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图文转换(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图文转换(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5 19: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7届中考备考语文二轮专项训练——图文转换(一)(含解析)
1.对下面两幅书法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帖为草书作品,笔法劲利,有力透纸背之感,即使细笔也是在飘逸中显出笔力的沉着,像“深嵌”纸中。
B.甲帖竖笔时见精彩,如第三列的“申”字,这一竖飞白直下,由实至虚,渐淡渐无,非很强心劲和笔力是做不到的。
C.乙帖布局和谐自然、收放自如,用笔圆润流畅,充分表现了自然风致。作品中“以”、“之”等字多次出现,但富有变化,无一雷同。
D.乙帖飘逸遒劲,字势纵横,变化无穷,如有神助。充分体现出楷书起伏多变、节奏感强、形态多姿、点画相应等特点。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5年12月在浙江省乌镇举行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下图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1)构图要素:
(2)图形寓意:
4.据央视报道:南京马拉松比赛中,一个24岁的小伙在终点前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紧急关头,两名选手为小伙进行心肺复苏,小伙渐渐有了呼吸。
下面是心肺复苏中的“胸外按压”动作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及提示语写一段说明性文字,按步骤介绍“胸外按压”动作。(120字左右)
【提示】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
方法: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按压5cm。
速率:100~120次/分。
步骤:①平放;②直跪;③按压。
要点:用力、平稳、快速、有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观察下面黎雄才的画作《驾云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徽”,请简要指出画面的景物 (至少四种),然后在30字内概括出它的寓意。
(1)景物: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观察下面八大山人的画作《双鹰图》,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学校为“节水宣传月”选用了下图作为宣传画。作为一名志愿者,请你向盲人朋友讲解这幅图画。
要求:(1)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2)重点突出、生动形象;(3)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字数100-120字左右)。
《取之不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言表达运用。
下面是育才中学九年级(1)班五一假期去某畲族村进行“民风民俗”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你代表班委将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告诉班里的同学。
要求:
①字数不超过150;
②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综合性学习。
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们对中国棋文化的了解,学校开展“走进中国棋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象棋,有很多有趣的对联,如:世事如棋,胜败局无数;棋如世事,觉悟者几人?再如:半壁江山,善谋能一统;一盘弈局,巧计可全羸。请你为下面这句话对出下联。
胜者非王负非寇,
(2)对于观棋,也有很多讲究。下面这幅漫画蕴含的道理可用一句俗语来表示,请写出这句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是中国邮政为纪念世界读书日发行的一枚邮票,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阅读下图,然后答题。
(1)简要归纳乘客用滴滴打车的运作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滴打车对司机来说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下面这幅漫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从下图中任选一幅,描述图片内容并结合标题阐述你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家住打铁关的李可与张宁约好在周末下午3点一起去观赏西湖音乐喷泉。西湖音乐喷泉在地铁龙翔桥站附近,而张宁家住钱江四季城。请你代李可给张宁发条短信,建议出行线路。(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思是说优秀的诗画作品,诗中有画的意境,
画中有诗的意味。请你从下面三幅作品中选出实现了“诗画合一”的一幅,并简要说出诗配画恰当的理由。
A.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B.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漫画题。
(1)结合画面内容,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
题目:《 》
(2)针对这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你给父母们提些建议。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观察下列小侧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右图,结合以下提示猜出诗句,并填写在横线上。
提示:
(1)清明节
(2)杜牧
(3)问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下面两张图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现在有两位同学,分别表达了对“图一”的理解。请你读“图二”,将你的理解写下来。(不少于20字)
“图一”理解:
同学一: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对人对事,你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此时我们是快乐的!
同学二: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懂得感恩,就会感到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D中应为“行书”。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批判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让助人者产生后顾之忧。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漫画理解能力,漫画的题材来源于现实,指出了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信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1)上下两笔和中间的圆形构成“互”字,标志整体形似眼睛。
(2)(4分)①标志图形取大会中文全称中的“互”字,以点明互联网的主题。②“互”字中心由圆形交织而成,寓意互联网信息的纵横交错。③标志整体形似眼睛,意指会议中见识的拓展。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画面的所有构成要素,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可适当的展开联想和想象。分析寓意时,可根据画面的意境并联系社会现实来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示例:将被抢救者脸朝上,平放于地上;抢救者在被抢救者身侧双膝跪地,大腿尽量与地面垂直;双手手掌朝下,成十字叠放于被抢救者的两乳头连线中央胸骨处;双臂绷直,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力量,平稳、有规律地用力向下按压5cm,再向上放松;每分钟重复100~120次。
评分标准:共5分。若只抄“提示”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注明的文字信息,按照【提示】中的“步骤”依次说明动作要领,注意使用【提示】的词语,表达要简明、连贯、准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示例一: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枝繁叶茂,四周云雾缭绕,远处是数座钻出云雾的山峰。这松树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而松树紧挨一方巨大的岩石,树干的下部隐入山石中,原来它能高驾于峰顶云端,源自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和自强不息、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幅画融主观与客观、静与动、自然与理趣于一体,构思不落窠臼,手法以形传神,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魅力。
示例二:画面由一棵松树、一方巨石、数座山峰和云雾组成。画的主体是一棵松树,树枝向一侧伸展,仿佛是腾云驾雾落到了山巅。松树傍依一块巨石,将根扎到山石深处,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之势。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把松树烘托得更加坚韧和挺拔。整幅画气韵生动,浑然一体,匠心独运,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发人深思。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画中松树、山峰的姿态以及山间的云雾,发挥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摩画中的意境,突出画面感。按要求使用成语来形容形象状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1)橄榄枝(或植物)、蓝天、青山、绿水、红太阳(月亮)、中国环保汉语拼音缩写。(写出一种即得1分)
(2)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我们要保护它。(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标,根据题中“环境保护”这一提示,判断标标中的景物,从保护环境的意义方面来说明其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画中岩石一侧横斜出枯枝苍干,坡石边附有丛竹,两只顾盼有神的鹰,对峙于树石之上,一踞岩石上俯视,一栖树干上转头回望,呈呼应之势。画面以简洁的S形构图,使画面灵动而严谨。别开生面,意境幽邃,寥寥数笔将冬季时节的气息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的内容,注意图画中树枝和双鹰的形态,用生动的语言描摩它们的姿态,按要求用一成语形容其特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这是一幅宣传节水的宣传画。画中,褴褛的袖口中伸出一双渴求甘霖的手,手中裂口的碗仿佛是在向上天祈求几滴可怜的雨水。碗中是一片大地龟裂的图景,几株嫩芽刚冒出头,就因为干燥而蔫倒了。画中除此以外,别无他物,但我们可以想象到干旱带来的绝望和痛苦。希望这幅画可以唤醒公众的节水意识,让图中的景象不再发生。
【解析】
试题分析:作答时要先明确这幅画的主题“节水”,画面内容要表述完整,如:手,袖口,有裂口的碗,几株嫩芽等。能细致准确有层次地表述图中内容,适当运用修辞,表达较为生动,同时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9.示例:这是一幅名为《取之不尽》的漫画,漫画的主体是一本巨大的书,封面写有“中国古典名著”六个字,书的左侧装有一个水龙头,水正不断往外流,画的左面有4个人带着不同的容器依次排队接水,他们的头上方有“影视翻拍”四个字。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漫画题,从信息说明、寓意评说、设计开放三个角度来考查,学生根据题型设计合理即可。此题属于信息说明,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略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图标,构思写成一段话,告诉班里的同学。注意语言通顺连贯,条理分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1)输之勿馁赢勿骄。(宽对即可)
(2)观棋不语真君子。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对联分上下两联,这两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上下联语义相关。胜者非王可对输之勿馁,负非寇可对赢勿骄。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看图,分析图中呈现的故事,即可作答.在这幅图中,两个人在下棋,第三个人在一旁观看,却在不停的说话。符合一句俗语:观棋不语真君子。
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该图由一本翻开的上面印有地球、世界读书日4.23.三把钥匙等要素的书构成。地球与钥匙分别象征着世界、开启,寓示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开启通向世界的大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可根据“中国邮政为纪念世界读书日发行的一枚邮票”的所有构成要素,展开合理的联想,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再联系社会现实,从徽标的创作意图来分析其寓意。构成要素:一本翻开的书、书上印有“世界读书日4.23”的地球、“中国邮政报CHINA”“1.20元”。从创作意图角度思考,显然是象征着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开启通向世界的大门的寓意。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徽标类题属于描述类的图文转换题,解答此类题,要了解描述类的图文转换题的特点,即用文字表述其内容,做这种题目时要求全面、完整、重点突出,一般有字数要求;要注意不能遗漏任何信息,也就是要把图表中内容都要说出来,实际上是就是要用文字把图表的信息完整的描述出来,要达到百分之百。答题思路:(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
13.(1)乘客用打车APP叫车(可加价),打车软件自动定位并查找出租车(查找)(1分),司机通过成功抢单并将用户送目的地司机(定位,送客)(1分),乘客用绑定的移动支付平台付款并获得返利,司机获得相应的现金或话费补贴和赚取用户加价部分的钱(获利)(1分)。
(2)降低空载率(减少空车)、方便判断顾客诚信,提高收入。(2分)
14.图正中画着一个卡通人物,是个神态自若的酒店服务生,他似乎是从地毯那头走来,他手里找着一个盘子,盘上有一个与服务生形象相同的小人。图的左边有一行文字“在你还没有成功之前,要学会推销自己”。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画的内容,用说明明性的文字有顺序地介绍图的人物形象和文字内容,可以简单说明一下人物的神态、动态,突出形象的特点。本题只要求“介绍”漫画内容,没有要求说明寓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示例——图一:古色古香的的传统民居前,拉二胡的老人和托腮聆听的孩子,坐在老屋矮矮的门槛上。老人忘我的神态,孩子专注的眼神,让整幅画面意味绵长。侧耳倾听,悠扬的二胡琴声从老人指尖的拨弄,手臂的牵引中飘来,在悠悠琴韵里,拉琴的老人是不是回想起曾经的沧桑岁月?听琴的孩子是不是憧憬着更美好的未来?就连青苔斑驳的老屋似乎也沉醉在琴声里。我愿意沉醉在琴声中,我愿意沉醉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世界里,享受美的熏陶,品读先祖们的智慧,我更希望这珍贵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你我沉醉,让世界沉醉。
图二:一条河流,从远方奔腾而来,浪花飞溅,仿若碎玉,急流绕过无数的礁石和险滩,奔流而去。孔子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如流水匆匆而逝。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是让有限生命在波澜不惊中蹉跎流逝,还是勇敢地面对“暗礁”,激起美丽的浪花?“吾生也有涯”,我们不能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在生命的河流里,我们聚集细流,一路向前。奔腾,怒吼,回旋,穿过峡谷,越过险阻,演绎精彩。不负时光,不负生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描述内容”,根据图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用生动的语文描述人物的动作、神态或场景的状态、特点;二是“表达情感”,根据图画标题的含义,表达阅读图画内容的产生的联想,抒发阅读感受。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1)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中有一个地球,整个图似只眼睛。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概括漫画内容一定要全,概括的过程要按顺序来,免得遗漏,又可避免无序;介绍过程要有重点,尤其是反应画面主题的点要详细介绍,最后,组织文字要兼顾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像保护眼睛(眼珠、眼球)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结合题干可知答出“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即可,它启示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和爱护地球家园。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7.张宁,你坐地铁2号线到钱江路下,换乘4号线到近江路,再换乘1号线到龙翔桥,我就在那里等你,尽量3点前到,不见不散。
18.示例:选择C
C图以多种景物并置,组成了一幅游子深秋羁旅荒郊图。画面上,可以看到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荒凉的古道上独行,头顶上有归巢的飞鸟,身边有缠满枯藤的老树、横跨溪流的小桥,这与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句的意境相似,所以选择这幅画。
19.(1)题目:《我得奖了》(或:《获奖归来》)
(2)建议:不要过分看重孩子是否获奖,而应注重良好品德的养成。孩子的成才固然重要,但培养个人素养和做文明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主题的理解。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画面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哪些内容,有哪些文字提示,答题时不要遗漏了内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口语交际题,着重于规劝。在劝说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得体、委婉而又有说服力。语气不能生硬,让人能够欣然接受;同时要还要有说服力,能起到改正的效果。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示例:代沟
(2)略(说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的内容,从两个人的语言上可以看出表达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可以以此为题。从漫画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2.示例一:大脑就如肌肉,锻炼得越多,收获得越多。当我们的大脑充满活力地思考以及运作的时候,获得的快乐就越多。
示例二: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质疑、探索和发现的共同驱动。
示例三:善于提出疑问,保持好奇心,总能发现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
整理行装
实施步骤
民俗参观
合影留念
访谈
午餐
联谊
畲族村一日行
试卷第1页,总3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试卷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