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判断题第一部分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判断题第一部分复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4-05 17: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判断题第一部分复习题
判断题
1、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一般来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3、所有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缓慢地生长。(

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放大倍数增大。


5、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6、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7、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能观察到比通过放大镜观察所能达到的更加丰富的微观世界。


8、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9、显微镜和量筒、弹簧秤一样是人类认识周围物质的工具。(

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无限的。


11、调节显微镜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可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12、把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它的精细结构。(

13、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X、16X”;那么图像将被放大160倍(

14、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5、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16、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的亮度。(

17、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18、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19、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0、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21、近视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22、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3、微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24、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25、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26、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

27、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28、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

29、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

3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答案解析部分
判断题
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分析】本题考查大自然的晶体。
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它们的形状大致一样。【分析】本题考查大自然的晶体。
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晶体形成的速度有快有慢,比如加热浓食盐水,我们可以快速得到食盐晶体【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形成速度。
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分析】本题考查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雨水、河水中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分析】本题考查河水中的微生物。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放大150倍。【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观察到平常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视野。【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发明的意义。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于1632年出生在荷兰,因家境贫寒16岁时就开始在一家杂货铺当学徒。他一有空,就到眼镜工匠那里学习磨制玻璃片的技术。一天,他终于磨制出了一个能将物体放大许多倍的镜片。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他的镜片下,鸡的绒毛变得像树枝一样粗;跳蚤和蚂蚁的腿变得粗壮而强健。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列文虎克磨制出了更精密的镜片。他把两个镜片嵌在圆形金属管子的两头,中间还安上了可以调节两个镜片距离的螺旋杆,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历史。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使人类的视野一下子拓宽了许多。【分析】本题考查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普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几十到几百倍,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它们的放大倍数都是有限的。【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试试看,物体的图像是不是被放得更大了。
【分析】本题考查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观察洋葱表皮细胞需要先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再放进去观察。【分析】本题考查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
物镜,10
16=160倍。【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
胡克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发展史。
1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标本的亮度可以用反光镜来调节,当视野较暗时,可以用凹面镜,当视野较亮时,可以用平面镜。【分析】本题考查反光镜的作用。
1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护理。
1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小露珠凸而且透明,可以将物体放大。【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1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实验证明,所有中间厚两边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分析】本题考查能放大物体的特点。
2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放大倍数与放大镜本身的大小没有关系。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放大镜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也越大。【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
2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它不具放大物体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近视眼镜的镜片,及放大镜的特点。
2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放大镜有放大物体的功能,它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及放大镜的作用。
2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显微镜下标本的亮度可以用反光镜来调节,当视野较暗时,可以用凹面镜,当视野较亮时,可以用平面镜。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镜的作用。
2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我们喝的桶装水虽然是经过净化处理的,但没有经过高温灭菌,因此还是可以观察到一些微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水中的微生物。
2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微生物是一种生物
生命体一般有六大特征:(1)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
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
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特征。
2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实验室我
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
2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
2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草履虫、
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等。
【分析】本题考查水中的微生物。
2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
3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般来说,微生物的个体很小,我们用肉眼或放大镜看不到,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