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原因及后果和解决途径。
通过资料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资料等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资料分析、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
日本的经济特点是什么?(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俄罗斯的经济特点是什么?(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
那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有何特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新课学习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1.发展的条件
(1)矿产资源的宝库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丰富的生物资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
拓展延伸:丰富的动物资源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狮子、鸵鸟、羚羊、长颈鹿、大象、斑马等动物。
拓展延伸:视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动物迁徙》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丰富的自然资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富饶大陆”。21教育网
2.经济特点及原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从发达国家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
原因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3.后果
进口工业制成品价格高,出口初级产品价格低,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解决途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很多国家,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发展民族工业:如木雕、编织工艺品等。
发展工业及多样化的农业:例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等产油国发展了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加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www.21-cn-jy.com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
由于经济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2·1·c·n·j·y
截至2010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累计投资110亿美元,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供贷款672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贷款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正在挖掘发展潜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逐步解决就业和贫困问题,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活动:阅读教材65页活动中的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可可、黄金和木材。
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加纳出口的是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进口的是工业制成品,价格高。
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对国家经济是不利的;因为这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4. 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努力改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和出口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各国实际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经济。www-2-1-cnjy-com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2005~2010年,非洲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2-1-c-n-j-y
2.粮食问题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特征与干旱灾害的关系: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此种气候干季是易带来旱灾(如图),导致了粮食供应不足。21cnjy.com
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旱灾威胁的热带草原地区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如图)。
3.环境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1·cn·jy·com
活动: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虽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21*cnjy*com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 引进人才和技术
(答案如图)
【课堂练习】
1.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B)【来源:21cnj*y.co*m】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不包括(C)
A.矿产 B.畜产 C.木材 D.汽车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是(B)
A.粮食供应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C.经济落后 D.气候干旱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的产品主要是(B)
A.工业制成品
B.初级产品
C.水产品加工业
D.交通设施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D)
A.热带草原气候区出现旱涝灾害
B.气候条件恶劣,全区降水稀少
C.工业发展,污染加剧
D.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出路最重要的是(D)
A.申请国际援助 B.提高可可价格
C.扩大耕地面积 D.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济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业布置】
1. 说一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特点。
2.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板书设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发展的条件 人口问题
经济特点及原因 粮食问题
后果 环境问题
解决途径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撒哈以南的非洲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知道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
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复习提问: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滞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日本的经济特点?
俄罗斯的经济特点?
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
那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有何特点?
发展的条件
(1)矿产资源的宝库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种类多,储量大
新课学习
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石油、铀、铜、铁等储量也很大
(2)丰富的生物资源
原产地
新课学习
植物资源
咖啡
椰枣
油棕
丰富的动物资源
大象
狮子
长颈鹿
斑马
鸵鸟
羚羊
热带草原
拓展延伸
视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动物迁徙
拓展延伸
丰富的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有利 条件
咖啡
黄金
金刚石
椰枣
“富饶大陆”
新课学习
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发达国家
经济特点及原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单一商品经济
特点
新课学习
原因
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经济发展缓慢
新课学习
后果
新课学习
工业制成品
价格高
价格低
初级产品
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解决途径
发展民族工业
新课学习
木雕
编织工艺品
发展工业及多样化的农业
肯尼亚的花卉业和旅游业
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的
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
新课学习
阅读材料
充满希望的土地
由于经济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截至2010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累计投资110亿美元,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提供贷款672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贷款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正在挖掘发展潜力,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逐步解决就业和贫困问题,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新课学习
阅读教材65页活动中的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
1. 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活动
加纳出口的是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进口的是工业制成品,价格高。
可可、黄金和木材
2. 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新课学习
3. 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4. 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对国家经济是不利的;因为这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努力改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和出口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各国实际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经济。
新课学习
人口问题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新课学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更高。
粮食问题
农牧业生产落后
新课学习
农产品产量很低
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
粮食供应不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气候特征与干旱灾害的关系
粮食供应不足
旱灾威胁
新课学习
饥饿的煎熬
新课学习
更多的粮食和肉类
过度砍伐和开垦、过度放牧
人口过快增长
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环境恶化
需 要
环境问题
新课学习
虽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
A
B
C
D
E
F
思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 引进人才和技术
活动
新课学习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 )
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商品不包括( )
A.矿产 B.畜产 C.木材 D.汽车
B
课堂练习
C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是( )
A.粮食供应不足 B.人口增长过快
C.经济落后 D.气候干旱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的产品主要是( )
A.工业制成品
B.初级产品
C.水产品加工业
D.交通设施
B
B
课堂练习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区出现旱涝灾害
B.气候条件恶劣,全区降水稀少
C.工业发展,污染加剧
D.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出路最重要的是( )
A.申请国际援助 B.提高可可价格
C.扩大耕地面积 D.振兴民族工业,发展多种经济
D
课堂练习
D
我们学了什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经济及人口、粮食、环境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说一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特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1
2
作业布置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2课时)
发展的条件
经济特点及原因
后果
解决途径
板书设计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