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判断题复习题
判断题
1、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
2、羽绒服能产生热量,所以冬天大家都穿它。(
)
3、衣服能给人体增加热量,所以冬天我们要多穿衣服。(
)
4、毛衣产生的热量比衬衫产生的热量多。(
)
5、毛巾和衣服等物品能产生热。(
)
6、毛衣不能产生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
7、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
)
8、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相同。(
)
9、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
10、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热水温度高。(
)
11、将蒙有气球皮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气球皮会鼓起来。(
)
12、温度越高,水的体积受热膨胀越大,液面上升越高。(
)
13、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
14、水受冷受体积变大。(
)
15、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6、用水壶烧水,烧开时会溢出,说明水受热后变多了。(
)
17、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8、大多数金属受冷时体积缩小,受热时体积膨胀。(
)
19、液体和气体都会热胀冷缩,但是固体不会热胀冷缩。(
)
20、热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
21、热的传递方向是由温度高的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
22、将塑料棒、木棒和钢棒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了一会儿,塑料棒最烫。(
)
23、不同的材料传递热量的快慢不同。(
)
24、金属的导热速度都相同。(
)
25、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阻碍热量传递的作用,但事实上还是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
26、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
27、保温杯没有发生热传递。(
)
28、保温瓶的盖子一般都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制作。(
)
29、冬天天气很冷,我们多穿衣服就不冷了。(
)
30、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单层的。(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衣服自己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衣服穿在身上,感觉暖和,主要是因为衣服阻止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所以就会觉得热,并不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保温作用。
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羽绒服自己本身不能产生热量,穿在身上,感觉很暖和,主要是因为衣服阻止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它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所以就会觉得身体热起来,并不是因为羽绒服能产生热量,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保温作用。
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衣服主要是阻止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起到了保温的作用,衣服本身不会产生热量,所以不能说衣服能给人体增加热量,但是冬天温度低,需要多穿衣服来保暖,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的保温作用。
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毛衣和衬衣本身都是不产生热量的,他们只不过是阻隔了人体和外界空气的对流,减少了人体向空气的传热,起到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能否产生热量。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毛巾和衣服本身都是不产生热量的,他们只是阻隔了人体和外界空气的对流,减少了人体向空气的传热,起到保温作用,故本题选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毛巾和衣服能否产生热量。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毛衣穿在身上觉得热,不是因为毛衣能产生热量,是因为毛衣阻止身体热量散失出去,热量散失不出去,所以就会觉得热,它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故本题选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衣服能否产生热量。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一个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来实现,所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元素。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当物体体积相同时,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根据实验可知,冷水袋在热水中,一开始是下沉的,可知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所以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来说,冷水重于热水,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同重量的热冷水的体积大小。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根据课堂实验可知,同重量的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中。冷水在受热后,温度升高,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变大,但是重量是没有改变的,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水受冷热后,重量的变化。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 冷水袋在热水中是先沉后浮,主要是因为水受热后,温度升高,重量不变,体积变大,即其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变大,排开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所以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是因为体积大,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 根据冷水袋在热水中受热后上浮,蒙有气球皮的试管放入热水中,主要是因为受热后,温度升高,重量不变,体积变大,把气球皮挤鼓起来,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水受热后体积变大。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受冷后体积缩小,因此温度越高,水的体积受热膨胀越大,液面也随之上升,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水热胀冷缩的性质判断水的冷热。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液体受冷后体积缩小。温度计液泡里的水银这种也是遇热水柱上升,遇冷水柱下降,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受热时,液体中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液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液体收缩,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液体的热胀冷缩。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回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物体受热时,物体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的振动幅度加大,令液体膨胀;但当温度下降时,粒子的振动幅度便会减少,使物体收缩,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液体的热胀冷缩。
1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用水壶烧水,烧开时会溢出,是因为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壶内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都不变,因此不能说水受热后变多了,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大多数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有两种金属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这两种金属就是锑和铋,所以钢虽然比较坚硬,但题仍然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大多数金属吸热升温后,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金属体积膨胀;当金属受冷后,微粒运动速度会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金属体积就收缩。只有锑和铋这两种金属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胀,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根据这几课的内容,我们知道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的运动速度加快,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速度会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水、空气和金属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只有少数固体是热缩冷胀,而大部分固体还是热胀冷缩,所以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2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直到两个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位的温度相同时为止,所以热总是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热传递方向。
2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通过课堂实验,我们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或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直到两个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位的温度相同时为止,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热传递方向。
2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不同,像铝、铁、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有良好
的导热性能,被称为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塑料棒和木棒温热,而钢棒烫,钢棒的导热本领最强,木棒和塑料棒差不多。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的应用。
2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的材料在传热的速度、能力等方面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材料分为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能快速传热,而不良导体的传热性就要差很多。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盒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材料的导热的速度。
2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金属物体导热很快,同样都是金属但是他们的导热速度不同,通过课堂实验可知,铜的导热速度大于铝的导热速度,铝的导热速度大于钢的导热速度。同种材料,他们之间的导热速度不同。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同种材料的导热速度。
2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热的辐射、热的对流、热的传导。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杯内银色的杯胆能反射热水的辐射,杯胆和杯身的真空能阻断热力的传递,而不易传递热量的瓶子能阻止热对流。但仍然有一部分热能够跑出来,因此保温杯中还是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杯的热传递。
2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也慢,故本题正确。
【分析】本题考查不良导体的吸热和散热。
2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保温杯内银色的杯胆能反射热水的辐射,杯胆和杯身的真空能阻断热力的传递,而不易传递热量的瓶子能阻止热对流,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但保温杯内不是没有发生热的传递,但仍然有一部分热能够跑出来,故本题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杯的作用和原理。
2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保温瓶大部分是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因此要达到保温的作用,顶部的盖子必须采用热的不良导体来制作。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瓶的设计原理。
2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冬天气温比较低,多穿衣服,衣服是热的不良导体,它能够有效地阻隔身体产生的热量往外传递,所以身体失去的热量少,就感觉到暖和了。
【分析】本题考查热的不良导体的保温作用。
3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本题错误,保温玻璃窗一般都是双层的,因为双层玻璃之间夹着一层空气,而空气能够长时间保持干燥、不易流动,也不容易传热,这样一来室内的热量就跑不出去。因此安装了保温玻璃窗,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室内也能保持温暖。
【分析】本题考查保温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