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填空题复习题
填空题
1、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被子和衣服________(能/不能)产生热,被子和衣服的作用是________,阻止热量散发。
3、晴天的时候,________会为我们提供热量,食物为我们提供________。
4、冬天应该穿颜色较________的衣服才会感觉暖和。
5、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________;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
________。
6、水在变热的过程中,________不会发生变化,________会发生变化。
7、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重量不会发生变化,但体积会变________。
8、常温下水受冷时体积变________,受热时体积变________。
9、冷水袋在热水中________。
10、水受热时体积________,受冷时体积________,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
11、实验室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12、啤酒、酱油等液体不能装得太满就是为了防止________而爆瓶。
13、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________,受冷以后体积________。
14、容器装液体,不装满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后体积________。
15、取一铜球刚好能穿过铁环,加热后铜球却________(能/不能)穿过铁环,冷至常温则又穿过铁环。此过程说明了铜球具有的________性质。
16、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胀冷缩的,例如________ 和________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7、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________。因此,铁桥通常都是架在________上。
18、夏天架设电线时,一般要________;用水泥浇注路面时,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是避免路面因________而损坏。
19、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递给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________。
21、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
22、太阳的热是通过________传到地球上的。
23、不同物体的传热________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________。
24、我们做饭用的锅柄都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来做的,是因为这样两样物体是________。
25、在金属、液体和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
26、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做热的________ ;导热性较差的物质叫做热的________。
27、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________。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28、要使一只无盖的玻璃杯里的热水更加保温,我们可以给杯子________。
29、杯子外包毛巾并加盖比只加盖保温效果更________。
30、在杯子的内壁涂一层水银能够很好地反射热水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吃东西;晒天阳;烤火;运动(开发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解答】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好多,吃东西能给我们带来热量,这主要是外界物体吃进身体产生热量,晒太阳和烤火主要是外界物质给予我们热量,而运动,例如踢足球等,主要是使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体内的物质加快分解,转换成热能,使我们觉得身体变热了。
【分析】本题考查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2、【答案】不能;保温
【解析】【解答】我们身体变热可以通过外界物质给予我们热量,也可以通过运动加快血液循环,来使身体变热,被子和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保温作用,阻止热量散发,并阻挡冷气进入。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等能否给身体增加热量。
3、【答案】太阳;能量
【解析】【解答】晴天的时候,太阳产生大量的热量,给予我们提供热量,而食物为我们提供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为身体提供热量的原因。
4、【答案】深
【解析】【解答】在冬天,太阳的高度角小了,太阳光是斜着的照耀着大地,太阳能到达地球的能量密度小了,地球从太阳那里获得的能量少了,所以冬天冷,深颜色的衣服有助于吸热,因此冬天穿颜色较深的衣服可以较好的防寒。
【分析】本题考查怎样使身体热起来。
5、【答案】下沉;上浮
【解析】【解答】冷水在受热后温度升高,重量不变,体积变大,会浮起来。并且,水的密度是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结冰后例外,结冰了密度会突然变小),所以冷水袋放进热水盆就会下沉。而热水袋的密度比冷水小,所以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后,它会上浮。
【分析】本题考查冷热水袋在热冷水中的沉浮现象。
6、【答案】质量;体积
【解析】【解答】水在变热过程中,受热后温度升高,但是水的重量不变,但是受热膨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课堂实验中,冷水袋在热水中的现象是先沉后浮。
【分析】本题考查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7、【答案】变大
【解析】【解答】密封袋中的冷水变成热水,重量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水变热过程中,温度升高,体积发生了膨胀变化,体积变大,因此冷水袋在热水中会浮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水受热后的变化。
8、【答案】变小;变大
【解析】【解答】液体在受热后,温度升高,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变大。而液体受冷,液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水受冷热后,体积的变化。
9、【答案】先沉后浮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重量不变的物体,在水中,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冷水袋在热水中,一开始由于冷水密度大于热水密度,所以冷水袋下沉,但冷水袋里的水受热后,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上浮。
【分析】本题考查冷水在热水中沉浮的状态。
10、【答案】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这是由于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物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
【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概念。
11、【答案】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当受热时会膨胀,温度计中的水银柱会上升,遇冷时会收缩,水柱就下降。
水银温度计是膨胀式温度计的一种,利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设计的。
【分析】本题考查热胀冷缩概念。
12、【答案】胀大
【解析】【解答】根据热胀冷缩原理,一般的液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变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因此醋、酱油的瓶子装不满是为了防止热胀而瓶子胀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胀冷缩的应用。
13、【答案】变大;变小
【解析】【解答】液体受热后,液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使液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液体收缩。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胀冷缩。
14、【答案】变大
【解析】【解答】液体受热后,液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使液体膨胀;因此根据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原理,容器中的液体不装满主要是为了防止液体受热后体积变大而爆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热胀冷缩的原理。
15、【答案】不能;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大多金属会热胀冷缩,铜球加热后,体积膨胀,无法通过铁环,等冷却到常温时,其体积恢复到原来的一样,又能穿过铁环,这说明了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
16、【答案】锑;铋
【解析】【解答】大多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所以不是所以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都热胀冷缩的。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热胀冷缩。
17、【答案】热胀冷缩;滚轴
【解析】【解答】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速度会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钢铁造的桥也会热胀冷缩,所以铁桥通常都是架在滚轴上的。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热胀冷缩的应用。
18、【答案】松;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一般电线都是金属,在夏天架设电线时,必须考虑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因此一般要挂松一点。而在浇注路面用薄板隔成小块,目的也是避免路面因热胀冷缩而损坏。当【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应用。
19、【答案】高;低
【解析】【解答】热传递就是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传递。
20、【答案】热传递
【解析】【解答】热总是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递。
【分析】本题考查热传递的概念。
21、【答案】传导;对流;辐射
【解析】【解答】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叫做传导。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中。物体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循环流动使温度逐渐趋于均匀的过程叫对流,热的对流主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物体用电磁辐射的形式把热能向外散发的传热方式叫辐射。
【分析】本题考查热传递的方式。
22、【答案】辐射
【解析】【解答】太阳的热通过直接“发射”的方式身周围传递,这种传递的方式叫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任何物体,它能穿过空气、玻璃等一些透明的物体。因为它不依靠任何物体,所以辐射即使在真空里也能穿行。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的热辐射。
23、【答案】性能;良导体;不良导体
【解析】【解答】不同的材料在传热的速度、能力等方面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能快速传热,而不良导体的传热性就要差很多了。
【分析】本题考查导热性能的概念。
24、【答案】塑料;木头;不良导体
【解析】【解答】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盒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和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锅柄需用不良导体才能防止烫伤。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25、【答案】金属;空气
【解析】【解答】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热靠的是自由电子传递热量(主要是通过电子间的碰撞实现的),因为电子是自由的,所以速度受到的限制小。而水的氧分子比空气少,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水的传热性能比空气好。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液体和空气的导热性能。
26、【答案】良导体;不良导体
【解析】【解答】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盒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和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分析】本题考查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27、【答案】慢;减慢
【解析】【解答】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也慢。
【分析】本题考查不良导体的吸热和散热。
28、【答案】包上毛巾
【解析】【解答】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给杯子包上毛巾,毛巾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杯中水温的散失。
【分析】本题考查不良导体的散热。
29、【答案】显著
【解析】【解答】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忙,其散热也慢,它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杯子外包上毛巾并加盖子,毛巾是热的不良导体,都可以减慢杯中水温的散失,所以杯子包毛巾并加盖保温效果更显著。
【分析】本题考查不良导体散热的应用。
30、【答案】辐射
【解析】【解答】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忙,其散热也慢,它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在杯子的内壁涂一层水银,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从而起到保温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