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之陋室铭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1 12: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陋 室 铭刘禹锡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返回作家及作品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与柳宗元世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为“刘白”;后世尊称他为“诗豪”。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是用韵的。 题目解说 采用自读、对读、轮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自主学习:1.辨音识字:
德馨(xīn) 苔(tái)痕
案牍(dú) 鸿儒(hónɡ rú)
西蜀(shǔ) 何陋(lòu)
调素琴(tiáo)名家朗诵十 陋室铭.MP3 欣赏名家朗诵,并试揣摩朗诵的技巧,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刘禹锡本文韵脚:
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 和in韵 听完朗诵并圈出本文韵脚是什么?所押的韵是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 :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分析课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惟:只。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译文: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
译文: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使……扰乱 。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它好比南阳诸葛的草庐,西蜀杨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粗俗浅薄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以山 水作类比,引出陋室类比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中心)研读课文暗示陋室不陋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
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
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
可能相似的结论。
3.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之雅)4.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交往之人: (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日常生活(情趣之雅)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风生,纵情畅怀。---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陋室不陋景——环境优雅人——交友高雅事——情趣高雅5. 小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政治上建功立业7. 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引孔子的话,再次表明 自己的观点态度,是画龙点睛之笔。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托物言志——陋室物志安贫乐道的节操
高洁傲岸的情趣8.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陋室铭引题山仙水龙 类比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雅(景)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点题交友高雅(人)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君子之德)五、板书设计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教师寄语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