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培养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对待各种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思想。
2.了解人人都可能有情绪问题,从而建立对他人的理解和关心,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及尊重他人和他人的隐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尝试评价自
己的健康状况。
难点: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情景导入
1.思考: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增进健康?2.思考得出“要想增进健康,首先必须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出示有关健康的漫画2.
设问:什么是健康 它都包括哪几方面?
一.给“你”的健康打分
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自我健康小测试。
组织学生填写教材P98小测试说明测试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进行测试。
二.
分析测试题的类型
学生讨论、分析研究、归纳、交流。
教师阐明划分标准和划分不可绝对化。
三.
归纳健康的定义1.探讨如何健康地生活
学生认同健康包括三个方面,并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出健康的定义。
2.心理健康对健康的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认同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课件展示心理健康方面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出心理健康对健康的影响。
3.探讨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保持愉快的心情
小组讨论、记录、表达交流。
1.教师出示资料、举例说明,并点出心情愉快是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的核心。2.教师点评、归纳、小结并纠正不恰当的方法。
学以致用
对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做出评价。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师留出调查评价作业并将评价结果进行评价考核。
小结
积极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鼓励想学生大胆发言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健康的标准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适应良好
二.保持愉快的心情
七、课下作业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强调了学生参与。通过学生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了健康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的剖析,使学生理解了健康的具体含义。通过对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的剖析,使学生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理解。并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出调节情绪的技能和方法,使他们正确保持愉快的心情,主动调节不良情绪,来保持心理健康。(共28张PPT)
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八年级下册
情景引入
健康问题
试问一下自己:
据卫生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公布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青少年中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我健康吗?
教学目标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3.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4.培养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1、有人说:
“
没病没灾、体育成绩都达标就是健康
”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你根据什么标准来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健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议一议
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
)
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
)
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
)
打开你的课本(p97-98)
一.请为自己的健康打分
给你的健康打分
注意事项:
1、独自完成,不要商量。2、如实打分!
给自己的健康评分:
评分方法:把每题的分数加起来,参照以下标准对自己的健康进行评价(你可以不公布自己的分数)。
评价参考:
85—100分:你的健康状况良好;
70—84分:你的健康状况较好;
50—69分:你的的健康状况一般;
小于50分:你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对小测试进行分析(共25项)
涉及到
⊙身体健康的项目有:
⊙心理健康的项目有:
⊙社会适应状态(如事物及问题的处理、与人交往等)的项目有:
2,5,7,9,13,14,16,21,23
1,3,4,6,7,17,18,20,24,25
1,3,8,10,11,12,15,19,22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的三个层次:
1.躯体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了解了健康的定义,我们应怎样从这三方面来保持健康的生活
1.要做到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搞好个人卫生;
2.还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3.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积极的情绪将提升学业成绩,悦纳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快乐成长!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保持愉快的心情
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烦心的事情,让我们心情低落,表现出生气,烦恼,郁闷等情绪。
1.你在学习上有否存在“考前焦虑症”
2.你在生活上是否存在“绰号的烦恼”?
3.你在日常生活、学习方面是否受到“委屈”?
小红做了好事,但老师不知道,反而错怪了小红,她心中很委屈。上课的时候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造成成绩急剧下降。你作为她的好朋友,能不能帮她出出主意,调节一下她的情绪呢
1.转移注意力
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散步、看书。
2.渲泄烦恼:
倾诉
打沙袋
大哭一场
写日记、向朋友诉说、摔枕头、大哭一场
3.自我安慰
找理由安慰自己、“我能行”
……
天生我材必有用!
问:用吸烟和喝酒去渲泄行不行?
答:不行!
问:为什么?
答:因为吸烟和喝酒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重难点解读
1.健康的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这三个方面都做好才算是健康。
2.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因此,在遇到不良情绪时要注意合理宣泄,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典例自测
1.下列几项中关于社会适应方面的描述是(
)
A.至少有一种爱好和特长
B.以旺盛的精力参加每天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C.能自信地与自己不太熟悉的人交谈
D.对自己的外貌很满意
解析: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社会适应方面能做到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显然选项中C项表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
答案:C
2.当你出现紧张、生气、烦恼,甚至感到焦虑、
抑郁时,下列方式你不能采取的是(
)
A.听音乐
B.找个地方痛哭一场
C.找个朋友打架
D.去爬山
解析: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因此当遇到紧张生气烦恼等情况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调节自己的情绪。如转移注意力法、宣泄法、自我安慰法等都可以。但选项中找朋友打架既破环了同学间的团结,又使双方在身体上受到伤害,所以这种办法不可采用。
答案:C
拓展总结
影响人体健康的四大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发现: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
17%,卫生服务因素占8%,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占60%。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和心理。遗传不是可改的因素,但心理因素可以改变,保持一个积极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影响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遗传或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变异、老化而导致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在社区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龄、民族、婚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遗传危险性等,是影响该社区健康水平的生物学因素。
2.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社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住房条件、基础卫生设施、就业、邻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健康。社会环境涉及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状况、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
3.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范围、内容与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4.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这是指人们受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等影响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包括危害健康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识和生活行为习惯的统称。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已成为当今危害人们的健康、导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近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这些疾病是由生活习惯和不良卫生行为所引起的。
真题演练
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
A.心情愉快
B.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C.性心理正常
D.无心理疾病
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其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答案:A
2.当你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不恰当措施是(
)
A.和朋友交流,征求意见
B.向家长诉说,寻求帮助
C.向老师倾诉,得到帮助
D.一个人在家,不和人来往
解析:当受到挫折心情不好时,可以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并可以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ABC正确;
D、一个人在家,不和人来往,不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不利于心理健康,D错误.
答案:D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基础演练
1.
下列哪项不是健康的含义(
)
A.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B.我善于和同学搞好关系
C.我会做饭
D.我有当科学家的理想
2.
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些行为是(
)
A.冬天太冷了,参加课间操和冬季长跑运动时穿得越多越好
B.激烈的体育比赛前要做好热身运动
C.中午时间少,吃汉堡、方便面等快餐可以节约时间休息
D.周末好好睡个懒觉,把一周里缺少的睡眠都补回来。
3.当你生气、烦恼,甚至感到焦虑、抑郁时,不应该(
)
A.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向自己的亲人或知心朋友倾诉。
C.向爸、妈发脾气,来宣泄一下。
D.找一个理由自我安慰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健康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C.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D.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5.
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去散散步或者打打球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B.可以用摔枕头、打沙袋等方式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
C.有烦恼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
D.“一醉解千愁”,有烦恼时喝醉酒就会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
二、拔高过关
6.小强同学的文具盒丢了,老师和同学怀疑是小明偷去了,小明怎么也解释不清楚,小明同学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与老师顶撞,说明委屈
B.与同学打架,把事情摆平
C.回家用适当方式宣泄自己心中的委屈,再找机会与同学和老师解释清楚
D.同学和老师对自己不公平,下次去偷同学东西来宣泄不平
7.保持愉快的心情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出现某些问题时,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A.分散注意力,如打球,下棋等
B.将烦恼向亲友诉说
C.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自我安慰
D.自我封闭,不与他人交流
8.刘坤同学在校运会上夺得了100米短跑冠军,是班里的体育健将,但他平时比较任性,骄傲,自私自利,一切随心所欲,所以同学们还是不喜欢他,甚至说他不健康,你认为此处的不健康主要是指下列哪一种(
)
A.思想不健康
B.道德缺损性疾病
C.心理疾病
D.社会适应性疾病
9.
下列哪一项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
)
A.我的身体很灵活
B.我至少可以说出三种我做得很好的事情
C.我对自己的外貌感到满意
D.我与其他同学合作时,能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10.
既能体现心理健康又能体现社会适应状态的一项是(
)
A.我的食欲很好。
B.我能原谅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C.我早上起来感到身体很舒服。
D.当我受到挫折时,我会向我的朋友征求意见或寻求帮助。
11.
某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以下采取的调节情绪的方式不合适的是(
)
A.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B.跑到河边打
“水漂”,让烦恼随水流走
C.不妨学一下阿Q,找个合适的理由自我安慰
D.半夜给同学打电话
12.
下列关于健康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健康就是指身体强壮、不生病$
f3
Q2
e;
S6
d(
^-
c%
C
[:
g'
A
B.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和健康无关
1
^9
Z2
R3
\,
i.
e
C.多吃保健品就一定有利于健康
T3
R)
d%
S2
9
h)
c
D.自信、自尊、自强也是健康的表现
H%
P.
A#
a;
_3
i#
]%
\8
c
三、真题链接
1.
关注健康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下列说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预防艾滋病,我们应该远离艾滋病患者
B.青少年大量食用保健品更有利于身体发育
C.制作食品时食品添加剂需限量使用
D.OTC需要凭医师处方才可购买
2.当你受到挫折时,采取的不恰当措施是(
)
A.和朋友交流,征求意见
B.向家长诉说,寻求帮助
C.向老师倾诉,得到帮助
D.一个人在家,不和人来往
3.
当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听听音乐,看看电视
B.打打球或者散散步
C.找知心朋友倾诉倾诉
D.喝酒、抽烟解解闷
4.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
A.心情愉快
B.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C.性心理正常
D.无心理疾病
参考答案
一、基础演练
1.C
2.B
3.C
4.A
5.D
二、拔高过关
6.C
7.D
8.C
9.D
10.B
11.D
12.D
三、真题链接
1.C
2.D
3.D
4.A8.3.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一.【学习目标】
1.学习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认识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健康是指一种
上、
上和
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
,或者不虚弱。
2.
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当我们出现有害健康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1)有意识地
,或者做点别的事情。
(2)把自己心中的
向亲人或者
诉说,把压抑在心里的烦恼宣泄出来。
(3)当愿望落空时,可以找一个适当的
来
。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给你的健康打分
1.自己独立完成教材P98的小测试
2.小组为单位,分析测试中的题目哪些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评价社会适应的。
3.总结健康的定义,试着分析阐述自己是否处于健康状态
【学习任务二】保持愉快的心情
1.小组内交流: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
2.除了教材中列举的例子,你还有哪些好的保持心情的方法?
(三)、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
1.下面对健康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健康就是喜欢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
B.健康就是身体好,很少生病
C.能够让自己
心情愉快的生活方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D.健康不仅包括身体
状况良好,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
下列各种方法中,不能排解压力的方法是()
A.通过运动来放松自己
B.与好朋友谈谈,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C.翻阅资料,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D.与他人大吵大闹一场
3.
下列各项中,属于评价身体健康的是(
)
A.我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B.我至少有一个好朋友
C.我喜欢弹钢琴
D.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
下列促进健康的基本原则中,哪些是错误的(
)
①了解身体的结构和功能②睡眠很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③早餐可吃可不吃④每日读书,不喜欢运动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⑥大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快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⑤
5.下列调节情绪的方式中,不宜采用的是(
)
A、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
B.向老师和父母倾诉
C.破坏物品出气
D.放声歌唱
四、拓展延伸
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心理疾病,其临床表现轻型病人外表如常,内心有痛苦体验。稍重的人可表现为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和失眠多梦等症状。
五、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
1.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
疾病
2.心情愉快
3.(1)转移话题
(2)烦恼
知心的朋友
(3)理由
安慰
三.抽标检测
1.
D
2.D
3.A
4.B
5.
C