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次北固山下 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3-31 20:30:56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诗词五首次北固山下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古诗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中的《次北固山下》,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次北固山下》课文朗读。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整体感知在吟诵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关于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授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与修撰《群书四部录》。关于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别绪乡思油然而生。虽是写羁旅乡愁,但只有淡淡一缕,更多地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
理解诗意次北固山下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旅行的道路绕向青青的山外,船儿划开绿水向前航行。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风顺着航向,一面白帆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家信送到哪里去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家信)捎到洛阳去。译文:赏析内容【答案】颔联写春潮上涨、江水浩荡、视野开阔的景色。4.颔联写了怎样的景色?再读古诗,思考:品评语言【答案】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进入人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5.颈联蕴含怎样的哲理?品评语言古诗词哲理分析法。既然是“哲理”,也就是说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时,先从诗句本身的事物特点出发,解读其客观发展的规律,联系诗人的写作意图及情感,即可得出古诗词中某句的哲理。本题中自然之中所表现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规律,体现的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感。【答案】“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难点探究】《次北固山下》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好在哪里呢?品评语言板书设计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