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择题复习题
单选题
1、(
)发明了眼镜。
A、格罗斯泰斯特
B、牛顿
C、培根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
)有关。
A、凸度
B、材料
C、面积
3、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食盐
B、雪花
C、玻璃
4、下列仪器中,(
)适合观察细菌。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5、世界上第一架金属架显微镜制造者是(
)。
A、罗伯特胡克
B、列文虎克
C、培根
6、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7、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蜻蜓的眼睛是(
)。
A、复眼
B、单眼
C、双眼
8、下列不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B、雪花
C、食盐
9、下列物质中,不是由晶体构成的是(
)
A、白糖
B、雪花
C、酒精
10、下图是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同一块青苔,这种现象说明
(
)
A、甲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乙图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
B、甲图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乙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
C、甲乙都是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结果。
11、科学家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
A、显微镜
B、放大镜
C、电子显微镜
1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13、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的人是(
)。
A、罗伯特 胡克
B、列文虎克
C、贝克兰
14、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1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哪一部分有关。(
)
A、凸度
B、材料
C、面积
16、1号放大镜直径3cm,2号5cm,3号7cm,三个放大镜的凸度是一样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
A、1号大
B、2号大
C、3号大
D、一样大
17、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
)。
A、相同
B、大
C、小
18、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鱼应该(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
19、(
)发明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格罗斯泰特
B、牛顿
C、培根
20、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
A、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
B、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
C、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
21、用下面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
B、
C、
22、下列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微生物,其中草履虫是(
)
A、
B、
C、
23、生活在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的微生物是(
)
A、草履虫
B、变形虫
C、眼虫
答案解析部分
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分析】本题考查眼镜的发明。
2、【答案】A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有关。物体越凸放大倍数越大。【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凸度的关系。
3、【答案】C
【解析】【解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叫晶体。玻璃碎片没有规则,不属于晶体。【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4、【答案】A
【解析】【解答】细菌个体很小,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应用。
5、【答案】B
【解析】【解答】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发展史。
6、【答案】A
【解析】【解答】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下昆虫触角的特点。
7、【答案】A
【解析】【解答】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蜻蜓的眼睛是复眼。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数目不同。昆虫的复眼虽有很多的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很差,只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但是对于移动物体的反映却很灵敏。【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下蜻蜓眼睛的特点。
8、【答案】A
【解析】【解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玻璃没有规则几何外形,不属于晶体。【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特点。
9、【答案】C
【解析】【解答】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称为晶体。酒精属于液体,它不是晶体。【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特点。
10、【答案】B
【解析】【解答】青苔在放大境下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
,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分析】本题考查不同工具下青苔的样子。
11、【答案】C
【解析】【解答】SARS病毒直径约60-220nm,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分析】本题考查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12、【答案】B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3、【答案】A
【解析】【解答】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
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14、【答案】C
【解析】【解答】洋葱表皮切片标本制作过程为先用刀切开洋葱,再取一小片洋葱,然后画一个“#”字,用镊子取下洋葱表皮,再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分析】本题考查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
15、【答案】A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16、【答案】D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和放大镜的直径无关。本题放大凸度是一样的,所以放大倍数也一样。【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17、【答案】C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放大的越大,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小。相反,如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物体放大的越小,我们看到的范围就越大。【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看到范围的关系。
18、【答案】B
【解析】【解答】圆形的鱼缸是凸的,里面装了水,它具有放大功能。【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19、【答案】C
【解析】【解答】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历史。
20、【答案】B
【解析】【解答】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和装上水的透明塑料袋都是凸而且透明的,具有放大的功能。没装水的透明塑料袋虽然透明但是不凸,没有放大功能。【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21、【答案】C
【解析】【解答】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22、【答案】B
【解析】【解答】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外形。
23、【答案】A
【解析】【解答】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淡水中,外形像一只草鞋,身体的表面有许多能摆动的纤毛。
【分析】本题考查草履虫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