的甜度只受基因控制
C.葡萄的甜度只受环境的影响
D.葡萄的甜度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转基因超级鼠培育的成功能够说明( )
A.生物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控制生物的基因
C.转基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D.生物的基因和生物的性状相互影响
6.2013年以来,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和科普作家方舟子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引起了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以下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
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就会遗传给后代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
A.减少任意一半
B.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C.增加一倍
D.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8.如图中精子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B.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是一定的
C.染色体中的DNA能够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10.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11.人类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H或h表示).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 )
A.HH、hh、25%
B.Hh、Hh、25%
C.HH、hh、75%
D.Hh、Hh、75%
12.色盲病是一种色觉缺陷病.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正常基因B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右图是一家三口遗传图谱,则孩子(3号)和孩子母亲(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BY XBXB
B.XBY XBXb
C.XbY XbXb
D.XbY XBXb
13.下面的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父母与子女
B.孪生兄妹
C.姑姑和侄女
D.舅舅与外甥
14.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15.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现有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不能卷舌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能卷舌是隐性性状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
C.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D.若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女孩
16.下列有关人体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B.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
C.体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
D.生男生女是由女性决定的
17.综合史料,科学家分析男性特有的染色体,确定了曹操的部分嫡系后人,该染色体是( )
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常染色体
D.任意染色体
18.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中现象属于( )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环境影响
19.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
A.属于可遗传变异
B.属于不遗传变异
C.没有DNA结构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2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D.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二、非选择题
21.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还是该海域的顶级消费者,它捕食章鱼,二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
(1)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 的多样性.
(2)金枪鱼的呼吸效率高,它的呼吸器官是 .
(3)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 性状,这些性状都是有 控制的.
(4)请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5)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22.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初二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二)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三)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 (填等量或过量)B料.
(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填有或无)影响.
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填有或无)影响.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
(2)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3)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 ,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23.如图为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染色体位于细胞的[3] 中,它是由 和 组成的.其中,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那么这一对染色体的来源是 .
(3)图中A和A、B和b分别表示一对基因.由图示可知: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 上.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 表现.
24.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将两株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控制的传份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豌豆茎的高矮,统计数据,其结构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 .其中,显性性状是 .若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子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
(2)让子代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高茎豌豆的概率是 .
(3)将同一株矮茎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
25.小梁对自己家庭三代人眼睑的遗传进行了调查,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如下表,并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控制眼睑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打“√”表示具有该性状).
家庭成员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叔叔
小梁
姨妈
性状表现
双眼皮
√
√
√
√
√
√
?
单眼皮
√
√
(1)外祖父、外祖母均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由表中信息可判断,双眼皮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小梁的基因组成为 ,表中单眼皮家庭成员的基因组成有 种类型.
(4)小梁从未见过面的姨妈即将回国,你认为他姨妈眼睑表现为 的可能性更大.
(5)右图为小梁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则小梁的性别为 .
(6)小梁在一次车祸中脸部受伤,经治疗整容后,他的眼睑性状变成了单眼皮,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 的影响.
(7)小梁婶婶的家庭有遗传病史,婶婶和叔叔准备生育小孩,请你给他们提出一条优生的建议: .
26.某班学生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他们做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
(3)探究过程:
a.全班同学分成8组
b.在甲纸盒中装入100粒白围棋,在乙纸盒中装入黑、白围棋各50粒,分别摇匀
c.分别从甲、乙两盒中随机各取一粒围棋,组合在一起,并在表格中记录两围棋的组合情况(一黑一白组合用A表示,两粒白围棋组合用B表示).然后将围棋分别放回原纸盒,摇匀.
d.重复c步骤20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类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A(黑白)
11
8
9
12
10
7
12
10
B(白白)
9
12
11
8
10
13
8
10
(4)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其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 .
(5)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对于以上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其数据处理结果是男女比例为 .
(6)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27.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用“>”和图中字母简要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
(2)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 存在的,DNA分子也是 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 ,它也是 存在的.
(3)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B表示的结构是 ,C表示的结构是 .
(4)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控制人类各种性状如有无耳垂等的是 .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却大大降低.
(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 .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育种,而后者是
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的改变.
7.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生物的性状不包括( )
A.形态结构特征
B.生物的生理特征
C.染色体上的基因
D.生物的行为方式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性状的定义.解答此题只要掌握什么是性状并能举例即可.
【解答】解: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故选C
2.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有的人天生金发
B.有的茶树开红花
C.有的玉米是甜的
D.有的石头是红颜色的
【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小麦的株高,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猎豹的快速奔跑、大雁南飞属于动物的行为方式.
【解答】解:A、有的人天生金发,属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属于性状,不正确;
B、茶树开红花,属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属于性状,不正确;
C、有的玉米是甜的,属于生物体的生理特征,属于性状,不正确;
D、形状是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石头不属于生物,正确.
故选:D.
3.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解: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⑥番茄和牡丹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C.
4.新疆马奶子葡萄含糖量高,甜度大.新疆马奶子葡萄在山东省扦插繁殖的后代结出的果实甜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发生了变化
B.葡萄的甜度只受基因控制
C.葡萄的甜度只受环境的影响
D.葡萄的甜度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同品种的葡萄甜度不同,是因为基因不同,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解答】解:新疆马奶子葡萄在山东扦插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其基因没有改变,但甜度降低,说明性状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葡萄的甜度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D
5.转基因超级鼠培育的成功能够说明( )
A.生物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控制生物的基因
C.转基因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D.生物的基因和生物的性状相互影响
【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解答该题要了解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从而从中得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解答】解:转基因超级鼠的培育过程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和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由含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是超级鼠,而由未转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的是普通鼠;由此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故选:A
6.2013年以来,原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和科普作家方舟子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引起了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以下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
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D.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就会遗传给后代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基因位于DNA上,据此解答.
【解答】解:A、基因位于DNA上,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
B、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培育很多农作物新品种,如矮杆水稻,B正确;
C、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它们的基因都不同,C错误;
D、如果由于外部因素导致基因改变,这一改变的基因有可能不会遗传给后代,一般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D错误.
故选:B.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
A.减少任意一半
B.数目始终保持不变
C.增加一倍
D.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此题考查生殖过程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中染色体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解答】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
故选:D.
8.如图中精子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解答】解:据图可见:该男性的基因是AA,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精子中含有一条具有基因A的染色体.
故选:B
9.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
B.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数目是一定的
C.染色体中的DNA能够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D.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染色体的知识.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染色体中的蛋白质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叙述是错误的.
【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可见,选项D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D.
10.孟德尔用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圆粒和皱粒性状是由基因控制
B.圆粒相对于皱粒是显性性状
C.亲代控制皱粒的基因没有传递给子一代
D.子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
【解答】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A正确;
B、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没有出现皱粒豌豆,说明皱粒是隐性性状,圆粒是显性性状,B正确;
C、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圆粒豌豆杂交后培育的子代,其基因组成是Aa,控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是控制皱粒的基因在子代中未消失,仍能传递给子一代,C错误;
D、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种子都是圆粒,其基因组成是Aa,将子一代种下去后自花传粉,获得二代种子中有圆粒和皱粒,如图:D正确.
故选:C.
11.人类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H或h表示).一对夫妇都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试推断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 )
A.HH、hh、25%
B.Hh、Hh、25%
C.HH、hh、75%
D.Hh、Hh、7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解答】解:由“现有一对夫妇均能卷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可知:父母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Hh,他们生的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hh,如图所示: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及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几率75%.
故选:D
12.色盲病是一种色觉缺陷病.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正常基因B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右图是一家三口遗传图谱,则孩子(3号)和孩子母亲(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 )
A.XBY XBXB
B.XBY XBXb
C.XbY XbXb
D.XbY XBXb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色盲基因b是隐性基因,正常基因B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女性是色盲的基因组成是XbXb,色盲携带者的基因组成是XBXb,色觉正常的基因组成是XBXB;男性色觉正常的基因组成是XBY,色盲的基因组成是XbY.
【解答】解:男性色盲的基因组成是XbY,其中Xb一定来自母亲,因此孩子母亲(2号)女性正常的基因为XBXb,孩子父亲(1号)男性正常的基因为XBY,其遗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孩子(3号)和孩子母亲(2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
故选:D
13.下面的关系中,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
A.父母与子女
B.孪生兄妹
C.姑姑和侄女
D.舅舅与外甥
【考点】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分析】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近亲结婚会使后代得遗传病的几率增大.
【解答】解: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生育的子女得遗传病的机会越多.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表兄妹或表姐弟结婚,生育的后代出现遗传病机率高.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直系血亲是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如爷爷与孙子是直系血亲.旁系血亲是指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亲属.如,自己与兄弟姐妹及其伯叔姑、姨舅之间就属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
(
外祖
)
父母的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指:伯、叔、姑、舅、姨、侄子
(
女
)、外甥、外甥女、堂兄弟姐妹、姑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等.我国婚姻法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通婚.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4.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某一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时,生物就表现为显性性状.
【解答】解: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只有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全部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A、表现的都是显性性状,符合题意.
B、表现的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不符合题意.
C、表现的不是同一个性状,不符题意.
D、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隐性基因用a表示),现有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不能卷舌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能卷舌是隐性性状
B.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
C.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D.若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女孩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出了不能卷舌的孩子,说明能卷舌是显性性状,不能卷舌是隐性性状,A错误;
B、因为不能卷舌的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而这对基因由夫妇双方各提供一个,这对夫妇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是Aa,如图所示: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能卷舌的占75%,B错误.
C、由B选项解答可知这对夫妇控制能否卷舌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C正确.
D、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D错误.
故选:C
16.下列有关人体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B.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
C.体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
D.生男生女是由女性决定的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A、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出生的孩子中,男孩和女孩数量相(比大致1:1),A正确;
B、男子能产生2种精子,一种是含有X的精子,一种是含有Y的精子.因此?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X或Y,B错误;
C、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性染色体要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男性形成两种生殖细胞,分别是含X的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的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含X的性染色体的卵细胞.
所以体细胞、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C错误;
D、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D错误.
故选:A
17.综合史料,科学家分析男性特有的染色体,确定了曹操的部分嫡系后人,该染色体是( )
A.X染色体
B.Y染色体
C.常染色体
D.任意染色体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解: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含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染色体.
故选:B
18.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中现象属于( )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环境影响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称为进化;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反映了生物的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的差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性状的表现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故选:C
19.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果型大、产量高、品质好的太空椒,这种变异( )
A.属于可遗传变异
B.属于不遗传变异
C.没有DNA结构的改变
D.水肥不会影响产量
【考点】生物的变异.
【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解答】解: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成太空椒.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2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C.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D.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A正确.
B、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如果环境变化,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就是可遗传的变异.如果单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未改变的变异,就是不可遗传的变异.因此B选项错误.
C、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C正确.
D、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该选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还是该海域的顶级消费者,它捕食章鱼,二章鱼所捕食的小鱼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
(1)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 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
(2)金枪鱼的呼吸效率高,它的呼吸器官是 鳃 .
(3)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 相对 性状,这些性状都是有 基因 控制的.
(4)请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 .
(5)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金枪鱼 .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生物的多样性、鱼类的主要特征、性状及相对性状、食物链、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的传递特点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金枪鱼生活在水中,属于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4)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资料内容,题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
(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这条食物链中,金枪鱼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铅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2)鳃;(3)相对;基因;(4)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5)金枪鱼.
22.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初二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二)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三)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 等量 (填等量或过量)B料.
(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有 (填有或无)影响.
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 无 (填有或无)影响.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你的假设是: 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
(2)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对照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是否是转基因植物油 .
(3)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 偶然性 ,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实验的原则:设置对照组;变量具有唯一性;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二)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三)实验过程:
(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2)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3)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等量B料,确保变量具有唯一性.
(4)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有影响.
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
(四)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你的假设是: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2)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实验变量为是否是转基因植物油.
(3)该实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故答案为:(3)等量;
(5)①有;②无;
(四)(1)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2)对照;是否是转基因植物油;
(3)偶然性.
23.如图为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染色体位于细胞的[3] 细胞核 中,它是由 DNA 和 蛋白质 组成的.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那么这一对染色体的来源是 父母双方 .
(3)图中A和A、B和b分别表示一对基因.由图示可知: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 染色体 上.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 性状 表现.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为: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解答】解:由图可知:1为细胞膜、2为细胞质、3为细胞核、4为染色体.
(1)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状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2)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受精卵中的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因此如果该图表示的是人体细胞,那么这一对染色体的来源是父母双方.
(3)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故答案为:(1)3
细胞核
DNA
蛋白质
DNA
(2)父母双方
(3)染色体
(4)DNA
性状
24.豌豆是研究植物性状遗传的常用实验材料,将两株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控制的传份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子代豌豆茎的高矮,统计数据,其结构比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 相对性状 .其中,显性性状是 高茎 .若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则子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BB或Bb .
(2)让子代的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出现高茎豌豆的概率是 0 .
(3)将同一株矮茎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不遗传的变异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就是一对相对性状;在子一代中没有出现矮茎豌豆,说明矮茎是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子一代豌豆的基因组成分别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提供;当基因组成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用B表示控制高茎豌豆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矮茎豌豆的基因,则孟德尔的实验可用如图表示:
根据遗传图可知:则子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相比,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形性状,若矮茎bb杂交后,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因此后代全是矮茎,后代出现高茎豌豆的概率是0.
(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一株矮茎豌豆所结籽粒,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中,前者的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性状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高茎;BB或Bb
(2)0;
(3)不遗传的变异
25.小梁对自己家庭三代人眼睑的遗传进行了调查,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如下表,并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控制眼睑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打“√”表示具有该性状).
家庭成员
祖父
祖母
外祖父
外祖母
父亲
母亲
叔叔
小梁
姨妈
性状表现
双眼皮
√
√
√
√
√
√
?
单眼皮
√
√
(1)外祖父、外祖母均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此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变异 .
(2)由表中信息可判断,双眼皮为 显性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3)若用A、a表示控制眼睑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小梁的基因组成为 Aa ,表中单眼皮家庭成员的基因组成有 1 种类型.
(4)小梁从未见过面的姨妈即将回国,你认为他姨妈眼睑表现为 双眼皮 的可能性更大.
(5)右图为小梁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则小梁的性别为 男孩 .
(6)小梁在一次车祸中脸部受伤,经治疗整容后,他的眼睑性状变成了单眼皮,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 环境 的影响.
(7)小梁婶婶的家庭有遗传病史,婶婶和叔叔准备生育小孩,请你给他们提出一条优生的建议: 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性.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解:(1)外祖父、外祖母均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体现了亲代和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表中外祖父、外祖母均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因此新出现的性状单眼皮一定是隐性性状,则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3)小梁为双眼皮,控制眼睑的这一对基因来自父母双方,即控制双眼皮的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母亲是单眼皮,父亲是双眼皮,因此小梁的基因是Aa.
(4)若用A、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由于小梁的母亲为单眼皮,为隐性基因aa,外祖父、外祖母均为双眼皮,他们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小梁从未见过面的姨妈眼睑表现为双眼皮的可能性更大.
(5)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是一对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的性染色体,而右图为小梁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一条较大、一条较小,是XY,应为男孩.
(6)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小梁在一次车祸中脸部受伤,经治疗整容后,他的眼睑性状变成了单眼皮,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的影响.
(7)可以要孩子的,这个只能说明你们比别人的患病机率要大一些而已.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故答案为:(1)变异;
(2)显性;
(3)Aa;1;
(4)双眼皮;
(5)男孩;
(6)环境;
(7)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
26.某班学生用黑、白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他们做了如下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 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吗?
(2)作出假设: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
(3)探究过程:
a.全班同学分成8组
b.在甲纸盒中装入100粒白围棋,在乙纸盒中装入黑、白围棋各50粒,分别摇匀
c.分别从甲、乙两盒中随机各取一粒围棋,组合在一起,并在表格中记录两围棋的组合情况(一黑一白组合用A表示,两粒白围棋组合用B表示).然后将围棋分别放回原纸盒,摇匀.
d.重复c步骤20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类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A(黑白)
11
8
9
12
10
7
12
10
B(白白)
9
12
11
8
10
13
8
10
(4)黑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精子 ,其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 Y .
(5)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对于以上数据进行求和处理.其数据处理结果是男女比例为 79:81 .
(6)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 .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人的性别遗传.
【分析】(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解答】解:(1)本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根据做出的假设﹣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所以提出的问题是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吗?
(4)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用黑、白棋子模拟男性的精子.黑色的代表X的精子;
(5)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可以增加实验材料的数量或重复次数,相加求和,A组相加为79,B组相加为81,所以男女比例为79:81.
(6)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由表中的数据得到:A:B=79:81≈1:1,因此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故答案为:(1)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吗?
(4)精子;Y
(5)79﹕81
(6)生男生女的几率均等
27.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用“>”和图中字母简要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A>B>D .
(2)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 成对 存在的,DNA分子也是 成对 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 基因 ,它也是 成对 存在的.
(3)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染色体 ,B表示的结构是 DNA ,C表示的结构是 蛋白质 .
(4)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 ,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染色体 ,控制人类各种性状如有无耳垂等的是 基因 .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分析】图中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是染色体、B是蛋白质、C是DNA,D为基因.
【解答】解:(1)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
(2)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也是成对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基因,它也是成对存在的.
(3)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染色体,B表示的结构是DNA,C表示的结构是蛋白质.
(4)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控制人类各种性状如有无耳垂等的是基因.
故答案为:(1)A>B>D
(2)成对;成对;基因;成对
(3)染色体;DNA;蛋白质
(4)DNA;染色体;基因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科学家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手段搭载普通椒的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材料三:新疆的哈密瓜以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山东种植,其果实甜度却大大降低.
(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哪些? 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 遗传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 变异 .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 杂交
育种,而后者是 诱变
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前者是 不可遗传
的变异,其根本原因是未涉及到 遗传物质 的改变.
【考点】生物的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性状、遗传现象、变异现象、遗传育种的应用、变异类型.变异的原因,据此解答.
【解答】解:性状(traits)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小麦性状有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高秆不抗锈病类型,这种现象叫变异.
(2)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杂交育种,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是利用太空环境诱变育种,因此前者是杂交育种,而后者是诱变育种.
(3)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而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太空椒的变异相比,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
(1)高秆与矮秆、抗锈病与不抗锈病;遗传;变异;
(2)杂交;诱变;
(3)不可遗传;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