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几何形体的联想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9 .几何形体的联想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3-31 10:23:11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几何形体的联想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常见的几何形体
找一找
“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
----塞尚
找一找


找一找


找一找


找一找
穿







穿

找一找
1、有主体(挑选适合的形体进行加工)
2、有背景(配合主体进行衬托)
3、有装饰(运用点、线、面饱满画面)
o。h
昵图unumnipic.com
Byihhr
No201805/09155401095831
(
gnut!!!!
WOt
MOMIKAYKA
Ki
A△
A影汤
們代个价骨价廿廿廿廿1t优tT
FF代个个扩廿廿廿1们们TT
f价f忄什
uiiiiiiiiu
f們們們代什代代什廿廿廿廿廿
Httttiutririturn
心《《《世矿
YGGGGTIrrG营《《官e
C
y
1anD
G

LABs.
HeNan
Art.
Com
米卷
8
8
小鸭子儿童乐园


⊙99
e
68
的89
.几何形体的联想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形体的能力。培养学生联想创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增进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完成好本课作业。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知形体的基本构成
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体作为基本形进行联想创意,完成绘画作业。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课件
准备记号笔,绘图纸,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激趣导入
动画导入。师:绘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今天,我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乐趣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动画。板书课题:几何形体的联想。师:熟悉的动画让同学们想起了愉快的童年时光。如今再来年这个动画人物海绵宝宝,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它的外形接近我们学过的哪个几何形体?
学生欣赏,思考,并作出回答:立方体。
带入学习情境,引发积极思考。
探究新知
进行闯关游戏的学习。第一关:摩拳擦掌小组一起欣赏一组静物图片,找一找:外表差别很大,但却有着相同结构的事物。学生先找一找,后出示上面静物的结构图。通过找一找,归纳出:法国画家塞尚的话:“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组内找一找事物,再在生活中找一找,说一说这些事物都由哪些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找的时候由简单到复杂)师生一起归纳:万物的结构皆可归纳成几何形体,其存在的方式却各有千秋。第二关:找不同,找方法通过图片讲解几体形体的联想可以通过:切割、变形、叠加、穿插等方法进行联想创作(板书切割,变形,叠加,穿插)。教师边讲边在投影仪上示范如何把形体变得更生动。
学生观察,小组内找一找。 学生试着归纳:万事万物都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 先从自身找一找,再看多媒体找一找各自的结构。 把知识和运用相结合,学习别人的设计思路。学生听课,学习把几何形体变成具体事物的几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目标的学习。 把知识目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创作做准备。 师生一起画,教师以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溶为一体。增进师生感情, 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为后面的创作实践作准备。
创作实践
进行闯关的第三个环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师:出示两组绘画让学生总结一幅完事的绘画作品应该包括:1.主体。2.背景。3.装饰。提出创作具体要求:1、 1.有主体(挑选适合的形体进行加工)。2、
2.有背景(配合主体进行衬托)。3、
3.有装饰(运用点、线、面饱满画面)。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创作时,轻音乐伴奏。
学生欣赏,再一次学习创作方法:联想,几何形体的拼贴,变形。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为创作扫清阻碍。 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作业。小组合作主要是为了能力稍差一些的学生,可以有借鉴,学习同学的思路,启发灵感。
展示与评价
展示优秀的练习作业,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评价建议:1、是否能从画面或实物中分析出基本形体。2、是否能从几何形体联想创意出新的形象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3、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否对物体的结构有新的理解和认识。4、对本课知识是否感到有兴趣。
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让学生在评价中继续学习,进一步理解本课知识点。
本课小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结束本课。
学生复习巩固,
有始有终,给本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