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4-10 01:3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右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宇宙是由____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荷,则B带_______电荷。
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
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7.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
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

8.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在我市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二、选择题
9.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原子核、质子、电子,
B.质子、原子核、中子,

C.电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
10.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

B.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D.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
1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
12.冬季室内的空气十分干燥,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A.水分子由原子组成;












B.水分子的质量很小;
C.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









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3.下列物体的尺度最小的是:
A.夸克;


B.原子; 
C.质子;

D.
原子核.
14.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15.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
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

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

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
16.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A.带正电

B.带负电

C.带异种电荷
D.带同种电荷
17.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下图所示。让乙球靠近甲球,在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两球互相排斥的是
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
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
18.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C.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19.两上完全相同的验电器带等量异种电荷,将它们的金属球互相接触一下,则这两个验电器:
A.都不带电;  B.都带正电; C.都带负电;  D.仍带等量异种电荷.
20.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
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断定:
A.
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
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
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
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21.雨季乌云滚滚,常有雷电发生,这是因为:
A.
乌云滚动,摩擦生热; 
B、带有相同电荷的云团相遇相互作用;
C、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团相遇发生相互作用;
D、乌云将积蓄的大量太阳能一下子释放出来.
22.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
23.甲、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不可能出现的是下列情况中的:
A、甲、乙两物体都不带电;  B、甲、乙两物体都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  
D、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24.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
,再将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发现验电器箔片的张角变大,
则该带电体带的是: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不带电;

D.无法确定.
25.小明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小明对此有下列理解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组成塑料的分子问间隙很小,汽油会源源不断地渗出塑料桶来;
B.汽油与塑料桶发生化学反应,
塑料桶将被熔化;
C.汽车运行中汽油和塑料不断发生摩擦
,积累的电荷太多容易发生放电引起火灾;
D.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汽车运行要发热
,热通过塑料桶传给汽油达到燃点会引起火灾.
26.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相互摩擦才能起电;
B、两种不同物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C、轻小物体吸附在大物体上,大物体一定带了电;
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27.电车车门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在电车行驶时是提起而不与地面接触的,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这是因为:
A.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站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上车;
B.铁链与地面接触会发出响声,告知车上的乘客电车将要停车,请准备下车;
C.铁链与地面接触,可以增加地面与电车之间的摩擦,使电车尽快停下来;
D.铁链与地面接触,释放电车有关部件间的摩擦所积累的电荷,避免地面上的乘客与电车之间可能发生的火花放电,确保安全.
28.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
B.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
C.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
29.如图1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作用力
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谱线“红移”现象说明星系在逐渐靠近我们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
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
32.如图所示,氢原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3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34.下面一些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膨胀表明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
B.分子个数越多的物体,质量越大.
C.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5.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铁块难以被压缩
(B)铁丝难以被拉断
(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
(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
三、简答题
36.简述组成物质的微观结构
37.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
38.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为什么?
39.市场上出售一种能滚动的毛刷,当毛刷在尼龙衣物上滚动时,可以把灰尘和微小脏物吸入刷内,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40.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随梳子飘起来,而且头发越梳越蓬松,这里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
42.液体表面部分分子挣脱其它分子的束缚,逃逸到空气中,这是蒸发的微观本质;同样,固体表面分子也可以逃逸到空气中,这是升华的微观本质;把糖块放进水中,糖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间隙中去,这是溶解的微观本质。由此看来,上述三种现象有着相同的微观本质,因此可以用一个更具概括性的名词来表示这一类现象,即三者同属
现象。通过上述三种人眼可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微观世界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此横线上)
A.静止的
B.
运动的
43.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