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7.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30 19:2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家作品的欣赏,感受并了解中国画笔法和墨法的独特表现力。学习中国画的用笔方法和用墨方法,掌握中锋、侧缝、拖笔和逆风的运笔要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名家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技法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
2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国画,兴趣浓厚,不过因为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小学阶段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过中国画,没有基础。因此,本课我从最基本国画知识和用笔方法入手,进行国画教学体验。
3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难点:能透过作品欣赏和笔墨练习体会笔情墨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情境导入,播放中国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提问用什么方法画的。
1、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些画要请你们一起欣赏,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每幅画分别用了哪些颜色,用了什么方法画的
(比一比哪位同学看的准又快)
2、看一幅、贴一幅
分别有:a水墨画
b油画棒画
c水粉画
d版画
e拼贴画
(找区别,着重讲解水墨画的特点如纸张的特点,工具的特点等)
活动2【活动】中国画的欣赏
1、
欣赏中国名画家作品《泼墨仙人图》,着重分析笔墨与造型的关系。
2、
分析李苦禅的《双鸡图》,着重用墨;分析郑板桥的《兰竹册》,着重用笔;齐白石的《杂画册之一》是笔墨的综合表现。
活动3【活动】中国画的笔法——学习笔法
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尝试各种方法。
如:用油画棒画一画线条;
用毛笔加些小点、小圈;
用水粉颜料涂一涂色等。
提示:引导学生将不同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观察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什么样的效果。
2.阅读课文,了解用笔方法(中锋、侧锋、拖笔、逆锋);
3.教师演示并讲授运笔要领。用笔的方法很多,要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先学习几种最基本的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散锋、拖笔、点厾
中锋:笔杆与纸面基本垂直,运笔时笔尖处在笔画中心,主要用于画线,是最基本的运笔方法,画出的线圆浑厚重、有立体感。画荷梗、藤枝等常用中锋。
侧锋:倾斜笔杆,笔尖处于笔画一侧的运笔方法。侧锋灵活多变化,用于画大面积的墨,如荷叶、葡萄叶等,也用于画变化多的线,如山石、树木轮廓。
逆锋:逆向行笔,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斑驳的效果。
散锋:运笔时笔锋呈散开状,可画出特殊效果的笔痕。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四种笔法。
活动4【活动】中国画墨法学习——学习墨法
1、阅读课文,了解用墨方法;墨分五色为虚数
浓淡自有立体感
水浪相印出线条
不信去问齐白石,
2、教师演示并讲授调和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的要领。
3、演示讲解淡墨湿笔、浓墨湿笔、淡墨干笔和浓墨干笔等用水用墨技法。
指导学生练习笔法和墨法。
要求:笔法练习注意运笔要领;
墨法练习注意用水技巧,要控制好笔的干湿程度。
4、
四种用笔方法、五种墨色调和、干湿笔练习;
5、
尝试临摹或创作小幅水墨作品,体验用笔用墨技法。
(1).淡墨:水多墨少,濃墨加水調之。
(2).濃墨:墨多水少,研至八分。
(
3).焦墨:黑墨乾而近燥者。将墨汁置于砚中,用墨锭反复研之,浓稠后即得焦墨,用于点苔、点睛,调整画面轻重的作用。
(4).宿墨:隔夜之墨。即所研之墨在砚内存放数日即可得宿墨,作画易枯润、苍茫。
(5).潑墨:全用濕墨潑紙畫成,單層墨色變化,蒼茫淋漓,而無筆痕
(6).破墨:在畫末乾之際,以濃墨或淡墨補筆;不同墨色互相滲化,形成五彩墨色之韻味。破墨之法,淡以浓破,湿以干破。皴染之法,虽有不同,因时制宜可耳。”又说:“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潘天寿认为用墨:“在干后重复者,谓之积,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作画用破墨法,目的在于使墨色浓淡相互渗透掩映,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
(
7).積墨:由淡墨開始,層層積疊,但明暗不同層次的墨色,不互相渲染或混雜,而是層次分明。
范寬《雪景寒林圖》(積墨法)
(8).飛墨:在輪廓內部皴後,用濃淡墨烘染絹背。
(
9).搭墨:毛筆調淡墨後,以筆尖復沾濃墨,下筆即有濃淡效
(10)
.
退墨:又称陈墨,旧墨即年代久远之墨。
(11)
.
埃墨:即锅底灰:用于工笔画渲染,比松烟要好,画蝴蝶和鸟的羽毛,用此墨干擦酷似原物的质感效果。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展示优秀的练习作业,互相交流
活动6【作业】临摹或创作
利用本节学习内容,课后画一幅临摹画,或者自己创作一幅,下节课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