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练习
1、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当撤掉外力后,若物体能自动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 ,这种形变叫 ;若物体不能自动恢复原状,这种性质叫 ,这种形变叫 。www-2-1-cnjy-com
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 。拉力、压力都属于 。
3、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叫 ,它主要由外壳、 、指针、吊环和挂钩构成的,它上面的刻度线间隔 (填“均匀”或“不均匀的”)。21*cnjy*com
4、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物体所受拉力 N。若两个人同时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5、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个人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2cm,现两个人分别用5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弹簧的伸长量是 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2-1-c-n-j-y
6、(2016?枣庄)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2016?梧州)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物块的重力 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 D.物块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8、两手分别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圆环,拉力都是4N,当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
A.8N B.4N C.2N D.0N
9、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较短部分,把剩下的较长部分弹簧仍装在原来的弹簧秤上,零点校正后,用它测力,结果( )www.21-cn-jy.com
A.测量值比实际值大 B.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C.测量值和实际值相等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表:【出处:21教育名师】
所挂钩码数量N(个)
0
1
2
3
4
5
6
弹簧长度L(cm)
12.56
13.11
13.65
14.2
14.73
15.29
伸长量△L(cm)
0
0.55
1.09
1.64
2.17
2.73
(1)在数据记录表中,有一个记录不规范的数据是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图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 c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1、自制弹簧测力计时,量得弹簧原长5cm,当弹簧受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0.5cm,则当弹簧受力后长度为7cm,所受的外力大小应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1、弹性;弹性形变;塑性;塑性形变
解析: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称为弹性形变;若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力撤消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这种特性叫做塑性,称为塑性形变。
弹力;弹力
弹簧测力计;弹簧;均匀
0.2;4.6;4;8
解析: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1N分5个格,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它的分度值是0.2N;示数是:4.6N,说明物体所受拉力为4.6N;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为4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等于4N;若将此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8N的力拉它的另一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8N。21教育网
5、2;5
解析:当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时,弹簧伸长2cm,在这里暗含了一个意思,固定的一端也受到墙的一个拉力,并且这个力与人的拉力相等也是5N。因此,当两个人分别用5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时,受力情况跟原来一样,因此弹簧的伸长量还是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还是5N。
6、B
解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ACD错误、B正确。
7、C
解析: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故C正确。21cnjy.com
8、B
9、B
解析:弹簧的长度减小会使弹簧的劲度系数增大,所以在伸长相等长度时,所用的力是更大的,但指针仍指在原来位置的刻度(即读数比实际的力要小一些),也就是说读数偏小了。21·cn·jy·com
10、(1)14.2,1mm;??(2)弹簧的伸长量△L与所挂钩码个数N的关系如图所示;3.28
解析:(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第3次测量记录数据中的数字无估读值,记录不规范,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故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长为1mm;2·1·c·n·j·y
(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可作出图象;②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的伸长约增加0.55cm,故当挂6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L6=△L5+0.55cm=2.73cm+0.55cm=3.28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20N
解析:弹簧原长为5cm,弹簧受力后的长度为7cm,则弹簧的伸长量为7cm-5cm=2cm.又知道弹簧受5N拉力时的伸长量为0.5cm,2cm是0.5cm的4倍,所以所受拉力也应该是5N的4倍,因此为20N。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