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语言表达要求(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语言表达要求(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5 15:4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语言表达要求(一)(含解析)
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被称为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当年数学不及格, 却被清华大学录取,后来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②我们不能奢求每个人都成为全才。
③我们要重视“专才”。
④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专才不仅是人才,而且可能成为大有用处的人才。
⑤我们应重视那些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有独特建树的专才。
A.②⑤①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③②⑤①④ D.①③⑤④②
2.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3.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③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4.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班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明天晚上我们开班干部会议,你必须准时赶到!”
B.李敏年龄幼小,但她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所以赢得了人们的景仰。
C.一个农村妇女对记者说:“我的先生是钢铁工人,他从事炼钢工作已十五年了。”
D.营业员说:“这件衣服不和你的身,你长得较丰满,请试另外一件,好吗?”
5.选出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④⑤①③② B.④①③②⑤ C.①④⑤②③ D.①⑤③②④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品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7.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⑤②④③① D.③⑤①④②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
②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③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
④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渐衰弱的身躯。
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①④③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需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创作就会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遵循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结交朋友,不可不察交友之道。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这是因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无数的事例证明:
A.人生在世,总希望能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B.朋友的好坏,对青年人的品行影响极大,有的甚至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青年人热情淳朴,血气方刚,尤其喜欢交朋友。
D.当你伸出友谊之手,你会获得一种幸福之感。
11.下面情境下,你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你值日擦地时,有同学准备从正中穿过,你急忙把他拦下。
A.你没长眼睛啊,看不到我干什么吗?
B.请体谅一下我劳动的辛苦,靠两边走可以吗?
C.你从侧面走,要不我告诉周老师去!
D.黄花鱼还知道溜边呢,你怎么这么没素质!
12.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冰川大规模融化导致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⑤②
1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蜜蜂可以搜索人为设埋的地雷。蜜蜂为什么具有此非凡本领呢 因为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有效
②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
③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
④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14.为下面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就像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需要我们有 _① 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__②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是__③___。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_④ 。我们要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争得青春无悔。
A.①百折不回 ②宽容 ③空中楼阁 ④百感交集
B.①坚强不屈 ②宽容 ③可望不可即 ④喜怒哀乐
C.①百折不回 ②宽恕 ③空中楼阁 ④喜怒哀乐
D.①坚强不屈 ②宽恕 ③可望不可即 ④百感交集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16.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当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进入职场,人们也将感受到机器人“全面入侵”的威胁。“人工智能将导致机器人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这样的言论固然耸人听闻, , 。无论如何,机器人潮流势不可挡,我们只有在创新中引领,在顺应中制变。
A.但机器人带来的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必将是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B.再加上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机器人必然带给人类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
C.机器人即使不能带给人类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未来社会也会面临严峻挑战
D.不管是否能使未来社会面临严峻挑战,机器人都能带来哲学反思与伦理困境
17.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吴晨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
①吴晨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②吴晨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
③吴晨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1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2014年2月,习近平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在“燕蓟神韵”“国际都会”“日下积胜”等展区,他在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前驻足,认真听取介绍。在珍贵馆藏文物展台,习近平提醒忙着拍摄的记者们“小心别碰到,砸了我得负责”,幽默话语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习近平的意思是:
19.请根据下列情境及图表,写出恰当的对话。
你正在路边看今天的天气预报电子牌,一位老大爷想出去参加广场文体活动,走上来问你:“小同学,今天天气怎么样啊?”这时,你该如何回答?
20.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颁发给了美国民谣诗人、艺术家和作家鲍勃·迪伦,现在距离公布获奖结果已经过去将近一周的时间,而瑞典皇家学院证实他们至今仍然没有联系到鲍勃·迪伦,不少人担心鲍勃·迪伦是以这种方式拒绝出席12月10日举行的颁奖晚宴。75岁的鲍勃·迪伦将会是史上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也是托妮·莫里森后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他将与T.S.艾略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索尔·贝娄等人并肩。请你以鲍勃·迪伦歌迷的身份,用“亲爱的鲍勃·迪伦”开头,给他写一段话,谈谈你对鲍勃·迪伦“拒领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行为的看法。要求:①表述清晰、得体。②字数150字左右。③不必署名,不写日期。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21.为结合我校 “弘扬优秀传统,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思想,学校团委决定于3月11日(周五)下午1点,组织一次“三月,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报名地点校团委办公室,报名时间3月10日前,集合地点活动当天通知。请你帮助拟写一则通知。
22.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
博物馆须知1.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2.爱护馆内展品,请勿触摸、拍照,以免损坏展品。
23.生活离不开阅读。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在“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中,外国语学校要举办“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请你简述:《格列佛游记》中利里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是什么?
活动二:且读且思,名家引路。
学校拟于10月18日下午2:00在博雅厅举办读书方法报告会,并聘请著名作家毕淑敏来校进行阅读方法指导,请你代写一份邀请函。
24.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除夕一早,小新见邻居王阿姨对着一副春联发呆,便热心上前询问:“(1)”王阿姨说:“唉!我分不清上下联,怎么办呢?”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联(如右图),指着它的末字,笑着解释道:“(2)”【提示: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声(一声、二声)】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处事低调的女星江一燕,自从2006年在广西巴马县东山乡小嘎牙村拍戏过程中认识了村里的一群贫困孩子后,九年来,她便把资助这些孩子求学作为一个长期公益项目坚持了下来。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工作繁忙的影视演员,江一燕除了拿出百万元资金资助山村贫困学童之外,她还能坚持每年亲自去给孩子们上课。从音乐、舞蹈、手工、摄影等课程,到普通话乃至生理卫生,江一燕努力地做一个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在闭塞的山区中,孩子们不知道江一燕是走红的女明星,只知道她是“小江老师”甚至“小江妈妈”。
。有网友认为,娱乐圈中是非多,太多太多的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太多太多的肮脏龌龊纸醉金迷,而今江一燕突然吹来一阵清风,这股实打实的正能量显得实在难能可贵。然而还有许多人斥之为“作秀”,认为现在明星做公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无非就是走走过场、博人眼球、名利双收罢了。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江一燕的这一公益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羞耻感是理性的敬畏心态的情感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心理基础。 ① ,必然是一个堕落的人,一个缺失羞耻感的社会, ② 。纵观当今那些毫无敬畏感、恣意违背法律和道德、挑战文明底线的人, ③ 。要在全社会开展羞耻感教育,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参与还是拒绝?沉默还是制止?”请你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13日晚,一则数名学生殴打一名同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视频中,至少有4名女生对一名女生扇巴掌、脚踢达2分钟以上,周围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整个视频中,旁边站了不少女生,大家都袖手旁观。该视频是一男生笑着拍完全程。据其中一位女生说,主谋是因为看不惯那位女生的衣着,邀请她们教训该女生。
【材料二】1962年6月1日,犹太人大屠杀负责人阿道夫·艾希曼被执行绞刑。在此前的庭审中,艾希曼为自己辩护说:“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我不做,也会有别人去做。”汉娜·阿伦特在观摩了庭审后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个词。它指的是正常普通人自以为无力左右大局,于是麻木、顺从,沦为极端之恶的帮凶。
【材料三】有些事你知道是错的,但你接到权威的指令,或是朋友邀请你参与,你会怎么办?右图是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1)请为“材料一”拟一则新闻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解说“材料三”中的统计图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上准备以“拒绝平庸之恶”为主题召开班会,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段发言稿,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答题。
材料一 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即将出版,预计今秋开学正式进入学校课堂,开展大规模新课程实验。北京市通州、大兴全区以度海淀、丰台部分学校将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
记者从国家级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小组获悉,由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承担资源整合与编著工作的这套教材共有4册,供高中一、二年级使用。高一学习《论语》《孟子》,高二学习《大学·中庸》和《道德经》。其中《道德经》为原支全本讲解,另外三册则是按主题归类讲解。如《大学·中庸》一册,分为“慎独”“齐家”“格物致知”“中和”“为政”等章节。这样的编排体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清晰地把握经典,也更能适应高中课堂实际教学的需要。
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教委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在线作文批阅进行详细分析。学生引用古诗词的作文比例约占总作文教的3.8%,引用诗文的作文平均分比未引用诗文的平均高出7.3%。学生作文有71.3%引用的是国内参考资料,28.7%引用了国外资料(中文翻译)。从时代来看,引用现代作品率为68.7%,其次是引用古代作品率为19.2%,而近代作品引用率最低,仅为13%。
材料三 学生作文中引用材料数据统计表
(1)将材料一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提炼概括三条主要信息。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综合性学习
学校开展“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主题系列活动,你也参与其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投降书。9月3日,中国举国欢庆,庆祝抗战胜利。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将其再次确认。
【材料二】2015年9月3日,艳阳高照,碧空如洗。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猎猎;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鲜花绽放。十里长安街人头攒动,激昂的战歌响彻云霄,三军将士步伐整齐、军姿威武、士气高昂,装甲部队滚滚而来、飞机编队呼啸而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正在这里举行。如利剑出鞘,如鹰击长空,人民军队的崭新风采,向世界展示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精神面貌,更展现出维护正义、捍卫和平的坚定信心。
【材料三】英国广播公司(BBC):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国家层面举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欧洲时报》:将一个民族的历史苦难中所蕴含的国际正义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世界历史记忆的组成部分。国际社会需要反对侵略和法西斯复活的精神资源,而对这种精神资源的弘扬中蕴藏着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柔性固化。
澳洲网:中国设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不仅仅着眼于中日博弈的现实需要,而是在告诫国民——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其骨子里表达的是和平诉求。
(1)【新闻报道】请你将【材料二】的内容概述成一句话的新闻(字数在20字内)。
(2)【拟写通知】为了组织全体同学在本班教室收看安岳电视台晚8点《安岳新闻》有关安岳各界隆重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的新闻,学校团委准备出一个通知,要求各班团支部到时认真组织收看。请你帮忙拟写这则通知。
通 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岳××中学团委 2015年9月2日
(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三】中的三则媒体报道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邀师指导】朗诵《黄河颂》是你们班庆祝活动的节目之一。为此,你准备去邀请你们班教语文的彭老师明天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指导同学们的朗诵。第二天,见到彭老师,你对他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文,全文共五句话,③是论点,②句、⑤句过渡句补充说明论点,引出下文的分析,①句是事例论证,④句最后出结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做此类题目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5)按照句意之间内在逻辑排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C
【解析】此题属于常识题,也可归为诗歌赏析的范畴,可通过赏析诗歌内容分析解答。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提到明月,又有思家之意,就与中秋有关。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提到灯,又有时间正月中旬,即为元宵节。③“清明时节雨纷纷”,即清明节。④“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即七夕。故选C。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4.D
【解析】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用“必须”不合适,B“景仰”一词用在幼小的李敏身上词意太重,宜该用“赞美”;C说话人是农村妇女,用“先生”“从事炼钢工作”,自然不合其身份,如改为“丈夫”“炼钢”就得体了。故选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D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组句子是议论性文字,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步骤来排列句序,①句首先提出论点,排除AB两项,⑤句是紧随论点说明“给予”与“回报”的关系。答案为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B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语段讲述的关于老虎的重要性。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C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这一段评述人物的文字,首先定位首句,即⑤句首先提出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②句现总的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不同点,到此答案得出,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衔接,做这类题应首先确定首句。这道题的首句已给出,因此直接所分析给出的句子。首句是说的“时针不会逆转”,第③句的“倒行逆转”承接首句,接着第①句开始总结,第④句承接第①句的光阴逆转;最后第②句引起人们深思。所以选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C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B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题要抓住空前句中的“不善”“不善人”的对比来判断各项的内容,即可选出“朋友的好坏”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B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表达能力,要考虑语言得体,即说话者的语言要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等方面的要求。本题ACD句中带不训斥威胁的口气,不当。答案为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D
【解析】此题利用确定中心的方法,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排列这几个句子的顺序,要首先阅读这些句子,明确这个语段是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展开的,所以④是中心句,做首句,排除BC.然后看到①句“归咎于全球变暖”,②③⑤句都是有关气候变暖的;所以②③⑤句是联系紧密的几句话,选择D;然后看②③⑤句,⑤中“这些人”指的是认为全球变暖的作用被远远夸大的科学家,因此⑤前是③,②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③⑤句后。这段话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我们可以采用逻辑顺序法解答此题。②④具有因果关系。①句中含有“比较”之意,所以,应放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之后,“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是“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的前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C
【解析】这是同义词辨析考点。学生对配伍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①应和“小溪“照应,应选百折不回;可保留AD;④应和与酸甜苦辣相同,选喜怒哀乐;故选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C
【解析】先要整体感知一下语段内容,可知开头写山水,则后文应先写山再写水,故排除A.B.又因为①③都是在写仁者和智者的胸怀,所以应放在②④之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结合着选项关键词分析判断。读后可知,语段主要讲述智能机器人带给人类的反思与挑战,由横线前面的“固然”可知,后面的语句与之具有转折关系,因此A项“但”符合,故选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言表达连贯的题,可采用抓标志的方法分析作答。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例如本题便可根据关联词语“固然”“但”等标志性词语分析作答。
17.吴晨虽然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但是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4分)
【解析】“虽然……但是……”是转折连词。所以把①放在后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要爱惜和保护珍贵的文物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语境分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爱护文物。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示例:“老大爷,你好!今天有小到中雨,不宜参加室外活动。天气预报电子牌还建议年老体弱者宜着大衣、呢外套加羊毛衫呢。”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语言环境。要有称呼语,说话有礼貌,简要说明天气情况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示例:亲爱的鲍勃·迪伦,当听说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时,作为你的歌迷,我十分为你高兴。因为75岁的你将会是史上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人,也是托妮·莫里森后第一位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你将与T.S.艾略特、加西亚·马尔克斯、索尔·贝娄等人并肩。我认为你应该去领奖,这不仅是你个人的荣誉,也是全体美国人、全体音乐人的荣誉。
【解析】此题为开放型题目,谈看法,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观点明确,表达清晰、得体,字数符合要求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1.示例:
通 知
各位同学:(称呼1分)
为结合我校“弘扬优秀传统,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心思想,学校团委决定于3月11日(周五)下午1点,组织一次“三月,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请各班同学踊跃到校团委办公室报名参加,报名截止时间为3月10日。 (内容3分,大致意思写对即可)
学校团委
2017年3月7日
(署名日期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通知的内容以及格式的掌握能力。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题目要求的句式和内容作答,本题要求根据博物馆须知向同学们传达参观要求,要做到传递的信息完整、表意明确,注意字数要求,简洁表达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活动一:利里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斯威夫特借“绳上跳舞”这个游戏,抨击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禄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
活动二:略。(4分)
【解析】活动一:根据所学所记,回顾《格列佛游记》的相关内容和情节,进行分析作答。利里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斯威夫特借“绳上跳舞”这个游戏,抨击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禄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活动二:邀请函要注意格式,称呼,礼貌用语,正文,署名,日期。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4.(1)要点与评分:有称呼,使用礼貌用语1分,符合情境1分。
示例1:(王)阿姨,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示例2:(王)阿姨,您贴春联,需要(我)帮忙吗?
(2)要点与评分:只分出上下联的仅得1分,能根据提示讲清理由的,可得2分。
示例:(王阿姨),根据对联的规则,B的末字“绿”字读第四声,所以B是上联 ;A的末字“红”字读第二声,所以A是下联。
【解析】(1)口语交际,要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符合相关的语境。(2)根据题目要求上联的末字是仄声(三声、四声),下联的末字是平声(一声、二声)可判断作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1)对于江一燕坚持九年热心公益的行为,网友们持不同的意见。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通读语段,首先理解题目所提供语境的含义和意境,然后理解所填选项,分清是否与要求陈述对象一致,话题的统一,还是结构一致,或是逻辑关系前后照应。前后照应的要找照应词语;逻辑关系一致的要找主语保持叙述角度一致。从下文的“有网友认为”和“然而还有许多人斥之为‘作秀’”可以确定横线处的重点在于“网友们持不同的意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我认为江一燕的行为不是在作秀。她坚持九年热心公益,默默支教贫困山区,这是许多“作秀”的明星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的善良和爱心理应得到大家的点赞,她的“示范效应”又将带动庞大的粉丝群体掀起助学的热潮。
【解析】本题考查针对文中的某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本题可以从这一行为的正能量的角度谈起。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6.①一个缺失羞耻感的人 ②必然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③无一不是缺失羞耻感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语段是论述羞耻感教育问题,从论述的内容来看,由个人到社会,第一空显然应从缺失羞耻感的人角度组织答案。第二空根据上文的“堕落”可联想到“社会的不和谐”。第三空是对前文的原因解释,因此要从缺失羞耻感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此类语句补写题,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27.(1)(2分)示例一:学生殴打同学视频被发到网上
示例二:多名学生殴打同学,旁观人员无动于衷(答出主要事件1分,语言简洁l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拟写新闻标题的技巧:①“筛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去粗存精、去次留主,把符合题目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挑选出来;②“整合信息”,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使之符合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一则数名学生殴打一名同学的视频被发到网上”“整个视频中,旁边站了不少女生,大家都无动于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答出主要事件即可。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分)示例:有些事情知道是错的,但是接到权威的指令,或是朋友邀请参与时,多数人(或55%的人)选择沉默,近1/3的人(或31% 的人)表示参与,只有极少数人表示拒绝或制止(或l1%的人表示拒绝,3%的人表示会制止)。(读懂图意1分,表达清楚、语言流畅1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解说能力。解答此题的技巧: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第三步:作概括、准确表达。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结合材料三的内容,仔细阅读图表中的文字和数据,然后用简洁的语言从多数人、参与人,极少数人的表现及所占的比例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3分)示例:对于“平庸之恶”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对,不能置身事外。学校里,有大同学欺负小同学,自习课时,有人逗闹干扰课堂纪律;寝室里,有人讲话影响大家休息……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阻止,或者不及时表达自己的不满,就会助长违纪者的歪风邪气自己就会沦为违纪者的帮凶。(观点明确1分,结合身边实例1分,语言通顺l分。)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拟写班会发言稿是要注意:①主题明确;②结合身边实例,语言通顺。围绕着班会的主题“拒绝平庸之恶”来拟写,注意要明确观点,反对“平庸之恶”;然后结合校园中的具体事例来阐述应该怎样做;要注意语言通顺,字数要达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8.(1)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走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2分)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概括总结。新闻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回答该题时,应注意一下。可概括为:首套国学高中教材今秋进课堂,将原文全本讲解《道德经》。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信息一:深度阅读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重要来源。
信息二:学生引用作品涉及诗人数量最多的朝代是唐朝。
信息三:从学生作文涉及的资料看,传统的书籍、报刊引用率最高,歌曲已成为阅读之后,学生获取知识、认识社会、感悟生活的主要来源。(每点1分,共3分)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表有效信息的提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读图表,横向纵向提取信息,并找到它们的特点和共性,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切题的答案。平时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从读书中发现的问题等等,自己不仅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要多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从材料一:可概括出:深度阅读已成为有效促进学生作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来源。从材料二:可概括出:学生引用作品涉及诗人数量最多的朝代是唐代。从学生作文涉及的资料来看,传统的书籍、报刊引用率最高,歌曲已经成为阅读之后,学生获取知识、认识社会、感悟生活的主要信息来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宾语残缺。在“把握经典”后面添加“的思想内涵”。(2分)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病句的辨识和修改。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前分句“是否”表示不确定的意思,而后分句“不是…而是…”表示确定的意思,前后不调谐。“这样的编排体例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入清晰地把握经典”一句为宾语残缺。在“把握经典”后面添加“思想内涵”。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9.(1)示例: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紧扣“阅兵”概括,意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应酌情扣分,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新闻的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是谁怎么样。阅读材料二可知,主体是天安门广场,事件是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阅兵。组合起来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示例:
通 知
各班团支部,今晚8点,请组织本班同学在教室认真收看安岳电视台《安岳新闻》有关安岳县各界隆重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活动的新闻。(2分,其中有通知对象且格式正确1分,内容1分,意对即可)
安岳××中学团委
2015年9月2日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通知的理解与掌握。通知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两个字。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要表明时间,地点,事件和人员。最后右对齐写单位和时间。据此可作答。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示例:中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引发海外媒体广泛关注,他们对这种纪念历史的方式表示赞同和认可。(2分,意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这三则材料可知,其中出现的都是外国的媒体。他们都对我国的搞战纪念日表示关注,也都表示了赞同和认可。据此可作答。
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示例:彭老师,您好!我们班要朗诵《黄河颂》,想请您今天下午两点钟到学校礼堂帮我们指导一下,您有时间吗?(2分,其中称呼0.5分,时间变化0.5分,语句连贯得体1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表达的主题或目的是什么,然后即可根据这个主题来组织语言,表述时,一定要语言通顺,说理有据。有时还要注意要有称呼。此题有明确的表达对象,所以开头一定要有称呼,还要有问候语。把目的交待清楚,因为是对老师表达,所以说话还一定要客气,有礼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拒绝11%
参与31%
制止3%
沉默55%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2页,总2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