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案(5份打包)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案(5份打包)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4-01 15:19:37

文档简介

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7年2月28日
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5、翠鸟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长、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渔翁、石壁、打消、念头”等词语。
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情感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挂图。2、“百鸟争鸣”声课件。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触发个性师述:同学们,听——(多媒体课件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们都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1、(鹦鹉):它可以模仿人类说话。2、(燕子):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它是春的使者。3、(黄鹂):它的歌声清脆悦耳。4、(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二、揭示课题过渡: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齐读课题)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1、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2、翠鸟的羽毛很漂亮。3、翠鸟的眼睛非常透亮,嘴巴又尖又长。三、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1、读音:有“赤、衬、衫”(翘舌音)、“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秆、绣、褐”,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姓氏学习“翁”,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翠、翁”“秆、透”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分别有“羽”“禾”的部件。四、抽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五、自由读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节课交流。六、布置作业:1、写生字。2、抄写生词。第二课时一、检查回家读书情况。1、抽读。2、小组读。3、齐读。二、读文作画、张扬个性。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完了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对翠鸟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翠鸟的特点,进一步了解翠鸟的样子、生活习性和活动。)过渡:看来,同学们通过读书,已经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给我们描述了翠鸟的外表、活动以及生活习性。你们喜欢翠鸟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2、课堂训练: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最擅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式,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谁收获大。谁喜欢翠鸟外形部分?愿意来亲手画一画翠鸟吗?好,请同桌或小组合作,画一只课文中描写的翠鸟。喜欢翠鸟捉小鱼部分的同学请站起来,老师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内容,我已经练习读了七八遍了,觉得能够读出翠鸟捉小鱼的情景了。你想和老师比比吗?好,你们赶快练习,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切磋一下,看能不能比过老师。有没有两部分都喜欢的?肯定有。爱学习的孩子总是这样。你们学习完一部分,可以学习另一部分。好,大家开始吧。(学生自由分组学习,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3、师述:刚才同学们学习很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读书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一下,哪几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画的翠鸟?大家看他们画得好不好,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实物展示一个小组送来的画)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根据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悟想象画出美的图画来,这说明你们读懂了课文。老师也画了一只翠鸟(实物展示),可是忘记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着提示,来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呢?自己练习说一说。(学生练习) 三、评读感悟,凸显个性1、师:翠鸟又漂亮又机灵,还擅长捉鱼。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学我们一起来比比吧。(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2、共同评议。3、师小结: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翠鸟的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四、拓展延伸,放飞个性师: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凭着自己的力量,读懂了课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或疑问,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收获或疑问给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业题。选做:1、现在,鸟儿的家都被淘气的小朋友捣坏了,我要为鸟儿造几个窝,让鸟儿都有一个舒适、温暖的家!2、我准备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3、我回去将继续在电脑上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4、我想向全市的小朋友发出倡议:爱护鸟吧,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五、全课总结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
( http: / / www.21cnjy.com )珑
   
活动:等鱼 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 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衬(

秆(

饲(

脱(
)  村(

杆(

词(

锐(
) 二、想一想,填词语。  动-(

是-(

详-(

呼-(
)  得-(

吞-(

始-(

进-(
) 
1.
初读课文,介绍翠鸟的生长环境。2.
查字典理解词语。3.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置疑。4.
读课文有关句段,找出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指导查字典理解字义。5.
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6.
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7.
自读课文,划分自然段。8.
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9.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外形特点。(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3)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2.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活动特点。(1)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有几句话。(2)画出表现翠鸟活动特点的词语。(3)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内容。3.
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捉鱼本领。(1)读读课文,想想翠鸟怎样捉鱼。(2)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3)指导理解:“尽管……还是……”、“像……一样”、“只有……还在……还在……”的句式,加深理解课文内容。(4)读第二、三自然段。(5)从图和文可以看出翠鸟外形、动作怎么样?(美、快)4.学习第四自然段,理解。5.小结。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练习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3.
再读课文学习生字词。4.
读一读生字新词。5.完成课后练习。6.
写生字词。熟练背诵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3、积累反义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2、积累反义词。
情感目标
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教学重点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教学难点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教学准备
1、调查周围的环境情况。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调查情况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际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美吗?但是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状况。这段时间,你观察到了哪些环境问题?2、交流:各调查小组派出代表,根据本组的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况,采用数据、图片或其他方法,围绕以下方面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调查的哪方面内容?采用什么方法?在调查中有什么发现?了解到周围的环境受到哪些污染?污染的原因是什么?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第二三课时:教学习作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读读背背: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三、展示台: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1.小组交流:2.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3.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5.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6.评出合理化的建议。1.
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2.
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3.
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3.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5.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6.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1.读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7年2月28日
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6、燕子专列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本文选材视角和叙事顺序较为独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
( http: / / www.21cnjy.com )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
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瑞士的资料。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一、复习交流1、背诵第一课《燕子》师:活泼机灵的小燕子给大自然开来了勃勃生机。可是有一年春天,在瑞士小燕子差点就濒临死亡,是谁救了它们?(人类)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瑞士的资料(瑞士:欧洲中部内陆国家,和法国、意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国接壤。面积413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1995年),日耳曼人占84%,其他的是法兰西人、意大利人。居民多数信基督教或天主教。城市绿化率约61%。首都在伯尔尼。瑞士由山地和高原组成,西北有侏罗山脉,中部、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境内湖泊很多,莱茵河、罗讷河等发源于此。山间谷地气候温和,高山比较寒冷。水力丰富,有少量煤、铁、石油和铀矿。瑞士经济发达,人均国民收入居世界前列。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发达,为经济三大支柱。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誉称:钟表王国。1950年9月与我国建交。)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2、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4、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5、归类结合(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然后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2)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1、抽读、齐读、默读思考:(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2、分组读文(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开头的送行一幕。(2)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四、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下节课交流解决。五、课堂作业(1)写生字。(2)抄生词。第二课时一、学生交流互解,归纳整理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二、教师组织讨论学习解答重点问题,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表达方法。(1)自读自悟课文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自己的生活中,燕子飞来时气候是什么样的 与瑞士的燕子遇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2)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A、是谁拯救了它们?政府:读书第二自然段。人们:读书第三自然段一个小姑娘:读书第四自然段B、通过这三个自然段的具体的描写,课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燕子的关爱之情)三、学生分组学习(1)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家对燕子的关爱之情,请勾出来,再读一读。(2)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把它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四、全班交流,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关键语句,指导朗读,进行语感训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1)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2)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层面:一是字面意义进行延伸,比如“纷纷”,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拯救燕子的人多了,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泛:二是透过字面意义感受深层的内涵,比如“纷纷、四处“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等:三是说明表达效果,比如运用”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的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3)在这些普通居民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叫贝蒂的孩子,她与父母一道,出示:“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4)在将燕子送到车站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人们又来到站台上欢送这批特殊的客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人们没有将燕子作为动物来看待,而是将它们当作了富有人性和人情的“客人”,从更深层次表明人与动物是朋友、应该和谐相处这个环保的主题。出示: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起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在这句话中,“漂亮舒适、站满了、送行”这三个词语值得体会,透过这三个词的表面上的意义,还应该体会到人们将燕子看作了朋友以及对它们的重视。五、总结,升华体会1、师述: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六、课堂训练小练笔:我想对贝蒂说句话。(可以是对贝
( http: / / www.21cnjy.com )蒂行为的赞赏,可以表达对贝蒂是否在恶劣天气中被冻坏的关心,也可以是自己从贝蒂身上得到的启示,还可以请贝蒂介绍当时拯救燕子时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学生可以围绕有关《燕子专列》的任何内容与贝蒂对话。 作业设计:  一、拼一拼,写一写。  ōu
zhōu
shū
shì

láo

chéng  (






)  tè
shū
cháng

zhòu
jiàng
kōng
tiáo  








)  
1.
自读自语,完成以下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2)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2.汇报交流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棍据实际进一步指导读流利。(2)认读生字。(3)交流思考的问题。3.
读书圈画,讨论交流。4.练习读好第3、4自然段。(1)你觉得该怎么读?(2)生练习后指名读。(3)评议,再读。5.
看图,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看图,创设情境,进行小练笔。 (1)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2)学生自主说。 (3)、指名说,评价。 (4)动手写。3.拓展交流学生生活积累的资料。 (1)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出示歌词。了解一个姑娘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认读生字,组词。(2)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3)书写。
(4)书写、抄词语。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摘抄好词佳句。
课文中有一个学习伙伴的泡泡“能够作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决定真了不起”,引导学生去感受瑞士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的难能可贵。联系题目:反映了人们对于燕子的关爱——作为动物的燕子都能坐上了专列。用专列运送燕子是政府关心燕子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个举动却包含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作为一个政府,能够下这样的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的确难能可贵,因为这件事情与国家的其它大事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2017年2月28日
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
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山谷、森林、郁(yù)郁葱葱、湛(zh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n)蓝、甜润、盖房、裸(luǒ)露、扩(kuò)大、一栋(dò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è)、造犁(lí)、咆(páo)哮(xiào)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口+包→咆
牛+利→犁
木+东→栋比一比:广——扩
有——郁
甚——湛
果——裸三、检查预习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3、完整地齐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3、各自抄写一遍。第二课时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2、学习第三自然段。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①“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五、作业设计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
1.齐读课题。2.观察图画,根据图画加以想象,说一说这篇课文会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3.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画出来并小组解决。4.分组,用自己的话把课文所说的故事说一说。5.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6.试着把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画一画,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丽。7.再读一读,深入感受。8.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9.说说读懂了什么?10.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解疑。11.学习该段生字。12.把第一和第五个自然段连起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毁灭的?
1.浏览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讨论是谁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
2.指名齐读,说说这段话写了什么。3.谈一谈你读懂的,未懂的组织同学共同解决。4.反复读第三自然段5.把“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画一画。6.讨论理解:“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7.说一说你从这一段指导了什么。8.指名读课文,去掉“还”跟原句比较出问题的实质。9.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句子或词语同桌一起想办法解决。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备课教师
备课内容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认识本课的三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有什么不懂吗?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本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8、路旁的橡树笔直……弯曲
橡树:粗壮、结实、挺拔板书: 8、
路旁的橡树  粗壮、结实、挺拔  计划
实际  宽阔、平坦、漂亮
--------
笔直
只在一个地方
弯曲改变
高尚的心作业设计:、比一比,组词语。  埋(

廷(

拔(
)  理(

延(

拨(

1.齐读课题:路旁的橡树。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4.提出自己的疑问。5.指名读课文,纠正易渎错的字音。6.理解词语。延伸:延长,伸展。挺拔:直立而高耸。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责备:批评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7.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弯曲成马蹄形 工程师和工人们都不说话,他们心里想什么 文中出现两次叹气,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人们赞叹筑路人有一颗高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