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各地高考诗歌考查重点)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各地高考诗歌考查重点)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31 18: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情感
高考链接
1、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2016·山东卷】
水仙子 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出处:21教育名师】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4分)
答:
2、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015·全国卷一】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版权所有:21教育】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15·安徽卷】
月 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缺:指月圆。④列宿:众星。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高效素能提升
1、借助作品标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
2.借助作品作者——知人论世。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21·世纪*教育网
答:
3.借助作品注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南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答:
4.借助题目,揣摩命题意图,明确思考方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答:
5.分析作品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借咏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6分)
答:
6.揣摩关键词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4分)
答: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专项训练:诗歌鉴赏情感
高考链接答案及解析
1.【答案】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答案】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
3.【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最后两句,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象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中。点明故乡的松树、桂花为虚写,而眼前的清辉为实写。然后结合文本分析的同时,抓住关键词“故园”,点明其表达效果: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世纪·教育·网】
高效素能提升答案
1.【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1cnjy.com
2.【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来之敌侵略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3.【答案】“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2-1-c-n-j-y
4.【答案】 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来源:21cnj*y.co*m】
5.【答案】嫩竹新出,生机勃勃,雨洗竹净,风送竹香,本诗借咏竹表达了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的思想。(或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
6.【答案】(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